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林:第三章  欲望观

 

第三章欲望观钱穆说:“人身上每一种器官,都代表着人类生命所具有的一种需要与欲望。”[217]的确,人有...



第三章  欲望观



钱穆说:“人身上每一种器官,都代表着人类生命所具有的一种需要与欲望。”[217]的确,人有了身体,也就意味着有了欲望。所谓“欲”,从本意上来说,就是“想要”,即人的耳目口鼻等生理器官想要满足的愿望。欲望本身并没有问题,但由于人的欲望常常膨胀为贪欲,欲望就常常成了人们提升道德和精神品格的障碍和社会纷乱的渊薮,因此也就成人们反省和克制的对象。儒家对待欲望的基本态度是克治省察,这种抑制欲望的态度在宋儒推至登峰造极的地步。虽然其本意并不意味着对人的基本欲望的否定,但其价值取向却是以欲为恶,因而事实上造成了对人的基本欲望的压制。泰州学派的欲望观正是对宋儒这种欲望观在一定程度上的修正。不过,泰州学派的欲望观依然秉承了儒家对欲望省察克治的传统,和宋儒亦无本质上的不同,只是将宋儒以“天理”形式肯定的人欲转变为用“人欲”的途径来肯定。这一转变喻示着他们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但这种差异,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及其后人诠释的放大,成为影响后世的一股力量。泰州学派也因此被世人目为欲望的倡导者,或批评,或引为同调。因此,系统考察泰州学派的欲望观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泰州学派的生命观,也可以廓清一些长期罩在泰州学派身上的迷雾。

一、生生论:泰州学派欲望观的理论基石

宋儒对欲的态度是制欲、克欲,通过制欲、克欲获得对仁的体认。这是泰州学派所反对的。在泰州学派看来,这种做法窒息了人的生机。于是,他们主张遂欲以体仁,并通过阐发儒家生生观中的“遂生”、“畅生”思想为遂欲以体仁的欲望观奠定理论基础。

(一)儒家生生思想略述

儒家的生生思想源于周易。《易》曰:“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218] 又曰:“天地之大德曰生。”[219]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220]可以说,先秦儒家确立了儒家的生生思想。宋儒也讲生生。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讲宇宙生生的结构: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变化而生五行、生万物。其生生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为一气的变化,一气变化而生阴阳,五行和万物,变化乃是生命。气在宇宙的变化,为宇宙的生命,在万物中,为万物的生命,人为万物的最秀,人的生命乃最高,人的生命为中正仁义,即心灵的伦理生命[221] 由此可以看出,周敦颐所讲的生生,最终落脚点是精神生命的生生,而人的生理性生命的“生生”则被限制,这在他的无欲说中得到证明。

朱熹也讲生生。他说:“某谓天地别无勾当,只是以生物为心。一元之气,运转流运,略无停间,只是生出许多万物而已。”[222] 朱熹在强调生生为天地之性上并无特别之处,其生生思想的特殊点在于,他以生生为仁,以仁为天地万物之心,人得天地之心为心,人心故仁。[223]朱熹的生生思想把生生和仁联系起来,使生生为仁的思想进一步为宋明儒学家确立了方向。这一思路被曹端等所继承,也被泰州学者所发挥。

总之,宋儒强调生生,只是强调人心之生生,亦即强调人的道德生命之生长,而感性生命却是检束、克治的对象。而对人的道德生命或精神生命的过度追求,使得宋儒对人的生命处于抑制状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泰州学派重新阐发儒家的生生思想,以焕发被宋儒压抑了的生命活力和生机。

(二)泰州学派对生生思想的阐发

王艮首先以对鳶飞鱼跃的阐发来强调儒家的生生思想。他说:“与鳶飞鱼跃同一活泼泼地,则知性矣。”[224]颜钧也对生生思想有较详论述。他说:“夫生也,天地大生之性。生天地人物,不易不磨之命也。”[225]又说:“人为天帝心,心帝造化仁。是仁惟生,是生明哲。哲有曲致之工,明丽费隐之尽,故曰,自明其理,自哲其哲,脱化化工为圣神,神妙万物而为生,生妙万古无止息。”[226]性,在颜钧看来,是指生生不已。他说:“生生无已曰性。”[227] 因此,在颜钧,生即是性,性即是生生不已。

但是,在泰州学派中,对生生思想阐述得最充分的是罗汝芳。他说:

孔子云:仁者,人也。夫仁,天地之生德也。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而无尽曰仁,而人则天地之心也。夫天地亦大矣。然天地之大大于生,而大德之生生于心,生生之心心于人也。故知人之所以为人,则 人之所以为天。知人之所以为天,则知人之所以为大矣。圣门之求仁也,曰:“一以贯之”,一也者,兼天地万物而我其浑融合德者也。贯也者,通天地万物而我其运用周流者也。非一之为体焉,则天地万物斯殊矣,奚自而贯之能也。非贯之为用焉,则天地万物斯间矣,奚自而一之能也。非生生之仁之为心焉,则天地万物之体之用斯穷矣,奚自而一之能贯,又奚自而贯之能一也,是圣门求仁之宗也。吾人宗圣人之仁以仁其身,而仁天下于万世也。固所以贯而运化之,一而浑融之者也。然非作而致其情也。天地万物也,我也,莫非生也,莫非生,则莫非仁也。夫知天地万物之以生而仁乎我也,则我之生于其生,仁于其仁也,斯不容已矣。夫我生于其生以生,仁于其仁以仁也,既不容已矣,则生我之生以生天地万物,仁我之仁以仁天地万物也,又恶能以自己也哉?夫我能合天地万物之生以为生,尽天地万物之仁以为仁也,斯其生也不息,而其仁也无疆,此大人之所以通天地万物以成其身者也。[228]

由于“仁”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因此要揭示儒家之生生,就必须把生生和“仁”联系起来考察。基于此,罗汝芳首先把“仁”视为“天地之生德”,而且是“生生无尽”。这样在本体论上,罗汝芳重申了儒家理想—“仁”—的生生品格。又由于罗汝芳把“仁”视为人的本质(“仁者,人也”),因而生生也就应是人的基本品质。圣人求仁的“一以贯之”,在罗汝芳看来,就是与生生不息的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体察、合符、赞助其生生之德。人的使命就是把自己的生生之仁和天地万物的生生之仁贯通起来,通过促进万物的生生不已也成就自身的生生不已。很明显,罗汝芳这里所说的“一贯”,一方面容纳了《周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天人合德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涵摄了《中庸》中“参天地赞化育”的思想,具有浓厚的天人合一色彩。以生生言仁,在宋儒已开其端,[229]明儒王阳明也以仁言生生(“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230])。相较而言,罗汝芳的论述最为详备。

总之,从王艮到颜钧、罗汝芳等泰州学者都阐发了儒家的生生思想。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试图通过对生生思想的阐发,彰显儒家顺生、遂性的特质,获得“鳶飞鱼跃”般生机活泼的生命景象。所谓顺生、遂性,其实就是顺应和满足人的与生俱来欲望。因此,从泰州学派对生生思想的重视和不遗余力的阐发来看,它是在为其顺生遂性的欲望观确立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徐春林,男,1968年3月生,江西贵溪人。江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道德与人生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曾主编《鹅湖会语》、《解读生死》(副主编)等书,并在《学海》、《江西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有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和《新华文摘》转载或论点摘登。


    关注 国学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