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机油门”怪车主?关于机油,你被灌输了多少套路?

 

一切从一位亚洲龙车主,(龙车主)说起。2月底的某天,心血来潮的车主想要关心下,爱车的工况,于是乎抽开机油尺,却突然发现机油...

一切从一位亚洲龙车主,(龙车主)说起。

2月底的某天,心血来潮的车主想要关心下,爱车的工况,于是乎抽开机油尺,却突然发现机油线,明显高于最高限度。
车主果断拍照、发群、找售后。
这节奏一带不要紧,丰田旗下其他车的车主们,也不淡定了。结果除了亚洲龙,荣放、凯美瑞,连雷克萨斯es也出现了,机油增多,甚至还有机油乳化的问题。而且问题车型相当集中,都爆发在丰田引以为傲的,混动版本上。
好巧不巧,今年2月份丰田刚刚在美国召回了,44000辆设计缺陷车,免费进行发动机更换。其中就有亚洲龙,凯美瑞,荣放和雷克萨斯ES。
正好迎头赶上3·15,那还等啥?车主们纷纷开始投诉维权,要求丰田进行集中处理。对此,丰田倒是沉得住气,不出面解释也没有,相关措施。

不知道是不是央视3·15·晚会延期给了丰田勇气,当车主的维权在,网上成为热点之后,丰田官方才迟迟做出回应,"不影响使用,不涉及品质问题",把锅一甩,就没有下文了。
可怜了这些丰田车主,车子问题没解决,还莫名其妙背上了锅。丰田的回复啥意思?就差直接说,我的车本身没问题,出了问题是车主使用不当!

等下,为什么国外版本的,就是设计有问题,国内的就不涉及品质问题?国外的能召回免费处理,国内的就不行?丰田这双标玩的,快赶上它家的混动技术了。
这也侧面说明了,还是有些车企对国内,汽车市场存在偏见,特别是车主们对,汽车的认知不全,总是被拿来当作,售后问题的挡箭牌。

所以,针对丰田“机油门”事件,小秘精心为大家奉上,用车时关于机油的知识点,用知识武装自己,拒绝被套路。


机油常检查,变多变少都不正常
如果我不说,可能很多人的车,只有在保养换机油的时候,机油尺才会被抽出来。小秘建议大家,每行驶一段时间或,里程就抽出来看一下,这个周期可以是一个月,也可以是行驶两千公里后,大家自行掌握。

检查机油的时候,要选择冷车状态并且是,在平地。如果刚熄火,一定要等十五分钟以上,待机油完全冷却再进行。

操作步骤很简单,抽出机油尺→用纸擦掉机油→插回机,油尺再拔出,就可以看机油液面是不是,正常了。一般来说,只要机油液面在机油尺,的两个刻度中间都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在最低刻度以下或,最高刻度以上,都是不正常的。
机油减少的话,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烧机油”了,这时候就要去检查下,发动机及各部件了。一般来说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密封件老化导致漏油,比如气门油封;发动机部件磨损,如缸体,曲轴,凸轮轴,活塞环;有的车有涡轮增压器,有的车有废气阀,这两个部件有磨损也会导致,多余的机油消耗。
至于液面升高,原因无非是外界油液,或水汽混入了机油里。

先说水汽。如果机油中混入了水蒸气,达到一定阀值时,机油就会乳化,液面就会升高。水汽从哪来?喷入发动机内的空气、汽油,甚至剧烈温差也,会产生水汽。但如果发动机保持工作,状态,极高的工作温度会,让水汽蒸发而排出的,一般是不会残留的。而残留下的水汽,要么是因为曲轴箱(存放机油的场所)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要么就真的与,外界温度和用车习惯有关了。这就是为什么丰田敢说乳化,是正常现象,也有理论依据。如果在极寒条件下,冷车启动而且行驶距离,还短,有些喷入发动机内的汽油和,空气没燃烧,因为温差液化,顺着发动机流到机油里,而机油温度此时还没上来,无法让汽油和,空气汽化排出,久而久之就导致,机油乳化了。
不过这种情况确实可以通过,增加行驶距离或适当热车来避免,但如果不是在上述,寒冷条件下用车,就该考虑去检查下,发动机了。是不是车主的锅,可不能一概而论啊。

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不会有这种极端,不良用车习惯的。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发动机本身的设计问题了。比如汽油喷射量过多、混合气雾化不良,活塞与活塞环和气缸,壁间的配合不良,就会使部分汽油渗入曲轴箱,导致出现“机油增多”的情况了。有些车主反映抽开机,油尺能闻到汽油味,就是这个原因了。

除了水汽和汽油,混入机油的,还可能有防冻液。如果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中间的,密封不严,就会导致泄漏,这种情况下,虽然机油液面升高,但防冻液液面是降低的,所以故障还是,比较好排查的。


机油谨慎选,贪小便宜可能吃大亏
说了外部原因,机油自身的品质,问题也不容忽视。机油选错倒不会引起,增多或减少的现象,但却会伤害发动机,引起发动机故障。所以说,选机油也是一件技术活。

首先,机油是个成分调配很复杂,的化学物品,我们不需要去多么的了解,只需要记住这几个要点,就可以。

第一,根据基础油的不同,机油可以分为普通矿物油、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全合成油最高级,矿物油最低级。

第二,机油标号里的分级,字母越靠后越高级。比如我们常见的sn就要比sa,好不止一点半点。

第三,机油标号里的数字,代表的是机油粘度,这可不是越高越好,需要看用车环境,和发动机综合工况。

对我们普通家用汽,油车来说,能选全合成我们就,不选半合成,能选SN就不选SM,在这两点上,我想大部分爱车人士,都不会吝啬的。真正有疑问的,就是在最后的粘度选择上。

通俗的说,机油标号中的W,是winter(冬季)的缩写,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W”后面(一横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W前的数字,我们常见的是0、5、10、15、20,但千万不要把这个数值当作,是温度值,而是表示在-18℃环境里的粘度。0W一般可在最低-40℃的环境下启动,5W则是-35℃,10W是-30℃,15W是-25℃,20W代表-20℃。

在我国,5w和10w就可以,应对大半山河了,南方的朋友们更是可以,随意选择,至于0W的极限零下40度,也许只有东三省或更,靠近北极圈才用得到吧。当然,标号越小,耐低温能力越强,价格也就越高。
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数值越高说明粘度越高。40说明100℃时运动粘度,标准为12.5mm2/s到16.3mm2/s之间,绝对不是可以在40℃,环境温度之下使用。要知道,发动机在长时间工作后,温度可以轻松,达到100℃,但你们谁见过市面上有100,标号的润滑油?

从润滑效果来说,当然是不粘又不稀最好,但哪个粘度最合适,每辆车的发动机不一样,所以没有统一标准。感觉这么说太不负责任了,为了避免被打,小秘给大家一些建议。

一般来说,家用自然吸气发动机,20就可以带来不错的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养护;而涡轮车,特别是增压Bar数大的,性能压榨犀利的,要选粘稠度稍高的,30起步都嫌小。如果你还喜欢轰油门,拉高转,那就得40到50起步了。

如果是有些年头,的老发动机,因为过度磨损导致缸壁、曲轴连杆之间的缝隙大,造成密封性差,异常震动大等问题,此时也需要高粘稠度的,机油来发挥它的能力了。

当然,汽车用户手册上都会给出,发动机可用的机油型号建议,如果嫌麻烦,可以完全按照手册来。需要提醒的是,自行购买机油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现在市面上的假,机油特别多,而且越是名牌假货越多,千万别贪一时的小便宜哟!


机油定期换,但换的太勤也不好
当然,跟所有物品一样,再好的机油,也有使用有效期。这里的有效期不光,只有时间,我们还习惯了,用公里来衡量,比如5000公里一换,7000公里一换。

看到这里,好多boss可能要,笑话小秘了,矿物机油五千公里,或半年一换,半合成六到八千公里或八个,月一换,全合成一万公里或一年,一换,我们都懂啦,有什么不对吗?
严格意义上来说,什么时候换机油,应该看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就算汽车不动,只要发动机在运转,都算作工作时间。比如堵车的时候,临时停车但没熄火的时候,想想这些情况,是不是经常出现?

那只按公里算,是不是就不准了?再者,发动机的排量大小,带不带涡轮增压,暴力还是温柔的驾驶习惯,也都影响着发动机每分钟,的运转数目,那同样跑五千公里,发动机的润滑效果,机油的使用程度,肯定不一样了吧。
从理论上来说,发动机运转的时间叫,摩托小时,我们应该按照摩托小时来衡量,要不要保养发动机,更换机油。

用于计算摩托小时的仪器称为,摩托小时计,在坦克、装甲车辆、飞机、工程机械等装备设备上,广泛采用,一般现代坦克的摩托小时,只有500小时左右,超过时间就要对整个发动机,进行大修(有没有很高大上的感觉)。

说回到汽车,显然家用车安装摩托小时计,有点大材小用了(关键是成本啊),所以汽车生产厂家们,才会心照不宣的呼吁大家,5000公里就要换机油哟!
但小秘还是忍不住要多,啰嗦几句,机油也是有保质期,和最佳使用期的。有的车主换的太早,机油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就又换新的,这对发动机来说,反而有一丢丢损伤,因为刚换的机油也,要与发动机磨合。

而有的车主一味按照,公里数换机油,明明平常不怎么用车,两年跑了不到五千公里,就认为机油不用换,那过期的机油,对发动机有什么好处呢?
要小秘说,除了看公里数,还应该通过闻机油是否,有酸臭味,看机油是否变黑有杂质,最简单的是用机油试纸等方法,来进行综合判断。

回到关于更换周期的,那个问题,既然大家已经默许了这套,机油更换周期,那就继续执行下去吧。只是希望看过这,篇文章的boss们,下次跟别人探讨,机油的问题时,能成为人群中最靓的仔。

*文中图片部分取自网络 ,如有问题请与小秘联系。


    关注 车主秘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