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创新药”...科创板的他们,为何都选择了浦东?千亿级产业集群“硬核”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导读:科创板已成功,聚集97家上市企业,其中15家来自上海,浦东的公司就占据了9席,科技要素、金融资本正在浦东加速,流动。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记   者丨张赛男

编   辑丨郑世凤
图片来源 / 新华网


浦东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战场,而科创板的推出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科技,创新具有双重的划时代意义。科创板的设立,让浦东建设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两大使命得以完美结合。

2019年3月22日,科创板首批受理公司出炉,注册在上海自贸区的晶晨,股份拿下科创板001号受理批文,科创板的“浦东故事”正式开讲。

如今,翻开科创板上市企业列表,科创板已成功,聚集97家上市企业,其中15家来自上海,浦东的公司就占据了9席,科技要素、金融资本正在浦东加速,流动。

中微公司、安集科技、晶晨股份、心脉科技……这些科创板公司已,成为各自领域的佼佼者。而在这些熟悉的“面孔”背后,浦东两个庞大的产业集聚——“中国芯”和“创新药”也愈发闪耀。


他们都选择了浦东
作为科创板001号选手,晶晨股份在资本市场备受,关注。

实际上,晶晨股份是一家外资,控股的芯片制造企业。不过,实控人钟培峰有着,一颗中国“芯”。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1995年,晶晨股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成立。2003年,钟培峰看到国内芯片,市场的商机,决定回国创业,把目的地选在上海浦东。2017年3月,晶晨股份进行股改,从外商独资变更为中外,合资。

十多年来,晶晨股份逐渐将国外,的半导体技术引入国内,打造本土化战略,如今已成为机顶盒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

钟培峰回国后一年,年过六旬的尹志尧带领硅谷15位资深,的技术和管理同仁,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回国,于浦东创建了中微公司。

十六年来,尹志尧所带领的团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让“上海制造”跻身刻蚀机国际第一梯队。

2019年7月22日,中微公司跻身首批科创板,企业之一。来到资本市场,中微公司的表现同样,令人惊艳,其以170倍的市盈率创出首批科创板,新股发行估值纪录,截至目前,中微公司市值逾,800亿元,位居科创板“探花”之位。

首批尝鲜科创板的,还有同样来自上海,浦东的心脉医疗。这是微创医疗分拆至科创板,上市的子公司,主要从事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

微创于1998年创立于,浦东张江,据心脉医疗,董事长彭博回忆,彼时张江还是一片农田,公司只有两间半办公室,十几个员工。他在公司附近租,了一个很破的房子,条件十分简陋。2004年之后,随着公司产品市场打开,公司发展才逐渐加快。

截至目前,除了上述3家公司,安集科技、聚辰股份、普元信息、美迪西、晶丰明源、乐鑫科技都是熟悉的浦东“面孔”,占了上海地区科创,板企业的半壁江山。

回望浦东开发,开放的30年,这些公司见证了浦东从,一个未开发的荒地成为国际性大都市,自己也逐渐从一粒种子长,成一棵棵大树。


他们为什么选择浦东?


离不开浦东新区政府提供,的科技创新土壤。其对科创中心建设的全力推进,便是一个注脚。

2015年8月,浦东明确提出要“成为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此后,伴随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张江,国家科学城国家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浦东科创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科创中心的建设不是,孤立的,2019年,时任上海市市长应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

左手科创中心、右手金融中心,2018年科创板横空出世,浦东在科创板找到了,两大中心建设的最大交集。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在“2019陆家嘴论坛”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上海是一座具有强大金融,基因的城市。科创板不是简单地增加,一个板块,而是标志着资本市场制度,的创新和成熟,架起金融资本与科创要素,的通道,促进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的联动发展。”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金融学,教授、上交所科创板制度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宗新表示,“从目前科创板实践效果看,科创板推出后总体,有利于创新资源集聚、科创环境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短板’。”

“短板之一就是全球领先科技产业,基础投入相对不足。”张宗新说,科创板搭建了科技创业,与大量资本投入的高效对接平台,以资本市场形态吸引积聚,社会资金,布局聚焦重大战略新兴,产业,为重大科技创新,进行资本赋能,孵化出一批全球性创新型,科技项目,攻克卡脖子‘硬科技’”。

而从资本市场,多层次角度看,张宗新认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有助于实现科创项目融资的,前移过程,从而实现创业资本、风险资本与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之间,的协同一致性,这有助于实现上海“双中心建设”目标。

为精准对接科创板,浦东在科创板开板之前就成立了,科创板专项工作组,对张江、金桥等区域的科创企业,进行集中调研,帮助优质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中赢得先机。

但浦东的目光并不,局限于浦东和上海,而是放眼整个长三角。
图片来源 / 图虫创意


2019年4月,由上交所和浦东新区共同发起,设立的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启用,为科创板注册制提供“源头活水”。

不难发现,从行业分布上看,浦东已上市的科创板公司,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行业尤为集中。

而在这些公司背后,暗藏着浦东更大的“野心”:加速两大产业集群成型。

这从地理位置的分布,可见端倪:金桥、张江成为科创板公司,的大本营。

数据显示,金桥开发区以占地浦东1/50的面积,贡献了超过1/4的工业经济规模。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上海总产值1/3,堪称上海集成电路发展的,高地。

张江的生物医药产业,也是浦东的一张王牌。如今,张江集聚了600多家,生命健康创新企业,超过400个在研药物品种,超过130个项目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根据浦东新区日前发布的产业能级,倍增行动方案,到2025年,浦东将培育形成六个“千亿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包括上述两个产业“中国芯”“创新药”在内,而立之年的浦东还将凭借“未来车、数据港、智能造、蓝天梦”等6个产业朝,2万亿gdp奔去。

浦东何以培育起这一个个,产业集群?据上海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回忆,上海很早就开启,了创新驱动模式。

“上海早在1999年就提出,创新驱动模式,全市聚焦张江,对标美国,做硅谷和中国药谷,这是浦东集成电路、信息软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且这些产业不仅靠政府创造,产业生态促进,而且是资本赋能、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浦东从那时候就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研究最前沿的产业,经过20年的培育,进入集中收获期。”陈炜指出。

“更重要的是,这些产业扎根在浦东,并不是从外面引进来,的成熟企业,产业基础很牢固。同时,浦东很早就意识到,产业链的重要性,抓芯片设计、制造、材料等各个环节。”陈炜说。在他看来,浦东成为科创板的,主阵地并不让人意外,在这样的产业基础之下,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参天大树”。

本期编辑 范家兴




百万读者都在看……

刷屏!王辰院士:别以为已经胜利了,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

中央定调!政治局会议释放重大信号:罕见强调降准降息,首次提出“六保”,对楼市也有定调

确诊超67万,却希望“三步”重启美国!特朗普民调急降,态度大转变:何时复工州长决定


我在看,你呢?


    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