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点赞还是挑剔更让人进步?丨心理杂货铺

 

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有人展示自己做的菜,你该怎么做呢?...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做一顿饭容易,难的是越做越好,适当的强化就,显得很是关键。虽然我们爱被夸奖,但有的时候负反馈(告诉你哪里做的不好、不对)才更能让人进步。

不论奖励(正反馈)还是惩罚(负反馈),其目的都是强化行为、达到希望的结果。正反馈能激励目标,让人更愿意、更持久地坚持做一件事。而负反馈则是当,迷失前进方向的时候更有效。从行为学习上来看,在行为塑造的不同阶段,适用不同方法。比如在训练动物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奖励(正强化、正反馈)让它对刺激有所反应。但动物可能对很多,类似的刺激产生反应,也就是出现泛化。为了让反应更为准确,就需要对行为进行区分,通过惩罚不准确的反应,或者撤销对不准确刺激的奖励(负强化、负反馈),最终使得反应变得精准。

正反馈和负反馈不,但可以是实际、物质的奖励和惩罚,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表扬,和批评。正反馈(你在……方面做得很好)可以增加经验和自信,让人对于工作更加投入。负反馈(你在……方面做得不好)则告诉你更多信息,指出哪里错了、如何进行努力。根据自我调节理论,当我们针对某个,目标采取行动,具有两种意义:一是对于目标的承诺,二是达成目标,过程中有所进展。对于前者,强调目标的意义、价值都能促进行为,我们目标的前期投入和成果也能加强,目标对我们的意义,他人的肯定可以强化,我们的信念和信心。而对于后者,人们会对自己,的进程进行审视,比如路线是否可行、方法是否高效,目标与进展之间的,差距成为前进的动力,这时候负反馈就能帮助发现,现有的不足,从而提高行动的动机。在一项工作的前期,确立并坚定目标更重要,这时更应该以表扬为主;而当一项工作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相对成熟,则更应该进行“查漏补缺”,也就是批评的作用更大。

图片来自于网络


因为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功能不同,因此两者可能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分别更有效果。菜鸟和高手寻求反馈的,动机往往不同。比如对于菜鸟,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正反馈可以帮,他们保持乐观、面对挑战更有自信。但如果是专家,或多或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负反馈可以帮助,他们突破自己、达到巅峰。在被问到想要,怎样的助教时,初级法语班的学生,更希望助教以鼓励为主,而高级法语班的学生则,希望更严格、挑剔的助教,可以帮助改进自己的不足。而在另一个实验中,在问到希望环保,顾问提供哪些建议时,资深环保人士希望了解自己哪些行为,是无效的、该怎么改进,而刚加入环保组织的人,则希望知道自己哪些举措是有效的(正反馈)。

反馈是主动征求,还是被动接受,也影响结果。主动寻求意见,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策略之一。这就像是学生主动,找老师答疑解惑一样:只有明确知道自己“哪里不会”的学生才会去询问,哪儿哪儿都不会的人,连问什么问题都无从谈起。主动得来的建议比被动,接受的批评,对于行动的促进效果更好。主动寻求反馈时,更多寻求批评意见的人,会花更长的时间进行改正,其改正的效果也更好。来自别人的批评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挑战,相比被动接受批评的“受到侵犯“的感觉,主动寻求意见还是一种,保护自我免受威胁的行为:我对于我的目标,甚至是缺点都有掌控权。主动寻求的反馈和被动接受的反馈可能对不同性格,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比如更重视人际关系的人,会对被动的反馈更花心思,而特别自信的人就更重视,主动得到的反馈。比如,对于被动接受到的负反馈,女性比男性花更多,时间进行调整和改正。
掌柜的下厨失败案例 之 全面“翻车”的“盐焗鸡”


人们往往更愿意向,亲近的人寻求意见,比如家人、朋友,我们也更在乎他们,对于自己行为的看法。如果我们尚不明确目标时,家人朋友的鼓励更,能让我们获得支持、坚定信心。当我们明确知晓对方对于,我们的行为是支持的,就会更希望对方能提出建议,让自己改进,而不是盲目的配合。而对于普通熟人来说,他们对于我们目标,和投入的夸奖,更能增加目标的,普遍性价值,从而强化行为。也就是说,对不太熟的人要多点赞,而特别熟悉的人则可以在肯定,整体的前提下,提出建设性的批评。

那么,考验情商的问题来了: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有人展示自己做的菜,你该怎么做呢?
掌柜的“酸菜鱼”


来源:PsyCh Journal 杂志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中科院之声”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中科院之声”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关注 中科院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