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看见了家园真正的样子

 

在春天种下家的种子,收获一年四季的美好生活。...





这个冬天,冷清感有点强。/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疫情笼罩了整个寒冬,让人们为春日,迟迟而倍感焦急,什么时候第一缕暖阳才会重新,洒落在我们家园之上?

所有人的命运紧紧相拥,前线的医护人员、运送物资的卡车司机、无法停止奔跑的快递小哥、餐厅老板、环卫工人、在家中备战高考的学生......

还有许许多多无名之辈,他们用一颗颗热血的心,为自己的家园筑建起一道道,温暖的守护。

从“家园”这一概念在人类,社会中诞生时起,守护这颗承载着,所有人命运的星球,一砖一瓦筑造大家的美好,未来,便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责任。
一砖一瓦筑造我们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unsplash

回顾人类历史进程中经历过的,几次重要革命,我们可以看见,人类驯化了小麦,移居到更加宜人的土地上,不再挨饿,但也侵占了森林树木和,鸟兽的领地。

我们可以看见,汽车、飞机、电话、网络等工具的出现,为人类家园的发展,按下快进键。甚至,在刚刚过去的一百多年间,我们的进化速度已远远超过,了整个人类进化历史的速度总和。

但与此同时人类为自己带来了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难题,也破坏了大自然。澳大利亚大火燃尽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一夜间,约5亿动物无家可归,整个生态系统也遭到巨大,的破坏。

我们也可以看见,每四年一届的奥林匹克圣火,在不同城市上方燃起,人们为科技与人文、友谊与团结欢呼;迈克尔·杰克逊联合45位歌手,齐唱《天下一家》,呼唤人们伸出爱的援手,终为非洲筹集,了6000万美元善款。
上下求索,我们只为更好地追寻,美好家园。/unsplash

人类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积攒经验,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在“家园”这一宏大命题当中,上下求索。

我们从来没有停止,建设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但如果说人类的终极幸福是诗意地,栖息在地球之上,那横亘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压力间的矛盾,仍旧是一道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在七彩云南,我们或许发现了其中一种,解答方式——

这里是一站式全家庭美好生活,的目的地,是万物可栖的家园,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不同于都市生活的新一天的焕新、体验与感触。
 家
可不仅仅是你离开车库后要去的地方
《新周刊》的特刊《入滇记》中写:

中国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其他地方,一个是云南。中国人有两种生活,一种是拥堵的朝九晚五,一种是阳光普照的云归。

长期以来,云南都为人们提供着一种明显区别于北上(于,北上)广的生活可能性。
云南,是中国人的后花园。/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作为中国人的生活后花园,它自得老天眷顾,空气清新,遍地奇花异木,有超量供应的阳光、空气和水。其中,面积300平方公里的滇池不仅是中国西南,最大的湖泊,也是云南的精神所系、灵魂所在。

这里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菌类王国。这里有26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民俗、宗教和艺术交相辉映,多元融合构成了云南的,独特魅力。

2018年底的“世界春城80佳”评选中,昆明当选“世界第一春城”。以昆明为龙头,云南的城市群落已成为了诗,和远方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云南的城市作为,他们第二居所的最佳选择。
在昆明滇池湖畔,我们认真思考家的意义。/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2019年,在滇池湖畔的古滇名城,人们进行了一场场关于“家”的讨论,认真思考家的意义。

这里的春天,都被揉进了樱花节的,烂漫之中。美山水之间,好春光也纵容人们都像,孩童一般玩乐。赏樱、踏春、放风筝,来到这个“家园”,我们都仿佛从繁忙,的工作中放了假,通过有趣的生活体验拉开了,新一年(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序幕。
在樱花节的烂漫中,享受有趣的生活。/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持一张名为“春天”的入场券,我们曾赴一场热闹宴会。古滇家宴2nd是一场集,云南美学为一体的盛宴。

从云南市集到太阳礼,从全花宴到天幕光影秀,再到家宴雅集上的,围火共舞,3月底的古滇家宴2nd用滇池畔独有的,仪式感诉说着云南文化。
与朋友相聚一堂,享受有趣的生活。/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气势宏大的青铜包边的大鼓,欢迎每一位客人“回家”。欢声笑语中,我们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相伴一席,啖一碗火塘牛汤锅,中的烟火气,尝一口自然馈赠,的鲜花美食。

没有身份的桎梏,只有情义,我们迅速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500余架无人机让,夜空变得更加绚烂,在篝火边,我们狂欢,肆意起舞。
在云南,慢下来,捕捉生活的艺术灵感。/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夏天是入滇记开始的时节。2019年我们尝试以,美食、音乐、艺术、奔跑的方式入滇,探索好滋味和好,歌声中的云南,捕捉云南人日常生活中的,艺术灵感。

我们对生活的热情,比云南夏日的气温还要,高上几度。微风让滇池波澜层层叠叠,我们在云南文化的,dna畅游,也为自身和当地,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焕新活力,而这也是一个美好,家园能够赋予我们的能量。

金秋十月,李泉、九连真人、臧鸿飞、X-scene乐团风格,各异的音乐,填满了热情,欢乐拾光畅乐夜。我们与家人、朋友、邻里、内心、自然,因古滇生活节,因为神奇动人的《牧神午后》、震撼的优人神鼓、活力满满的imark×,环保定向跑2.0、琳琅满目世界生活美学,市集、丰盛云合国美食2.0,而相聚,而感动。
在古滇生活节2nd,因相聚而感动。/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收获的季节,时间似乎都会缓慢下来,晴空万里无云,地上的人儿纷纷笑语相迎,云南生活的妙意渗透在,精彩的节目和有趣的活动中,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对这个,家萌发融入感和归属感。

一年365天,古滇都在思考家的意义。于现代人而言,家可不仅仅是你离开车库后,要去的地方。



思考家的意义,在古滇找到归家慰藉。/图虫创意

家应是令人自由放松的环境,是能够自然流露笑容,的地方,是你愿意和爱人分享,的心意,是你一天睡下之后,会期待的第二天清晨。在古滇的活动中,我们都能找到归家的慰藉。

“家”与“家”的遇见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说:“重回大山的过程,其实是找回自己的过程。”

人类已从自然中索取太多,而他不会再放过任何,一个与大山、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对它们说一句“我爱你”“对不起”“谢谢你”。

而在云南滇池湖畔,他寻觅到“问心”的理想地点。
家宴的烟火气滋养着,生活文化。/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2019年的古滇家宴,尝试在保留传统淳朴,热闹的烟火气的同时,将古滇的气质,交由云南生活艺术研习社,一群对古滇爱不释手的艺术家来打理。

艺术家们在滇文化的气息里,深沉陶冶之后,用自身表达来对,古滇的精神滋养进行反哺。

入滇记,更是将这种“有机碰撞”进行得更加彻底。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总顾问二毛、台湾美食节目主持人林星潼,以美食入滇,从香格里拉到昆明再,到西双版纳,深入各地农贸市场,采风寻菌,宴享滇海。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歌手老狼为古滇创作歌曲,金牌音乐制作人大飞,以音乐入滇,渔舟唱晚,聚邻里而欢。九连真人乐队也高歌,着小镇青年的野心,唱对家乡的思念,也唱平凡生活里的烟火气。他们纯粹的狠劲,让我们得以从深刻中,释放灵魂、消解焦躁。
用音乐释放我们的灵魂。/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中国新锐设计师王婳受七彩云南•好物文创邀约,以艺术入滇,驻地寻根,前往云南大理,联合大理周城非遗传传承人董霞一家在传统手工扎染,中探索白族千年审美基因,将古法扎染纹样与现代板蓝根的x,光成像图融合,得到全新的、彰显现代科技元素,的扎染纹样。

在时间长河中,艺术家们找到一件名为“生活”的器皿,用艺术将其雕琢、渲染,赋予其美好的气质。
入滇者,对云南的人文特色,有着独特的诠释方式。/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金飞豹以奔跑入滇,跑者们纷纷环游滇池,拥吻阳光,以健康的姿态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园中。
奔跑入滇,追求美好生活。/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当作为“家园”的古滇遇见美食家、音乐家、艺术家、奔跑家、生活家们,云南的自然人文特色得以通过,不同方式诠释。

入滇者,都是对云南生活方式有着共同,认可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恩着这里,自然的馈赠,又将共创的艺术成果,传达给更多的美好生活,追求者。这不也是一种守护我们家园,的方式吗?

吾心安处,便是家园
于周国平而言,家是父亲头一次听到,孩子清清楚楚地喊一声“爸爸”。

于杨绛而言,家是“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

于王朔而言,家是“我不知道自己一生,的意义何在,希望至少有一点,为你的一生打个前站”。

千百年来,许多人入滇,是因为这里的阳光、雨露、空气和蓝天白云。

但真正让人们留下来的,是深埋在云南的高山当中,峡谷当中,那些浓浓的人情味,那些云南生活大,于天的人民们,他们质朴的生活观吸引着全世界的,人来到云南。
质朴的生活气息,吸引着人们前往云南。/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于他们而言,云南便是家。

在这里,没有怒目而视,不会擦肩而过,人跟人能够嘘寒问暖。

在这里,人们将传统升级更迭,共融共创,注入自己和云南的基因中。

在这里,人们亲手打造自己的,理想家园,也在这过程中找寻自我。

构建理想家园的时候,我们从不会想着要,怎样去跟别人炫耀,而是专注于如何为自己、为家人,建造一个满意、舒适的家,专注于一砖一瓦地,认真享受美好生活。

那些执着的生活观察者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探索、积淀,他们踏过雪山、穿过雨林,毗邻人畜、诉说文明,他们带着炬火般的目光,从自然和历史中汲取灵感,把云南文化活化成美好生活,的馈赠,也发现了属于自我的声音。
家园的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实景拍摄

家是人类精神的最终归宿,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人类与万物的共享与共生,才是人类地球家园的,大同目标,我们一直在为这个“家”共同努力。

阳光总会从乌云,的缝隙中散落,积攒力量的种子终将破土,而出,我们也总能把生活过成诗。

待疫情过去,我最想和家人,和我爱的人,在一首关于春天的诗,中遇见。
✎作者 |喵叽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


    关注 新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