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梦想】商业与城市更新

 

洞悉空间与价值,用更符合社会规律和商业逻辑的方式去构建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规划其实就是一种低成本、单策略的城市更新。”

这个观点富有启发,这让我对这个貌似的“新话题”不再恐惧,也不再盲目激动。城市无时不刻不在更新,与时俱进是城市的本质要求。

每座城市,无论她的地理位置、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我们都隐隐感觉她们在往同一个方向去努力,那就是凝聚活力、常在常新。所有的经济、社会、文化成就在衰败的趋势中都十分脆弱,活力才是根本,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什么是好的商业建筑?
商业建筑研究就是不断追问:什么是好的商业空间?

追溯历史,几乎每一代商业建筑都是城市的缩影。如Shopping Mall起源于美国城市的郊区化,是城市蔓延的力证。之后,新城市主义兴起,强调重返城市,强调对街道和步行的尊重,室外(立体)商业街模式因而兴起,商业建筑从此不仅关注交易,还关注免费的场所体验和城市共享。

然而,美国模式的商业建筑在中国落地并不顺利,这与城市、人口、文化等诸多原因有关。而今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如万象城系列,事实上经过了本地文化改良。这种文化嫁接的缓冲地就是新加坡、香港这样的东亚文化圈。彼此文化更为相似:我们的城市不是蔓延发展,而是集约发展;我们的市民生活方式不是驱车百里,而是邻里相亲。所以,每个时代、每个地区对于“好的商业建筑”理解不一样。

这就归结为另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城市?因为那是未来商业建筑的宏大隐射。



商业建筑研究过程中,把商业空间与城市空间做类比是常见的手段之一,因为两者都是密切关注顾客或者市民潜在的心理与行为。这一观点得到普遍认同:一个好的商业空间,应该是一处出色的城市空间,而它的逆命题也成立的话,建筑师们的职业前景将异常广阔,我们不禁把目光投向城市发展。
 城市更新的首要 


很多研究者都曾引用日本《都市计画概要》的这幅简图,言下之意是城市经过不断发展之后,将迎来城市机能顶峰,而后二分法看待发展,要么改,要么死。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这么想,一座城市好比我们的家,毛胚房搬进去之后慢慢装修,使“家”的机能不断进步,同时一直持续的是,我们购置新的家居家电,淘汰那些旧的、不好用的部分……但是我们很难说,哪一天是这所住宅的机能顶峰,我们也从来不是等待这个机能顶峰之后才去着手改善。决定什么时候改、怎么改的不是机能发展轨迹,而是效益与成本的考量。如果花一些钱与时间能让家更舒适的话,我们决定去改善;当需要花很多钱与时间才换了一点点改善的话,那算了吧,攒钱买新房子——这样即便会有机能改善,改造也不会进行。

城市也是一样(图右)。假设既有建筑都能放在这个二维象限里,着手改造之前的重要任务是去拟合那条成本曲线,只有位于成本曲线之上的建筑才值得改造。再或者说,改造才会成功。再或者说,我们的设计方案才不会被轻易推翻或变样。
 成果举例:纯粹关乎形式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经历的一些城市与建筑更新项目,这些项目无论大小成败,都接连促发了一个非常实际的思考:面对城市更新项目,我们该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首先是两个跟随我的导师参与的两个项目,时间在2008年到2010年。一个是杭州大井巷改造,大井巷位于吴山脚下,是目前杭州最著名仿古街清河坊的一个支巷(右下);另一个是杭州中山中路改造,也就是南宋御街建设工程(右上)。
2008年的炎炎夏日,我和项目组第一次测绘大井巷现场。当时居民已经全部搬离,政府为了便于管理把所有临街门窗都堵死了。要进去测绘怎么办?一个工人拎着大锤跟着我们,遇墙拆墙,我们从这户进入下一户就直接凿开山墙。有点像打游戏,打完一关再打开下一关。那意味着要测绘整条街的任何一个细部,你必须从街头的唯一洞口钻进去,踏着那旧棉袄、花布鞋等残垣走过半条街到达,其实是略瘆人的一段路程。在寂静、破败、杂乱的老房子里,我们相对轻易地判别出曾经的生活痕迹,但是对之后的功用却知之甚少。对于空间、构件的判别更无从谈起,只能像做作业一样把所有的东西都详细标注下来。直到后来才知道,最后留下来的原件少之又少。





改造后是这样的,局部效果还不错,但也是不稀奇的仿古街。位置不错,所以商家也陆续开业了。再回头去看的时候,些许欣慰,些许遗憾。本来是一条颇具特色的古巷,听名字就知道巷子里有一口“大井”,围绕井的生活场景我们很容易想象,但是基于商业模式的平淡,它必然成为河坊街的翻版与簇拥。作为商业街,它也有很多缺憾,大的如保温、隔声、上下水等,小的如空调机位、商业立面等都没有贴合业态需求,形式与功能、运营有一定的脱离。

类似的项目是杭州中山中路改造。这条看似普通的城市道路下大概1.5米处,掩盖的是一千年前的皇家御道,非常神奇(上图)。政府决定改造这条街,变成文化旅游的又一张名片。能不能再现御街景象是次要的,把这条街道变得整洁,适宜居住、商业繁荣才是当下政府的核心关注。所以我们没有从考据南宋皇城着手,而是从考察居住区、整理乱搭乱建开始,做了一个风貌导则。各位理解其中的区别么?







秉承着“不拆迁、少改动”的原则,我们详细测量了沿街每个房子,然后在方案中做连续设计,包括对建筑外立面和对城市街道。

这个改造项目,王澍大师做的是南段,我们工作室做的是北段。那时王大师还没有拿普利茨克奖,只是感觉他气场非凡,滔滔不绝。必须承认,大师做得比我们好,街边小溪灵动了城市街道,营造出宜人的步行氛围,当然也激活了沿街商业。如果非要给自己的作品找点借口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北段道路狭窄,不允许附加物,而且两侧建筑要么是住宅,要么是历史建筑,能做的动作很小。



从2010年开始,我还参与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的风貌改造。这是浙闽交接的一个山区小县城,如果不说,你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个少数民族县城。政府为了发展特色旅游,决定改造风貌。你可以猜到——我们又是从街道整治开始。我们对每一幢沿街建筑都做了记录和设计,并且呈现了完整的效果。



从技术层面,在这个项目上还总结了风貌改造建筑手法的一些规律,作为未来更新的导则。之后有两条街实施了,我去看了之后,感觉市民还是那些市民、活动还是那些活动,建筑改造了没有什么不好,但有什么好处还真说不出。主要是建筑改造没有伴随产业升级,强行使形式脱离功能、运营、市场等,并非长久之计。所以我很怕再去看时,那些改造后的立面又变得破旧而杂乱。悲哀莫过于,政府的这场整治运动可能留不下任何痕迹。

学生时代的这些项目经历让我对这类项目变得谨慎和觉醒。我虽可立志成长为一名城市设计师,但是限于改造项目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我很有可能变成一个祸害城市的设计师。带着些许悲壮,在商建联盟最新发表的《集盒是什么》这篇文章里,我写了这样一句话:“没有物业改造的城市局部更新注定收效甚微。犹如试图用一杯清水来洗净污渠,结果只会是,让污水规模变得更大。”
我们能做什么?
总结一下,建筑师应该做什么来真正促成城市的梦想?这是建筑改造的主要手法,看着也不复杂,是不是掌握了这些技术就可能“开张迎客”了呢?



改造类的业务,最基础的是立面改造,再复杂一点就是平面改造;如果业主有钱,我们或许可以做得更多;如果政府决心够大,我们或许还可以做到街道与广场;还有就是大型公建的改造,这一块国内一线城市已经在慢慢启动,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为明显。更长远地,我们应该去寻求社会与经济问题的修复。未来业主找到我们,不是因为我们的设计手段多么奇特高端,而在于我们提供的是城市空间修复的综合解决方案。

目前我们团队在手的项目是华东电调大楼改造。各位如果关注设计媒体,这里的故事应该比较清楚。这座位于步行街和外滩之间的高层办公建筑,不论是城市要求还是自身发展,都迎来了商业化改造的契机。在第一轮的方案投标中,国内外的设计事务所都是用新建筑的手法在套一座老建筑,最终都指向了一座没有太多历史情怀的闪耀建筑。脱离开传统语境,单纯评论这些方案的优劣其实是很无力的。第一轮方案全推倒之后,最终我们的方案是以现状空间与未来功能相匹配作为构思切入点,是一种精细而富有情怀的探索。项目的进展很曲折,陷入政府、开发商、运营商、社会舆论的广泛博弈中。



像华东电调大楼这样的标志性项目不常有,再举例一个普通的更新案例,即与我们最密切的居住小区。我们看一座小区档次如何,通过看它的周边街道和沿街业态就可见一斑了。修车铺、洗脚店、沙县小吃门前的街道逛起来就是没有宠物店、生鲜超市、面包房的街道逛起来舒适,这个就是我们关注的商业如何影响城市空间品质的问题

这个项目位于深圳与香港交界的位置,是一片普通的社区中的一小块底层商业。但是据说这片区域即将变得不普通:因为距离几百米处要开设一处新的口岸。政府不用大力推动,商人的嗅觉已经感知到这里。因此业主买下来这一片底商重新开发,一层加局部二层只有7000平方米。所谓面积不大,套路齐全。



设计的第一步就是明确项目定位,项目组在对比周边商业和分析居民生活方式之后,得出了社区商业的系列设计导则。事实上之后商业策划介入之后,林林总总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社区商业,但是他们没有对空间特征的阐述,而这方面建筑师却能说清楚。得到了业主认可之后,设计本身不难的。用最基本的可见性和可达性原则布置了动线与节点,划分了店铺,同时兼顾消防、机电布置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外部形象与街道空间设计:既照顾了商业运营需求,最大限度挖掘商业价值,又竭力提升街道步行体验。因为我们当时的目标之一,就是把这片区域打造成未来居民散步、交流的目的地。



富有活力的城市界面是建筑师的追求,同时这里孕育的商机也是开发商的目标。这些外摆店铺看起来很美,同时又非常值钱。所以说,公权力是城市更新的触发器,而私权力才是城市更新的加速器,同时也是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最后的项目估值非常可观,我无法知道开发的准确成本,但是溢价四五倍是肯定的。现在这种投资机会不多了。尽管总量很小,但是操盘的周期也大大缩短。如果进一步优化开发流程,这是一门业内公认的好生意。

我们思考的是这部分溢价从何而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城市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这是很重要的触发点;一个是物业增值,整体项目定位的提升以及品牌运营,有好的项目设计与把控,这部分溢价是可以有保障的;另一个是建筑师所贡献的空间增值,就是遵循价值分布规律,把最能赚钱的区域尽量做大,把后勤机电区域尽量移到不赚钱的区域。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要让建筑师洞悉“空间与价值”很难,何况建筑师对“价值”一词天生不亲近。



最后,我再抛一个耀眼的榜样——成都太古里。如果你有关注的话可能比我了解更多,2015年我们商业小组去到现场考察,还做了小组讨论,整体感觉,这几乎是建筑师理想的现实体现。
为了实现城市的梦想,我们需要用一种综合设计的手段致力于城市空间的改善。我引用4P理论来诠释“综合设计”(MIX DESIGN):一要有效益意识,空间有价值属性(PRICE);二是要关注本土文化与周边社区反馈(PLACE);三是要有产品意识(PRODUCT),如果我们意识到每一处空间都将成为有价的或免费的“产品”供给顾客或市民,那很多问题将一下子站到同一层面;最后是要把即有物业纳入全周期的即时反馈与推广中(PROMOTION),现在关注的后评估便是一个开端,未来信息技术的加入将会加快这一进程,当然这也是最为长远的目标。所有的这一切将改变行业生产方式,也将改变我们的城市。
(本文录自A+S第四场演讲《商业与城市更新》,有删节)
-------(No.41 深耕与发言)------


    关注 ECADI商业建筑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