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蠢,活该倒数第一!”哈佛博士:暴躁的父母,需懂这5个字

 

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今日复工,家里无人照看孩子,主任便把儿子小坤,带到了办公室写作业,没多久,办公室就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怎么这么蠢,这道题刚讲完,又错!”“你看看你,在班上垫底了还不努力,活该倒数第一!”隔着墙壁都能够听到主任,的嘶吼,主任依然喋喋不休:“不许哭!重新做!”

“我宁愿出去被病毒感染也,不要呆在这里!”只见小坤哭着冲出,了办公室。主任气急败坏对着小坤,的背影吼:“你敢下楼就再也别回来了!”看到这一幕,我们赶紧把小坤拦下,安慰了好久,他的情绪才缓和下来。

其实,这样的场景不止一次了,平日里小坤一放学,就会来办公室写作业,可每次写作业,就是一场嘶吼“大战”。主任对小坤是“爱之深、责之切”,只是,用这样的言语来训斥孩子,我却不能赞同的。

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儿女,但是,是什么让亲子关系,逐步恶化?又是什么让深爱的彼此,开始互相伤害?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不正确的沟通方式。基于此,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了“长颈鹿语言”沟通高效法。


一、什么是“长颈鹿语言”?


“长颈鹿语言”又称“爱的语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是教育领域和非教育,领域解决争端的最好沟通方式。用“长颈鹿”打比方,是因为长颈鹿拥有一个大大的心脏和,一个长长的脖子,长颈鹿的脖子可以让,它看得更宽广、更高远。

实际上,“长颈鹿语言”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里,没有批评、命令和责备,只有尊重孩子的需求,“蹲下来”和孩子平等交流。

简单来说,如果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习惯性说出“你真笨”、“你好自私”、“你怎么总是这样毛毛躁(毛毛躁,)躁的”、“怎么这么没用”等诸如此类的评判语言,就已然让孩子,遭受到了一种“语言暴力”,这种“暴力”的沟通方式容易造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灵隔阂。


二、为什么暴力语言会影响,孩子?


(一)语言暴力会改变大脑结构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

言语暴力影响大脑胼胝体(管理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区域),海马回(管理大脑情绪区域)和前额叶(管理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区域。

孩子的大脑和身体一样,不断在发育,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它会根据当下的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方式重组。

在孩子大脑发育期间,如果一直受到父母的责备、辱骂等暴力语言,这些负面情绪会让孩子,长期受到压抑,导致皮质醇分泌发生改变,应激素水平增高,从而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功能。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雅顿在《大脑整理术》一书中指出,由于长期的应激反应,大脑会分泌应激激素皮质醇来,应对紧张情绪。海马体中的皮质醇,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海马体受体自身就会关闭,紧接着萎缩,持续的前额叶过渡活跃可能让,儿童患上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二)语言暴力会让孩子沾染上坏脾气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孩子的臭脾气简直和,他爸一模一样。经常情绪失控的父母大多,脾气暴躁,而这种情绪也,最容易影响孩子。当孩子遇到不,可控的局面时,潜意识里也会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不难发现,身边脾气暴躁的父母背后,都有一个易怒的孩子;性格温柔和善的父母背后都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隔壁有位叫岚岚的,7岁小女孩,隔着窗户经常都能够听到妈妈,的咆哮声:“说过多少遍了,怎么总是磨磨蹭蹭!”岚岚每次哭得嘶声裂肺,可是情况并没有好转。

班主任多次和岚岚妈妈,沟通,孩子在学校经常乱发脾气,逼急了还对同学恶语相向,孩子都不愿意和她交朋友。妈妈幡然醒悟,生活中,岚岚通过发脾气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不止一两次了。

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变色龙效应”,也称“无意识模仿”。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变色龙能自动切换身体,的颜色。孩子和父母朝夕相处,耳濡目染之下,便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神态动作、行为和表达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父母行为过程,是乐观积极的,孩子受到的就是,正向的引领。相反,如果是暴力消极的,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沾染不好的习惯。



(三)语言暴力会造成孩子“习得性无助”

朋友的孩子小青正,上六年级,马上要小升初了很着急,于是给小青买了,一些参考书,准备寒假带着小青在家,安心学习。但才刚刚过去两天,小青明显就不耐烦了,学习不专心,一会要看电视,一会要去喝水。

妈妈很苦恼,便在旁边用激将法,刺激小青:“你看看小明,口语说得多好,你连个单词都拼不好。”“你学学你们班班长,你每天只晓得玩!”

妈妈没有想到的是,小青不但没有配合,反而满不在乎:“我反正学什么都学不好。”结果,整个寒假,妈妈购置的书被小,青堆到角落,再也没有翻开,妈妈很是焦急。

正如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里说:小孩绝对相信父母说,的关于自己的话,并将父母说的,话变为自己的观念。

小青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习惯好,用“别人家孩子”的例子,希望给孩子一种心理暗示,结果不但没有,起到激将作用,反而让孩子失去了自信。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由于受到多次的惩罚,和失败,而导致人长期陷入沮丧,消极的情绪当中的一种状态。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自我认知,很大程度上都建立在,别人身上,尤其是建立在父母的,评价上。父母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当发现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理想,中相距甚远时,便控制不住情绪的对孩子,嘲讽和谩骂。

长此以往,这些负面性的语言,让孩子产生了错误的,心理暗示:“我很笨”、“我什么都做不好”、“我没用”,认为就算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成功,不敢去尝试,破罐子破摔,最终导致孩子自信心的,缺失。



(四)语言暴力影响亲子关系

语言暴力还会传染坏情绪,当坏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形成连环的“踢猫效应”。

所谓“踢猫效应”指的是产生坏情绪后,会不自觉寻找弱于自己,的一方发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而产生的循环连锁效应。美国著名作家哈里斯这样,说:“踢猫效应”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沟通模式:爸爸对妈妈发脾气,妈妈又会不自觉,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孩子愤怒不满情绪又会,迁怒到父母,最终影响的还是亲子关系。
同事的女儿晴晴正读高中,洗碗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碗碟,当时同事一顿痛批:“一个碗都洗不好,你到底能够做好什么!”多次被痛骂的晴晴心里很不服气,一气之下一把抱起在旁玩耍,的弟弟,把他重重摔在地上。

同事更加生气,对晴晴破口大骂,导致晴晴对她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怨恨,严重到她生病晴晴都不愿意,去医院照顾,亲子关系一直处于冰点。

在很多家庭中,孩子做错事情,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指责孩子:“说过多少回了还是这样!”“怎么总是这样笨手笨脚的?”“你能做好什么事情!”“你简直就是个废物!”很多时候父母不经意的“暴力”说话方式,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很多伤害。“暴力沟通”是亲子关系中最大的杀手。


三、如何正确和孩子沟通?
(一)控制“动物脑”,开启“理智脑”

每个人都有情绪上头,的时候,和孩子相处,家长也会忍不住发火,事后虽然会后悔自己,的行为,但是下一次遇到孩子,不听话,情绪失控还是说来就来。长此以往,便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不难发现,在很多的爆发中,90%是情绪,只有10%是问题。带着情绪讲道理,孩子不仅听不进去,还容易引发亲子矛盾。

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认为,人有两个大脑,一个是动物脑。主管日常生活中基本需求,比如饿了要吃饭,困了需要睡觉,受到攻击会反抗,或者逃跑等等。另一个是理智脑,主管人的情绪调控、人际关系、直觉思维、自我意识、理性判断、道德品行等等,它是大脑的统领,也叫理性大脑。

如下图,丹尼尔·西格尔将手掌模拟为大脑,手握成拳头状时,拳头的整个表面代表人,的大脑皮层,四指指间处为前额叶皮层。

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模拟的“掌心”大脑
前额叶是情绪司令,人一旦处于生气、悲伤、恐惧的情绪中,前额叶的脑盖便会打开,“理智脑”的“盖子”一旦打开,主管本能的“动物脑”就无法理性思考,大战就会一触即发。

早上,哲哲还在梦中,妈妈走进房间:“快点起来,马上要上课了。”哲哲还迷迷糊糊的。妈妈早餐做好后发现,哲哲还没过来,跑到房里看到还在赖床的哲哲气就,不打一处来,冲过去直接把被子掀了,抓起哲哲一阵咆哮。

哲哲被骂醒,又生气又愤怒,哇哇大哭。结果,上课没赶上,时间也耽误了,两个人互相埋怨对方半天。



这种场景在家庭中很常见,当哲哲妈冲进去,掀哲哲被子的一刻,她的前额叶“盖子”就被打开了,被吵醒的哲哲,带着愤怒情绪,“盖子”也同时打开。两个人都同时处于“动物脑”状态时,战争就爆发了。显然,此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时候。

心理学上有一则理论叫“淬火效应”。在锻造金属零件时,常常会(常常会)把加热,的金属放入到冷却剂中进行冷处理,这样零件的性能更好,这个实验心理学家称之为“冷处理”。而在“非暴力沟通”里,它被称之为“积极暂停”。

情绪爆发时,管理情绪的前额叶“盖子”会打开,此时,“理智脑”已被“动物脑”占领。一旦意识到“动物脑”出现,就赶紧撤离“战场”,用“积极暂停”的方式把自己从愤怒,的边缘拉回,让“动物脑”的“盖子”关闭,等待“理智脑”恢复后再来妥善,地解决问题。

“积极暂停”后,就避免了双方因情绪,导致的失控,沟通起来会轻松容易很多,也更有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
(二)尝试沟通,同理共情“枕头法”

和谐的沟通能让父母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而和孩子平等有效的沟通,则需要共情和换位思考。

美国大学教授罗纳德·阿德勒《沟通的艺术》一书中提出换位思考法——“枕头法”。

罗纳德·阿德勒的“枕头法”
因它的思维形状像一个四四,方方的枕头,故得此名。“枕头法”是一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先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换位思考,用不同的角度试着了解,对方的观点,从而达到共情的目的。简而言之,“枕头法”是先放下自己的立场,多角度换位思考。

“枕头法”的每一个边,代表一方立场,四条边加一个中心立场,就构成了沟通过程中,五个立场,分别是:

(1)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2)你是对的,我是错的

(3)双方都对,双方都错

(4)这个议题不重要

(5)四个立场皆有真理杨女士给正在读初一的儿子报了作文、英语和书法三个,假期课外班,一个月1万2的补习费,是杨女士近三个月的工资,这对于打工的她而言是笔,不小的数目,但是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不能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她宁愿省吃俭用。

可是杨女士(杨女士)的儿子小凯知道要,去补课班后大发雷霆。结果,好好的谈话变成,了一场争论,母子俩吵得不可开交:杨女士(杨女士)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不了解她的苦心,小凯也不理解妈妈为什么报班不征求,他的意见。
立场一: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寒假就是用来休息的,不是用来补课的。更何况她都没有,征求我的意见,直接就报了班,有考虑我的感受吗?这根小时候强迫我,练琴有什么区别?平日里学习我,就没有休息时间,好不容易放寒假了,我就不能缓一缓吗?

立场二:你是对的,我是错的。妈妈给我报补习班,是关心我的学习,想提前为我的高三,打好基础,顺利考上大学。假期我容易松懈,妈妈也想因此让我多,学一点知识,尤其是知道她花了几个月,的工资让我去补习,我很内疚,真的不想她那么辛苦。

立场三:双方都对,双方都错。我有充分的理由理解妈妈很,担心我的高考,但是我她也有充分的理由,在做决定前考虑到我的感受。当然,寒假也要有一定的,学习规划,我对妈妈给,我报班大发雷霆,有些反应过度,但是,她不尊重我给我报班,也是不对的。

立场四:这个议题不重要。我认为其实在报班这,件事情上纠结没有必要,我们本来是可以好好,沟通的,妈妈是因为爱我,我也是心疼妈妈,把这件事情闹得这么僵,破坏了我和妈妈的关系,不值得。

立场五:四个立场皆有真理。在前面四个立场,换位思考后,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我和妈妈都冷静了下来,且沟通后更加了解了彼此,内心的想法,最终我们到了解决办法,主要补习我的弱项科目,作文和英语,书法我制定了,计划在家里练习,这样也能够减轻,妈妈的一点负担,妈妈很支持我,我和妈妈和好如初。

“枕头法”帮助杨女士(杨女士)和儿子,小凯理清了思路,本来闹得不可开交的一场“大战”,在他们转换角度,换位思考后,抛却存量,试着去改变自己,接纳不同的声音,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最终达成共识。

总而言之,良好的沟通需要建立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同理心共情是沟通的关键。
(三)“海沃塔”教育,引导孩子思维。

我们知道,犹太人,是世界上公认的,最聪明的民族。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仅占世界人口的2%,但获得诺贝尔奖的犹太人却,占23%。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

当然只有教育能做到。

海沃塔(Havruta),是犹太人家庭传承,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以理解为,是犹太人精英教育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聊天模式。海沃塔(Havruta)在希伯来语中是“共同学习”的意思,核心理念为“伙伴式”聊天。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群体间的相互提问、回答、探究的方式对某,个问题头脑风暴。在犹太人家庭里,从出生到临终都处于“海沃塔”学习氛围。爱因斯坦、毕加索、拉斐尔、马克思、扎克伯格,都曾受益于“海沃塔”教育。

“海沃塔”是一种“有意识聊天”,他们的聊天不是相互唠嗑,说家常,是有含金量的聊天,更是父母和孩子的一场场深度,对话和头脑风暴。它包含三对核心因素:倾听和表达,探索和聚焦,支撑和挑战。
(1)倾听和表达(listening and articulating)

倾听是“海沃塔”的基础。倾听,是父母不评判接纳的倾听,且建立在双方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表达,则是鼓励孩子畅所欲言。

姐姐哇哇大哭跑进卧室:“妈妈,弟弟抢我的书。”正在办公的妈妈看到两姐弟,又吵架了,劈头盖脸训斥姐姐:“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把书给他就是!”姐姐哭得更伤心了。

“不要欺负弟弟”,这样的回复,我们称之为“评判式回答”。直接给孩子下了定义,实际上扼杀了孩子,表达的欲望。反之,妈妈蹲下来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跟妈妈说说好吗?”这样就打开了“海沃塔”第一步——倾听,不带评判地接纳孩子,尊重孩子,对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
(2)探索和聚焦(wondering and focusing)

“海沃塔”的探索,是有逻辑、有营养的探索聚焦,是通过父母来,引导聊天方向,有条理、有深度的交谈,旨在培养孩子的思考力。还是以先前的例子:

妈妈先安抚大哭的姐姐:“弟弟拿走的是你,最喜欢的那本书吗?你现在一定很难过吧!”(换位思考,关注孩子的情绪)

“就是我最喜欢的那本!”

“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倾听孩子的声音)

“弟弟看我看书津津有味,要我把书给他看,我不给,他就跑过来抢。”

“我猜弟弟有原因的,换做是你,为什么一定要那本书呢?”(聚焦问题,头脑风暴)

“可能弟弟看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也想我分享里面的故事,我没同意,他很伤心。”

这个过程中,妈妈引导孩子去探索,通过聚焦的方式来启发孩子看待,事物的本质。
(3)支撑和挑战(supporting and challenging)

“海沃塔”的支撑和挑战是培养孩子的,辩证思考能力。支撑,是进一步找证据,验证自己的想法;挑战,是引导孩子反驳,自己的想法,通过不断提问“为什么”,启发孩子进行全面深度,的思考。

回到之前姐姐告状的,事例中,妈妈可以接着问:“为什么你认为不把书,给弟弟,他很伤心?”通过不断问“为什么”,启发孩子深度思考,在一次次的提问和反馈中,发散孩子思维。

“海沃塔”的关键是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内在联结。在犹太人看来,“海沃塔”的一问一答,有脑力碰撞带来的乐趣,有亲子关系的融洽,也有父母给予孩子无限的,爱和尊重,在这样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表达赞美,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马克·吐温曾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多活两个月。”

这句话虽然夸张,但足以说明赞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了证明这个观点,心理学家赫洛克找来,一群志愿者,分成4组来进行试验。分别命名为“受表扬组”“受训斥组”“受忽视组”“控制组”。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发现,即使面对相同的任务,态度不同,结果大不一样。



受表扬组,完成任务直线呈上升趋势,其它三组则效果不理想。这就是著名的“赫洛克效应”。它告诉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应予以积极的肯定,适当的表扬比批评,效果要好。

回到开篇的“长颈鹿语言”,父母如何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尊重和爱呢?用“赫洛克效应”来说就是: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给予反馈,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包容的反馈。

当然,表扬孩子也是有技巧的,一味地说你真棒“”,“你真聪明”,不如不表扬。

法国学者罗瑟林波认为,人一旦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做得很好,就会努力把这,一方面做得更好。表扬愈具体,愈能达到鼓励的目的,而这,正是著名的“波什定律”,它提醒我们:表扬孩子要言之有物,越具体越好。
怎样具体表扬孩子?

(1)表扬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向你展示,她刚刚扫完的地时,可不要一个劲地夸“真能干”,“能干”只是结果,可以夸:“你今天主动帮妈妈扫地,真暖心,帮了妈妈很大的忙呢!”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表扬孩子能够主动做这件,事情的行为,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2)表扬孩子的努力。当孩子取得好的成绩高高兴兴,回家时,可不要一个劲地夸孩子“真聪明”,“聪明”是天赋,无需努力就能得到。可以夸:“这都是这个月来你,努力的结果,真为你自豪!”“这次考试你仔细检查了,真细心!”在表扬孩子的同时,让孩子尝到通过自身努力而,成功的滋味,可以让孩子清晰明确成长,的方向。

(3)表扬孩子的细节。当孩子向你展示,她刚刚画好的水彩画,可不要一个劲地夸:“真好看”。“好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孩子孩子不知道具体好看,在哪,这样的表扬是空洞无效的。找到孩子画画的闪光点,可以这样夸:“哇,你画的蝴蝶好像真的,在翩翩起舞呢!”“星星好像在眨着眼睛。”有具体的细节夸奖,会潜意识刺激孩子的,创新意识。

正面管教里,德雷克斯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不恰当的表扬,会让孩子沮丧失落,正确的表扬,才是孩子成长的助推器。



总结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乃至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

在父母打击责备,下成长的孩子,会缺乏自信、自我否定,反之,在父母鼓励赞赏,下成长的孩子,会乐观开朗、勇敢坚强。父母的语言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因为是父母,所以,我们每一句话都要好好说。


THE END


    关注 语文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