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李子柒:就在中滩!田园诗一样的生活,你喜欢嘛?

 

川东“李子柒”,落户渠县中滩...





川东“李子柒”,锦铺院和母亲演绎动人民俗

屋外,飞瀑
舍内,留香
只听柴门风吹
只看马嘶犬吠
只闻花开花落
只品古色古香
时间在这里戛然而止
蓑衣斗笠 纺车算盘
石磨风车 竹木陶玉
诉说逝水流年
散落民间民俗的美
经营这美的主人
长发飘飘
桃花源处
与世无争,与母亲一道
精心呵护着这迷人的传统院落
······


在古老的宕渠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的名字叫中滩。在中滩镇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的名字叫锅底坑。在锅底坑边有一个普通的民居叫锦铺院,那里有许多的民俗文化元素,是许多民俗人常去的地方。



这个300平方米的二层楼院子,茅庵草舍座落在小溪的岸边,草青青,水清清;竹翠绿,柳嫩绿。远处青松翠柏环抱的溪塘,清透的水面倒映着农舍的白墙。碎石铺就的小路,青砖砌筑的围墙造就出古朴的景象,让人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石磨、石碓、石缸;木床、木凳、木桌,还有一架木制的古老的织布机;竹篓、竹笠、竹箕,还有一个很大的竹兰盘。竹类、木类、石类的各种器具摆放在小院、厅堂和厨房,这一切就像是一个民俗器具的展览馆让客人们细细观看、品鉴。







主人公是一对母女。母亲郑礼芳48岁,是渠县民俗文化协会会员,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这位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土根”,却自幼热爱收藏与美食,热爱民俗文化,这些年里,30多年里,她曾先后数十次放弃外出挣钱的良机,一直扎根乡里,把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积攒的数十万元钱,全部投入到了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的事业中,“那一架织布机是我去邻乡一位亲戚家收购过来的,我再去晚一步,这织布机就被她们当柴火烧了!”郑礼芳把收集来的近百余件“瑰宝”,分门别类摆放在房前屋后:仿唐宋风格的“生活长廊”古色古香,棕绳栓系的斑竹棍“吊床”,土石堆砌的“火塘”,石桌、石凳、石砚、石缸、石池、门饰、文案、风车、合、升、斗、石、梳子、直尺、算盘、毛笔、笆篓、蓑衣、斗笠、夜壶、首饰、服饰……各类石器、陶器、瓷器、竹制品、木制品、金属制品、纸质品、针织品、丝绸制品、镌刻品每一件器具都钳进过去的时光,令人目不睱接,美不胜收。这些具有浓厚民间习俗,彰显着地域特色的物品,凸显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独特风格。





郑礼芳用传统方式宣传弘扬民俗文化,而她28岁的女儿周琳,网名“琳静的周姨”,是“快手”美食网红,她用现代网络的平台,展示民俗文化的迷人魅力。周琳拥有粉丝175.6万,作品最高点击量达741万次。渠县特产广柑酒、呷酒、手磨豆腐、凉皮、黄花菜、青艾团子等传统美食的土法制作,家乡的湖光山色、民俗风情、田园风光等,都在她的镜头下变得那么诗意唯美。截止目前,她已经在“快手”平台发布224件视频作品,深受粉丝喜欢。她还利用自己的网络影响力热心帮助推销柠檬、柑桔等水果20余吨,让“賨前味”畅销全国、香飘九州。此外,她擅长水墨丹青,锦铺院的设计,物件摆放、墙壁装饰均出自她的智慧和手笔,是美貌与智慧并存“民俗达人和“美食网红”,被称为川东“李子柒”,她俨然成为展渠县画卷、讲渠县故事的美丽使者







青藤飞鸟白马,黄昏落日飞瀑,古朴的锦铺院,春风拂面,更显恬静,美丽。郑礼芳和周琳这对母女,将古老的民俗民间文化与现代网络科技“珠联璧合”,用心、用情,将“互联网+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让锦铺院成为渠县网红“打卡地”,成为促销渠县土特产,帮助农民致富增收的成功网络推销典范,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网络科技有机结合,也是互联网时代,渠县妇女创业就业新领域的成功尝试。目前,锦铺院已被被渠县文联和渠县民协联合授予“渠县民俗文化示范点”,其母女二人纳入渠县妇联女性创业就业数据库。祝愿她们在民俗文化传承和发扬上,在宣传渠县、推动渠县乡村振兴文化发展的道路上锦绣未来,大放光彩。

素材来源:宕渠妈妈家
END
幸福渠县  渠县幸福
有你有我有他

关注我们!
知 晓 渠 县 大 小 事


点个「在看

传递更多正能量


    关注 幸福渠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