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本人拍的《南京抗疫现场》,登上雅虎首页,火成“防疫教材”

 

越真实的东西,越耐人寻味。...





最近有一部叫《南京抗疫现场》的纪录片火了。

登上雅虎首页
多家日本电视台转载一位日本导演,用他的镜头下记录下了南京街头的抗疫大小事

影片一经播出后,一夜之间登上日本雅虎首页,更受到日本富士电视台、朝日电视台、TBS电视台等十家电视台的转载
推特上日本网友自发,的转载

“惊讶于中国(于中国)采取措施,之细致和彻底。”

“期待看了这个视频的,日本人的意识也能改变。”

不止是上班族,希望所有日本人都好好看下这个视频

比起经济原因,为了人类文化的延续做到了这个地步真,的很有意义吧。

有很多日本应该参考,学习的地方



许多日本网友看完后纷纷,转载表示,要增强自己的防护意识了。

起初,导演竹内亮是为了让日本人了解中国人的抗疫措施而制作的,没想到无意间以这样的方式让日本人引起对疫情的重视。

视频在中国引起,的反响也不小,被央视新闻点赞共青团官微转发,成为微博视频社区全站日榜第一名,也给国人提供了一个外国人看中国抗“疫”的视角
那么这只有短短十分钟,却能火到在中日两国霸屏的影片,里面究竟记录了什么呢?
日本导演镜头下的南京防疫日常
细致到当地人都感叹
2月中旬,竹内亮从日本,出差回到南京,立刻被要求居家,隔离两星期。

当时日本疫情并不严重,他理解不了为何,需要执行如此严格的规定,如今,他认识到严格的隔离措施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保护和尊重。

隔离结束后,能够走上街头的竹内亮,第一时间拍摄了这支影片

1)疫情下的复工、复学



为了拍摄,摄影师要进入导演居住的,小区前,必须先在政府制作的人员管理信息平台上登记,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是否前往疫情流行地区、出行详细内容等细节信息,并且还要在小区提供的“外来人员进入小区承诺书”等书面文件上签字,才能够进入小区。
导演的公司已正常复工,在片中向我们展示了企业复工的条件:准备好防疫用品,包括口罩、护目镜、消毒水,还有无接触式体温计,社区会定期检查。




员工在公司都会佩戴口罩,每天测量体温、向公司汇报出行轨迹。为了尽量避免风险,午餐也多以自带便当居多。



因为学校停课,竹内亮在公司陪着儿子,每天上网课。老师轮流制作ppt,录音、录像上传资料,学生停课但不停学,就连音乐课、体育课也不例外。

2)出行方面的防护
热闹的德基广场,如今几乎看不到人,南京街头广告牌滚动播放着明星防疫宣传视频、疫情防护的号召。



普通民众出行可以,在手机上使用“疫情地图”,来确定活动范围是否,有近期感染病例。



进地铁不仅要测体温,还要扫码登记乘车时间、车厢号,为了在发现感染,病例的时候,能够尽快追溯感染途径
网约车和出租车则是,这样的,司机佩戴两个口罩,使用防护膜隔离乘客和司机,司机每隔两小时做消毒工作

3)餐饮业的防护
商场里几乎看不到人影,餐厅也在疫情期间完全禁止堂食
还在营业的麦当劳,只能通过线上点单,而且包装上会贴着一张“无接触到店取餐 放心卡”
除了日本网友外,也让不少南京人感叹:宅在家这么久,第一次注意到这座城,市里的防疫细节。

而这部片在中日两国的爆红是,导演万万没想到的,他说,他只是拍了身边的故事,没想到如此受欢迎,也希望自己能多制作这样反映,真实中国的视频,增进中日两国民间互信,与交流,消融误解。

用最真实、最全面的记录,传达着最真挚的希望,其实,导演和团队一直用这样的初心,在做视频。
天生的“中日友好大使”
为了追梦举家来到中国


导演竹内亮出生于1978年10月23日,非常巧合的是这天正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的日子。他的家庭从不曾,和中国有什么联系,和妻子赵萍的相遇,是竹内亮的中国情,渊源之起。



最开始,竹内亮为了追老婆而,学中文,慢慢的他也,开始了解中国历史,常申请去中国拍纪录片,自然而然的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
导演在中国拍摄纪录片,的照片,来自@和之梦

在中国的工作让他看到每个人都过得无拘无束、有个性,会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点和日本的社会规矩截然不同,在中国拍纪录片,使他感到无比自在,于是他被中国人真实的魅力深深吸引

而每次出差只能,待两个星期,对他来说时间太短,只能了解表面,无法深入。

因此,去中国生活、拍纪录片,来促进中、日两国之间认识的变成了竹内亮心中的梦想,在婚后八年,竹内亮终于说服妻子,放弃了在日本稳定,的生活和工作举家回到了南京



最开始,他最需要克服的是文化上的“水土不服”,刚来到中国一点网络黑话,都不懂,微博也是被老婆“逼着”在2015年7月注册的。

慢慢的,他开始通过微博可以,实时跟粉丝互动、交流,bilibili上实时的弹幕,对导演来说也很受用,弹幕最厚的地方则,是观众最能产生共鸣的地方。



如今,竹内亮在微博上已经是个182万粉丝的“人气博主”了网络用语十级选手,会用中文表达日式幽默,还非常擅长通过“蹭热搜”来宣传节目



别看他成日一副很,轻松的姿态,实际上做纪录片这条路,是很难走的,随着粉丝积累的越来越多,摊子越做越大的同时,公司也一直面临着不小的财务压力

有朋友会告诉他,拥有这么多粉丝,完全可以在抖音或者快,手上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网红,可以更快的赚钱,但是竹内亮却拒绝了,他看得更远,也想要走的更远

竹内亮是这样定义”远“的,第一是时间上的“远”,只要有粉丝观看,节目就会一直做下去。第二是传播上的“远”,目前节目的粉丝还是以,中国人居多,但是导演希望能有,更多的日本人甚至欧洲人,能通过他的节目了解中国。
不止防疫纪录片
团队代表作《我住》也值得一看




除了这部出圈的南京抗疫纪录片,竹内亮的团队还藏,了不少小众优质的作品,其中最受欢迎的便是——《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节目从2015年拍起,到今天已经有将近,200集了,豆瓣评分高达9.3分。通过拍摄住在海外的,中国人和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来探寻人们留下来的理由与生活,里的哲学。
片中的主人公有:

60岁在日本做自媒体,的中国奶奶,

在羽田机场把清洁工做到,匠人级别的沈阳大姐,

放弃安逸晚年生活跑遍,中国农村的日本老人,

还有近期为了武汉募捐而不停,鞠躬的少女小美……

但它可能和你印象中的,纪录片不太一样。

受访对象的选择很随性,有时候认识了谁,听说了谁,就去拍,唯一选择标准就是“拼命的、努力的人,老百姓”。

也没有台本,这意味着惊喜的同时,也有着极大的风险,可怜的摄影师需要至少,跟拍主人公一两天,拍下至少5、6个小时的素材,才能支撑出15-30分钟的成片,运气不好的时候还可能,会被搭讪对象拒绝。
这是个佛系、随缘的团队,但这并不意味着作品也是。

实际上,导演是科班出身,毕业于东京视觉专门学校,有过为日本NHK、东京电视台等知名媒体拍纪录片,的经验,从多年的经验来看,他认为,写台本是导演在桌子面前想象,纪录片的过程,人的想象力永远不及现实发生,的故事精彩

对待纪录片,如果没有说服自己的理由,导演会非常坚持自我,对细节的追求会具体到每一颗镜头,和剪辑的每一秒。
正是这些才成就了《我住》的最大特点:真实、充满未知性、无关宏大主题,用最接近普通人的,拍摄手法,道出人生百态

有时候看起来越简单的事,越是最难做到的。
《我住》四周年南京场粉丝见面会

10年前,第一次来中国,竹内亮觉得中国人太不,了解日本,想拍片子向中国人,介绍日本,于是有了《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积累了海内外一大片,中国粉丝

10年后,他意识到日本人根本不了解疫情,之下的中国,想拍片子向日本介绍,中国的防疫措施,于是有了《南京抗疫现场》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两国人民加油
最近,日本政府也终于敲定了新冠肺炎特别措施法案,将在13日正式生效。

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了各国,不同的国情,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保护好自身的同时,给予他国最大的尊重,和祝福。

最后,把“鞠躬少女”小美在接受《我住》采访时的这句话送给大家,期待早日看到我们共同战胜疫情,的那一天,在那之前,就一起加油吧!
纪录片片段来自@和之梦文化

部分图片来自导演微博@竹内亮导演


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往期精彩推荐!


    关注 Feekr旅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