迪香式微笑:技术上破解“皮笑肉不笑”

 

A、B两个微笑,你觉得哪个更有感染力?...



2016年5月12日于成都雅居乐豪生大酒店聆听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的心理学讲座,内容很丰富,截取其中片段缅怀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汶川地震八周年,缅怀同胞的同时也更应该笑看人生!





亲,封面的那道选择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选择了B,因为从心理感觉以及感染力上来讲,确实明显看出是发自肺腑的由衷微笑,而A就是典型的皮笑肉不笑,有木有?

1860年,法国医生迪香(Duchenne)第一个尝试对人类的微笑表情进行科学研究。他通过采用电流刺激实验对象的面部肌肉收缩来激活某种情绪和情感,并摄影纪录下每种情绪和情感对应的面部肌肉活动。他发现,真实的微笑信号不光是微笑肌(附在口腔和颧骨上)受到刺激,使得我们的嘴角被拉起;它也会激活眼睛周围的小肌肉,导致眼睛周围出现皱纹(俗称鱼尾纹),这是种愉悦的纯净笑容,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而职业性的伪装笑容往往只有面颊提升、嘴角的笑,却没有眼角的微笑。因此,中国有句俗话形容这样的笑是“皮笑肉不笑”,用科学心理学的表述应该是“皮笑眼不笑”。



一个世纪之后,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发现,迪香的结论是正确的:我们不可能假冒真实的微笑!当你看到一个笑脸时,一定要去看其眼睛周围的细纹;如果有像鱼尾纹一样皱纹,那么,这笑容就是真正幸福或者愉快的微笑;否则就只是礼节性的装笑。嘴角的微笑可以控制,而眼角的微笑是控制不了的。为了表示对这位法国科学家的敬意,艾克曼建议以后将所有带有眼角皱纹的真心微笑统称为“迪香式微笑”。

经典结论就是:鱼尾纹是对方由衷微笑的核心指标,所以辨别对方是不是“皮笑肉不笑”的方法就是看对方有没有鱼尾纹。

原来平常我们阻止别人带着鱼尾纹微笑就是在阻止别人真情流露,现在想想都是一种莫名地伤害!罪过、罪过!


迪香式微笑


礼貌性微笑

真心微笑能够预测婚姻幸福

2001年,我的好友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的达契尔·卡特纳教授(Dacher Keltner) 和学生李安妮·哈克(LeeAnne Harker) 分析了位于伯克利附近奥克兰市的米尔学院(Mill College) 1960届毕业的114 名女生的毕业手册,分析她们在1958年到1960年所照的照片。除3张没笑外,所有女生都在笑。但只有50位女同学流露的是迪香式微笑,61位女生展露的是非迪香式的礼节性微笑。

30年之后,卡特纳和哈克再去回访这些女生。结果发现,那些以迪香式微笑上镜的女学生,30年之后最初结婚的人数比例较高,最后离婚的人数比例却低,自我评价的幸福指数较高。

美国迪堡大学心理系教授马修·赫滕斯坦(Mathew Hertenstein)等人也收集了306名心理系校友和349名其他系的校友年鉴照片。由两名受过训练的实验人员(经过训练以后两人打分接近,误差较小)对每一张照片里人物的眼角肌和颧骨肌活动的强度打分,再将两块肌肉活动强度的得分相加作为笑容的程度。

研究人员稍后又通过邮件了解了这些人后来的婚姻状况。将照片里的笑容程度比对后发现,“笑容程度”在某种意义上能够预测日后的婚姻状况。照片里笑得越灿烂的人,婚姻更幸福,离婚的可能性越低;笑容越少的人,婚姻幸福水平相对低些,离婚的可能性高些;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趋势是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心理学家认为,经常性的笑容反映个体某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和潜在的情绪状态。具有这些积极心理特质的人可能会主功寻找与自己特质相适应的环境或人;而有积极情绪基因的人可能会找到有利于愉快婚姻的环境,甚至是找到本来就具有积极情绪的伴侣。

另外,笑容也能够传达幸福、友好、愉快的信息。照片里爱笑的人,现实生活中可能更爱笑,而笑容里传达的友好信息有助于维护稳定的亲密关系。还有,情绪是可以传染的。看到照片里的人在笑,看的人也会无意识的展现出笑的表情。那么,经常看伴侣笑的照片,不知不觉地跟着笑,和伴侣的关系自然会得到提高。

中国的佛教教导我们的话:即使是穷人也可以做出施舍。最简单、最直接、最便宜的施舍就是对人微笑,即“颜施”。而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关于迪香式微笑的研究,很好地诠释了“颜施”的意义和价值。

若想了解彭凯平教授本次课程的其他分享,欢迎微信订阅号上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关注 小行家CK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