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柴松岩祖孙俩门诊实录:以顺为法止孕吐

 

健脾增肥,养肾填经...







受孕后血聚胞宫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附肝,冲脉之气上逆,导致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失和降,所以妊娠剧吐。

0
1
糟了,起晚了!我一个激灵从床上蹦起来,动作麻利地洗漱,穿衣。

“妈,我走了!迟到了奶奶会生气的!”

“快过来吃早点呀。”

“不了,赶时间,来不及了!”

我趁机抓了块儿,面包使劲往嘴里塞,然后夺门而出。

到了楼下,还听到妈妈说:“吃完饭再走,这孩子!”



赶到诊室,发现奶奶(柴松岩教授)和她的学生已经在看病了!外面坐着一排患者,都安安静静的。我大大地深呼两口气,在门口拿出笔记本,装作很平静的样子,蹑手蹑脚地从患者后面溜,了进去。

奶奶抬起头,从眼镜缝里瞥了我一眼。我尴尬地笑笑,坐在奶奶旁边的凳子上,心扑通扑通地跳,心里暗想,糟了,又被发现了,永远都逃不过奶奶的,火眼金睛。



佟庆医师跟诊
02
我回过神来仔细打量这位患者,暂且叫她小爱吧,小爱跟其他患者不一样,不是坐下来之后就,滔滔不绝地说自己哪里哪里不舒服,她无精打采地趴,在桌子的一边,面容憔悴,嘴唇有点干裂,抬着头望着奶奶,跟我风尘仆仆喘气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经过奶奶详细的询问,才知道小爱怀孕7周了,妊娠反应很强烈,每天喝水吐、进食吐、闻到某些气味也吐,而且全身乏力、头晕。

她在西医院看过,医生建议她终止妊娠,可是她好不容易怀上了,作为准妈妈,她舍不得打掉,就只好每天打吊瓶,补充营养和治疗,但还是吐。

最近,小爱还发现阴道,有少量出血,她开始各种求医问药,但每一个西医医生都建议,她终止妊娠,小爱舍不得肚子里的宝宝,不得已来找中医求助。

奶奶看过舌脉之后,抬了抬眼镜,让我描述她的舌脉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舌暗红,脉沉细弦滑。”

“还有呢?”奶奶看了我一眼。

“苔薄白,不腻。”

“还有吗?”奶奶转过头看着我。

“唔,舌有点儿瘦吧。”

“还有吗?”奶奶还是看着我,让我有点紧张了。

我请患者再次伸出舌头仔,细看了看,“还有……还有……舌……”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了,心想着下次万万不能迟到,都怨自己昨天晚睡,被奶奶抓到了。

奶奶看我有所悔悟,才转过头去,说:“看舌心。”

“舌心颜色有发红,苔剥脱!”我恍然大悟,心想:也是,更何况患者小爱,久吐伤阴伤津,舌苔为胃之根,久吐伤胃后,舌苔就会显现出胃气,的损伤,由此舌苔是剥脱的样子,那么小爱是胃气损伤,治疗上定要和胃理气。

对了,养胃降气的方子橘皮,竹茹汤最妙。我心中得意,嘿嘿,别看我起得晚,方子还是能想到的。坐等奶奶开出橘皮竹茹汤的化裁方,而奶奶却写下了这样,几排字:

覆盆子15g,菟丝子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2g,北沙参15g,白术12g,黄芩10g,玉竹10g,莲子心3g,莲须5g,椿皮3g,百合12g,竹茹6g,侧柏炭10g。共7剂,水煎分两次服。

奶奶写完方子,嘱咐患者回家之后,熬浓浓的大米粥,喝上面的米油,小爱得了方子,说了句“谢谢”,就走了。

我不懂了,橘皮竹茹汤正是(汤正是)治疗,胃虚有热,气逆不降所致的呃逆之证。

该方用清补降逆之法,用橘皮、竹茹理气清热安胃,人参益气补虚,生姜和胃止呕,再加上甘草、大枣甘缓补虚,正对患者之证,可奶奶这药,也就是些补肾,安胎滋阴之品,只有3g的莲子心是,清热的,甚至都没有降逆的药,能管用吗?

而且这些都是妇科常用药,也没什么特别的,怎么就能止吐呢?

她离开之后,我问奶奶:“那个小爱的症状用橘皮竹茹,汤可以吗?”

奶奶头也没抬,说:“你是怎么想的?”

“患者受孕后血聚胞宫养胎,冲脉气盛,冲脉附肝,冲脉之气上逆,导致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失和降,所以妊娠剧吐。

久吐伤阴伤津,所以应该和胃理气,她舌暗红有热,脉弦滑明显,我觉得用橘皮竹茹汤清热,(汤清热)和胃为佳。”

奶奶点点头:“是啊,她妊娠后冲气上逆,肝胃不和,那她阴道少量出血,又是为什么呢?”

“久吐气阴耗伤,冲任不固,胎元受损吧。”我咬了咬下嘴唇。

奶奶摇摇头,说到:“没那么严重,患者脉见滑象,孕脉明显,想必胎元尚未损伤,不过不及时正确处理,会发展成那样的,你也说了,病因在于冲气上逆、胃失和降,所以益肾安冲才是关键。

舌心属脾胃,此处舌苔剥脱、少苔,舌质偏红,表明久吐而致胃阴损伤,更要滋阴益胃。

别忘了固冲,与清虚热止血并重,这样才能止吐安胎。而你说的橘皮,竹茹汤中人参、干姜、橘皮多为温燥之品,恐用之更加灼伤阴液啊。”

“哦。”我低下头,奶奶说的是很有道理,可我还是有点不服气,不是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嘛,都吐成这样了,不应该先止吐么?

7天之后,小爱又来了,这次看起来精神多了,她笑着说自己吐得没,以前厉害了,只是早晨会起来干呕,但也没吐出东西来,奶奶换了换方子,她连连感谢,高兴得离开了。

我找出来她初诊,时奶奶开的方子,参照着自己记下来的,症状舌脉,再一次端详着,确实,奶奶说得没错,小爱多次呕吐,营养少,而且是孕妇,一个人的气血两个人使用,是应该以健脾,补肾安胎为主,我恍然大悟,也羞愧当时自己,得意洋洋的想法。



柴松岩教授在家中辅导佟庆医师
03
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那时的我跟你差不多大,也是青春洋溢,自信满满的小大夫,那天我第一次独立值夜班,一个人坐在敞亮的诊室里,面前是老专家的大写字台,可神气了,但也是第一次独立值班,心里难免有些惴惴不安,心里祈求上苍不要,太为难自己,然后又沉浸在自豪之中,欣赏着只有我一个人的,专家诊室。”

“这时诊室的门开了,进来一个男人,满脸的焦急,心急如焚地嚷着叫大夫,我说:‘我就是,您有什么事?’

他问还有没有其他大夫,我说没有,就我一个人,我那时心想,他瞧不起年轻大夫,我还有点愤愤不平呢。

他环顾四周,犹豫了一下,然后转头望向身后。原来他背着一个女人,女人趴在男人背上,她点了点头,男人就把她放在凳子上。”

“我打量着她,她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精神萎靡地趴在写字台上,只露个侧脸,透过散乱的头发,隐约可见她苍白的面色。

听他叙述,女人是她的妻子,怀孕之后就不停地呕吐。

我摸了摸她的手,手还是挺热的,又摸了摸脉,洪大滑数,我心里一惊,这么虚弱的身体,脉象竟如此洪大有力。

在我的追问下,男人说女人两个月之前,因为胃穿孔做了手术,术后觉得虚,家里亲戚长辈也,觉得应该好好补补,加上她又怀孕了,就鸡汤排骨汤什么的,天天没断地吃了两个月。

问到大便,男人语塞了,女人想了想,说她大便秘结,好几天没排了,肚脐周围巴掌大的地方,挺疼的。”

“我想到《伤寒论》中述: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患者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刚好对症,她家属给她天天进补,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定是有燥屎内结,加上脉象洪大滑数,正气不虚,用大承气汤再合适不过,不过我也没敢多开,就开了一剂,男人拿了方子,看着就几味药,只有一服,皱着眉头问,这方子行不行啊,我就说:‘没问题,你拿回去吃吧。’”

“他们走了之后,我心里一直在打鼓,虽说是‘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而且辨证没有错,方证对应,理当见效,可是妊娠病汗吐下禁用,患者肚脐周围疼,虽然位置明确,但是会不会是,妇科妊娠腹痛,会不会是胎动不安呢。

我又心里直犯嘀咕,就这样一直胆战心惊,地挨到天亮。

第二天,那个女人来了,精神状态好多了,脸上也有了血色,她自己走进诊室,告诉我她昨晚吃了半剂,药后,排出半桶污秽之物,顿时觉得神清了许多,肚子也不疼了,昨晚好好睡了一觉,今天也有精神了。听到这些,我这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了。”

“所以啊,以后开药,即使坚定自己没错,也再不敢意气用事,每次开药都反复思量。

其实,妊娠呕吐症的治疗,顺法是很好用的,后来我也吸取了教训,加上现在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大承气汤这峻猛,之品几乎不用,改为小承气汤,再后来呢,又变成调胃承气汤,最后化裁成一味瓜蒌了。

这瓜蒌的用法,我也是在近些年的使用中,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慢慢给你讲。”

我点点头,想起一件事:“对了,奶奶,米油是什么呀?”

她笑着说说:“米油就是煮滚的大米粥上的,那一层浮沫。

你看,胃阴伤的、久病的患者,我会嘱咐他喝,大米粥上面的米油,为什么呢,大米本来就是百姓,家常吃的食物,作为日常主食,它具有滋养胃阴、补中气的作用,米油更有濡润之性,能滑肠通便厚肠胃,患者病后肠胃功能较弱,吃这个最好啦。

我回去后又查了查资料,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补液填精,有裨羸老,说明米油可以补肾抗衰老,还有治疗精少不孕的说法。《本草纲目拾遗》说:大米味甘性平,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利小便通淋。

大米有多种氨基酸,其中蛋氨酸可以在人体体内合成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甲硫氨酸,甲硫氨酸可以缓解毒性,保护肝脏和心肌,还有抗抑郁的效果。

有研究显示大米中的黄酮和脂肪酸等物质,有很好的抗氧化的功能,可以延缓衰老,大米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也很多,有民间特效秘方就是,用淘米水洗脸,可以美白抗衰老,所以大米的美白,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这里为大家提供米油的,两种做法:一是熬浓稠的大米粥,稍凉后,取其上面的浓汤;二是取滚烫米粥上的浮沫。

前者健脾增肥,后者养肾填经。我其实没那么喜欢,喝大米粥,今天特意煮了,喝起来觉得特别香,所谓“药食同源”,喝完感觉自己美美哒。

嘿嘿,这个就是药膳了吧,自己在家都可以做。

我开始期待下一次跟诊。奶奶,什么时候才能听你讲,瓜蒌啊?

……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家传妇科习医记——柴松岩祖孙俩门诊实录》,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佟庆,主审:柴松岩,编辑/白芷,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关注 中医同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