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上):翻牌子召见大臣

 

穿越成皇帝的一天...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某年某月某日,正在享受996福报的你,突然迷迷糊糊,好像穿越了~
起床
"万岁爷,起驾了~"

"万岁爷,起驾了!"

听到小太监的声音,你伸了伸懒腰,发现自己躺在龙床上。

"万岁爷,起驾了!"

哦!原来穿越成了皇帝,该起床了,虽然内心是抗拒的,但朕是皇帝呀,不能违背祖宗家法,更何况领导干部还要,起带头作用。窗外一片漆黑,天还没亮,四五点钟的样子。是的,没有看错,就这个时间点,皇上已经起床了。见主子已经动身,太监们赶紧把衣服帽子,拿过来,给万岁爷换上。至于穿什么衣服,要看当天的活动安排。主持重大典礼,得穿吉服;出去打猎,得穿行服;如果没有特殊活动,穿便服就可以了。穿牛仔裤行不行?不行!当时没有,就算有也不让穿。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一举一动,大家都看着呢。穿奇装异服,容易被人笑话。



皇帝的衣物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脏了,不用自己洗;坏了,也不用自己扔。穿衣服的时候,只要伸伸手、抬抬腿就行了,太监宫女会帮你穿上的,百分百服务,是不是非常贴心。然后是梳洗,把面部、头发都给拾掇拾掇,弄弄干净,等会接见大臣、外国使节,形象很重要,千万不能出什么问题。

洗漱完毕,可以开始一天的活动了。太监告诉你,首先要向皇额娘、皇祖母请安,尽尽孝道。有的皇帝和长辈关系密切,双方有很多话可以聊,比如康熙与孝庄太后,一天见个三四次也不嫌多。但有些就比较生疏了,问安就像例行公事一样。溥仪退位后,在紫禁城继续当他,的土皇帝,每天要给四个太妃请安,她们分别是同治的瑜妃、珣妃、瑨妃,还有光绪的瑾妃。在遗诏中,溥仪继承同治的皇位,兼祧光绪,所以这两个人的遗孀都是溥仪,的皇额娘。每到一个太妃住处,宫女会拿出一个黄缎子,恭恭敬敬地摆在地上,皇帝就跪在上面,向太妃请安。太妃会问一些问题:"昨晚歇的好吗?""书念到哪了?""多穿点衣服,别着凉了!"皇帝简单回答几句,尬聊结束,可以退场了。然后双方一整,天都不再见面,各过各的。

问候完毕,"请万岁爷移驾西暖阁~"



到西暖阁干啥呢?太监呈上早已准备好的《圣训》、《实录》,"恭请万岁爷御览~"。这都是些什么书呀?仔细一看,封面上写着《圣祖仁皇帝实录》。原来与列祖列宗有关。每当老皇帝驾崩,新皇帝(新皇帝)会安排重臣,编撰先帝的《实录》,把前任统治者每年每月的,政治活动,按照时间顺序汇编起来,比如打猎、任命官员、修建皇陵等等。在位期间做了什么,一目了然。《圣训》主要是前任皇帝颁布,的诏书,按照类别编撰,比如和农业有关的一册,和战争有关的一册,前人的治国方略,对臣民的教导,都在里面了。

现任皇帝阅读这两套书籍,一来是为了学习经验教训,提高业务水平,同样的事情,祖先们是怎么做的,参考参考;二来是为了表达对,前人的尊重,取敬天法祖之意。如果真有学习意愿,读起来会比较认真,像康熙、乾隆,一册读完了,还要再读一册,越读越有意思;不认真的皇帝,一目十行,敷衍了事,朕都当皇帝了,还要和学生一样,天天早自习,真没意思。
进膳
看完《实录》、《圣训》,终于可以进早膳了。御膳房有一个数百人规模的,庞大团队,专门伺候皇帝的膳食,他们分工比较明确,荤菜,有一批人负责;素菜,有另一批人负责,等等,里面都是全国知名的,五星级厨师!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兴奋?假如皇帝想吃饭了,对周围的太监说一声:"传膳",这个太监就会向外面喊:"传膳",外面值班的太监,又会继续喊:"传膳"。就像接龙一样,喊着喊着,喊到了御膳房。几十名穿戴整齐的太监,拿着食盒,抬着膳桌,走到皇帝寝宫。每份餐具都特别精致,绘有龙纹,或写有"万寿无疆"等字样。每个餐碗旁边还有一个,银牌,那是为了防止下毒用的,据说菜里有毒,银牌就会变成黑色。皇帝吃饭前,小太监还会试吃,用生命捍卫皇帝的安全,就像小白鼠,实在是太可怜了。



正常情况下,皇帝一个人用餐,眼前摆着几十道菜肴,荤素搭配,应有尽有,冬天气温低,御膳房会额外安排火锅,热气腾腾,特别温暖。想吃某道菜了,吱个声,服务人员会帮皇帝,用筷子夹到碗里,不需要主人离开座位。如果特别喜欢吃某道菜,一连吃了三口,太监就会把这道菜撤下,不允许皇帝再吃了,如果传出去,让别有用心的人知道,了万岁爷的口味,以后下毒就更方便了。皇帝当的也真是无奈,喜欢吃的东西反倒不能,多吃。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是吃不完所有,菜品的,大部分连动都没动过,只是为了讲个排场,显得自己有钱有地位。多余的菜肴怎么办呢?赏给嫔妃、重臣,他们平时养尊处优,吃过不少山珍海味,不见得真喜欢吃,皇帝的御膳,但面子上很过得去,万岁爷赏的,体现了龙宠。皇帝到底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溥仪的,一份菜单!

口蘑肥鸡 三鲜鸭子 五绺鸡丝 炖肉 炖肚肺 肉片炖白菜 黄焖羊肉 羊肉炖菠菜豆腐 樱桃肉山药 炉肉炖白菜 羊肉片川小萝卜 鸭条溜海参 鸭丁溜葛仙米 烧茨菇 肉片焖玉兰片 羊肉丝焖跑跶丝 炸春卷 黄韭菜炒肉 熏肘花小肚 卤煮豆腐 熏干丝 烹掐菜 花椒油  炒白菜丝 五香干 祭神肉片汤 白煮塞勒 烹白内



身为吃货,是不是已经在流口水了?可以确定的是,服侍皇帝用膳的小太监,天天都生不如死。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只能看,不能吃,你说难受不难受。用膳快结束了,太监端来一个盘子,上面摆放着一些膳牌。翻牌子?难道说?早上就要临幸嫔妃了?一天两次,皇帝可真会享受。仔细一看,心里好失望,写的全是男人的名字。只见有的膳牌,顶端涂成红色,写着某某亲王、某某贝勒;有的涂成绿色,写着某某总督、某某巡抚,还有他们的名字、籍贯。

这是什么鬼?朕难道是汉哀帝?不,万岁爷您误会了,这些人只是想面圣而已。渴望见到皇帝的,人会提前一天,把膳牌写好,交给内奏事处,等皇帝吃早饭,有关部门就把收集好的膳牌,端出来,请万岁爷挑选。这么多人求见,你想召见谁,就翻谁的牌子,不是所有人想见皇帝,就一定能见到的。翻完了,好通知这些官员,让他们候着,等待皇帝召见。有时候政务繁忙,一天召见好几批人,等啊等啊,太阳快落山了,终于等到。
上朝
除了单独召见,皇帝还可以通过,御门听政处理国务。对于皇帝来说,上班比较方便,紫禁城前朝后寝,皇帝工作、生活都在一个地方,不像现在许多人,要坐一两小时的地铁公交。至于文武百官,那就辛苦了,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出发,因为还要算上通勤的时间。他们有的坐轿,有的乘车,有的骑马,陆陆续续赶到东华门外,平时比较节俭的官员,还得租赁交通工具,减少点开支。大伙都在东华门外了,凭门籍进入,上面写了姓名、官职等基本信息,就像工作证一样,守门人员检查完毕,才能放行。没有门籍的,属于闲杂人员,皇宫禁地怎么能随便出入?赶出去!



进入东华门,不管你在民间多威风、多牛,都要乖乖步行,少数人除外。什么人可以享受特权呢?亲王、贝勒、贝子等宗室成员,还有年过六旬的一品大员,这些人报皇帝批准,享受VIP服务:紫禁城骑马。至于二品以下的官员,皇帝基本上不会允许,级别没达到,这主要是照顾,年迈的精英干部,以及皇室成员。骑马是不是可以直接骑,到皇帝面前呢?想的美,那是有区间的!从东华门上马,最多骑到话亭;从西华门上马,最远骑到到,内务府总管衙门。古代平均寿命低,六十岁属于高寿了,有些一品大员身体不好,虽然允许在紫禁城骑马,可手脚不便,操作起来相当困难。皇帝就下旨,允许他们坐在椅子上,抬入东华门,相当于骑马。也就是在椅子下面绑,两根木头,官员坐上去,让轿夫抬着。别看是个小小的恩宠,在当时能吹一辈子。其他高级官员都走路上班,唯独你和几个人,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多威风,可见皇帝多么器重!

大约七点钟,文武百官来到了乾清,门排班,皇帝身着明黄服饰,端坐在最高处,准备听取各部门汇报工作。这么多单位,不可能一哄而上,同时汇报,皇帝就一个人,两只耳朵,你让他听谁的呢?官员们要分班次,向万岁爷启奏。比如工部,工部尚书要手捧疏折匣,站在最前面,匣中装有皇帝需要批示,的奏折,后面跟着工部侍郎还有级别,更低的工部官员。尚书把疏折匣,放到指定位置,向皇帝报告有关政务,皇帝听完,还会时不时问些问题,如果因为个人原因,答不出来,那就有点尴尬了。奏事完毕,可以退下,让后面一班大臣继续汇报。顺序一般是内务府最先,刑部第三,吏部最后。等大家都奏完,命令内阁学士把匣子打开,取出奏折,一一宣读,皇帝听完一件,给出明确答复,大学士承旨。等朝政处理完,大家就可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

(未完待续)
END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今日头条ID:麦园居士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李鸿章可能没有颁发持枪证,但是一定有枪


吃shi装疯这一保命大招,为何到了宋江这就失效?


10年前,我去探访过废弃的小汤山医院


商务合作:
Tel:18811451217  
微信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关注 时拾史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