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特别策划|我的青春,我爱女排

 

用爱女排的方式致青春,因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传递女排精神,传播运动快乐!

欢迎关注 我爱女排,这里是最优质的排球互动平台。

编者按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是全中国青年的节日。

《我爱女排》特别策划《我的青春,我爱女排》,采访对象跨越几代人,从40年代出生的老奶奶到90后大学生,一代代中国人的青春,都有女排的激励和陪伴,每个人的青春故事里,都有爱女排的情结。

用爱女排的方式致青春,因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张庆坤 40后

退休医务工作者


上学的时候,我一直在学校的篮球队打球,那时每年的寒暑假篮球集训是我现在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后来,我们校队的李世华入选了国家队,我就更加痴迷于体育比赛,只要市里体育馆有比赛,不管多远,我必定骑车去排队买票观看。

再后来,有了收音机可以听中国女排的比赛转播,我每次都是提前等在收音机前,盼望着宋世雄老师的声音响起,认真收听女排比赛。
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我还是一样追随中国女排。那时我最大的愿望是:如果能在电视里看到中国女排的比赛就好了!

我老伴特别理解我对中国女排的热爱,有一天他把从小时候集的好几本邮票册拿去卖了,在一场中国女排关键比赛前,他给家里买了一台电视机!

当时不仅仅全家人,还有很多邻居都来到我家一起观看了那场比赛。时隔数十年后,回忆一起走过的岁月,我和老伴还是不时提起这件事。

当时我最喜欢的女排队员就是郎平,我喜欢读所有关于她的报道,80年代的时候还千方百计地托人请她给我签了一个首日封,保留至今。
我们年轻时,每逢中国女排重要比赛,都是大家聚在一个小小的电视机前观看。比起现在,条件是很艰苦,但是对于我们那代人来说,一回想起年轻时追女排的情景,还是会热血沸腾。

我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鼓励她打排球,看排球。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中国女排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她们也开始学习女排大姐姐,我记得她放学以后,常常自己对着墙垫球到天黑。

女儿知道现场看郎平指挥比赛是我的一大心愿,2016年,她特意请年假陪我到宁波北仑观看了世界女排大奖赛。
(60岁的我和40岁的郎平)


年轻一代的女排运动员中,我最喜欢的是魏秋月。2016年奥运会夺冠以后参加活动,我才有了和魏秋月的合影,之前我曾经在电脑上把我跟女儿合影的头像换成魏秋月,看她就像看着自己的女儿,怎么看怎么喜欢。
让我感到特别欣慰的是中国女排拼搏向上的精神就这样有了代代传承,如今我的外孙子也看女排比赛,也随之激动受之激励。

我已进入杖朝之年,让我回忆青春实在是太遥远的事情。但是想起中国女排,它一直就在我身边陪着我过了这一辈子。


7749 60后

驻外工作人员
我的名字“7749",就是山的海拔高度。

出生于60年代的我,和很多那个年代的球迷一样,是从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时起,开始了解和喜欢上这支荣誉之师的。

那年我正在大学读书,中国女排在世界杯赛上7战全胜夺得冠军,我们的校园为之沸腾,袁伟民和郎平的名字自此便深深刻在了我的心里。

1990年起,我开始长期驻外工作,足迹遍布中东、非洲和东南亚。

那个年代我们的驻地国都是欠发达国家,资讯并不发达,要想获取体育、甚至中国女排的消息是非常困难的。记得当时援外的教练从国内过来,会带来近期出版的《新体育》杂志,《新体育》就成为了我的精神食粮,不但从头看到尾,有些文章甚至会读好几遍,人家教练开玩笑说我比他们还热爱体育。
现在条件好了,驻外的工作人员一年就可以回国休假一次,90年代则是两年才能回国一次。每次回国其实只有20来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不过我还是固定挤出时间去到单位的阅览室,翻阅近期的中国体育报和《新体育》杂志,来查找所有和女排相关的信息。后来中央台有了体育频道,每次回来,只要有时间,我每天几乎是从头看到尾。

前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我爱女排”公众号,在国外能看到这么贴近女排的报道,真是如获至宝,从此每天等着公众号推送,关注女排的动态。
当年我就有个愿望,如果能在现场看一次中国女排比赛该有多好,但在当时是个奢望。2013年郎导再次执教中国女排,我就想着一定要看一场她指挥中国女排的国际大赛。

但是每次都不凑巧,中国女排比赛期间我都在国外。驻外的条件有限,所有的奥运会我都没看上。记得2016年,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赢了巴西后,我马上买了一张机票回国休假,下了飞机得知她们半决赛赢荷兰进决赛了,我激动得不得了,终于能看到最后一场决赛了!

2018年世锦赛,因为各种原因,我的愿望还是没能实现。去年世界杯,我终于全程跟随中国女排观看了世界杯的比赛,并现场见证了球队夺冠,和中国女排一起高唱国歌、目送国旗升起,那种感觉太幸福了。


须聪 70后

麦当劳中国首席市场官


我小时候,上海没什么小学有像样的操场。我们的体育课,一般是跳绳、仰卧起坐,偶尔测验一个60米还要到门口的马路上去借道。

那时候也没什么娱乐。四年级那一年,黑白电视机里最大的事件是追随中国女排在日本征战。一夜之间全国人民都跟着宋世雄老师学会了四号位扣杀、上手飘球。

在那些一分一分拼来的惊心动魄里,我认识了袁伟民,这个功勋教练几乎没有什么大喜大悲的表情,只有宠辱不惊的镇静和坚毅。我记得决胜一役直落两局冠军在握后又连丢两局时他”输了会后悔一辈子“的训话,我记得拿下比赛后全队抱头痛哭庆祝时他仍然埋头不慌不忙写完最后一行比赛笔记。

“我们胜利了!”随着宋世雄老师的解说词,举国沸腾。在那个很需要精神的年代,我忽然明白,这,就是体育。
后来,关于女排的文学作品风靡全国,我几乎每一本都看过,知道了女排的崛起源于周恩来总理请来了东洋魔女的教头大松博文。他写了一本书,叫《战胜自己》,他认为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极限。他带来的近乎残酷的训练方式在袁伟民带领的漳州一代的女排得到了极致的发挥。

假如你看过陈可辛电影的那张海报,你会理解女排的故事所带来的震撼。

在这些带血带泪的故事里,我爱上了排球。
从那之后的学生时代我一直是业余球员。我们模仿女排的训练方法,反复练习从12比14的落后分开始打,扛着压力一分一分扳回赛点。

那些在水泥训练场上一起摸爬滚打过的队友,成了一生的好朋友。一个集体对抗项目中患难与共的永不放弃,是给我们一生的礼物。

我的工作和排球没有什么关系。而回顾我的职业发展,在每一个曾经的挑战面前,只要心里闪回球场上那个12比14的计分牌,就没有什么不可战胜。

Never give up.
时光荏苒,81年那一茬燃烧过青春的队员都老了吧,那个看你们夺冠的小学生也早已不再年轻。

我还是一如既往地追着女排的比赛,每次看到郎平指导站在场边气定神闲运筹帷幄,我都会想到81年的袁指导。
我很庆幸,因为你们,我爱上了排球。


沙拉 80后

体育记者
幼儿园时看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小鹿纯子。

我站在椅子上,把气球抛到空中,跳着去扣球,一边扣一边大喊“晴空霹雳”、“幻影旋风”!

我还要求妈妈给我扎小鹿纯子辫子,觉得自己美得冒泡泡,是整个幼儿园“最靓的崽”。后来,这个发型陪伴了我很多年。
我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通过电视机观看女排比赛。

孙玥是我第一个喜欢的女排队员,原因特别简单:她长得好看,扎着小鹿纯子辫子,我觉得特别亲切。她发球之前,会习惯性地深呼吸,把刘海都吹起来了,可爱极了。当然,她的实力也很强,是当年中国女排最好的主攻手。
我对体育项目还挺“博爱”的,除了排球之外,我还喜欢体操、艺术体操、跳水等“美”的运动。

莫慧兰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运动员,她眨巴着大大的眼睛,像洋娃娃一样可爱。我还给莫慧兰写了首诗寄到《新体育》杂志社,被编辑马老师(对,就是你们熟悉的马寅老师,都是缘分)润色后发表了,那叫一个激动啊!

最初喜欢体育时,我也梦想过当奥运会冠军,不过,那也只能是个梦了。怎样才能站在离体育明星最近的地方呢?当体育记者!这是我的第一个职业理想,很幸运,梦想成真了。
我的人生确实也因为喜欢女排而改变。

两年前的此时,我正在欧洲留学,突然接到马老师电话,问我能不能第二天一早飞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去采访女排欧冠总决赛,朱婷所在的瓦基弗银行队是冠军的有力争夺者,但是其他记者都没有办下来罗马尼亚入境签证。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那种感觉很奇妙,前一天傍晚我还在大学的图书馆里为下周的毕业考试紧张复习,第二天就站在了欧冠总决赛现场。

最终,朱婷,这个只身闯荡欧洲职业排坛的中国制造世界第一主攻手,和队友们一起站上了冠军领奖台。听到排球被她扣在地上的“咚咚”声,突然很想哭,觉得那好像我的心跳声!

就是那一次火线救急,让我和“我爱女排”结缘。感谢宇宙的安排!
我作为排球专项记者去采访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见到了特意来为中国女排加油助威的孙玥,她还是那么高挑、美丽,一笑就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

在孙玥下榻的酒店,我对她进行了专访。我们聊了很久很久,聊她参加1998年曼谷亚运会苦尽甘来的经历,聊她经郎导引荐征战意大利女排职业联赛时的趣闻轶事……说到当年和郎导告别的动情处,孙玥忍不住流泪了,我的眼眶也红了。

那次采访中,有一刻我觉得自己的灵魂抽离了出来,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电视机前为孙玥鼓掌的小女孩。我很想对她说:“快点儿长大吧,一切,都比你想象得还要好呢!”


橘子 90后

护士
说来有些遗憾,我的青春里,排球其实是基本缺位的,直到2016年,踩着青春尾巴的我才算正式“入坑”。

小时候,我对中国女排关注得不多,比较有印象的就是郎导了,她是我父母那一代人的偶像。我那时长得还算高,隔壁有个喜欢郎导的阿姨经常说我应该去学打排球,现在想想有点后悔,或许真应该去学学的。

2016年我大学毕业找工作,在坐火车去另外一个城市面试的路上,用手机看到了里约奥运会决赛和颁奖仪式,才迷上了中国女排。在那之前,我的偶像基本上是娱乐圈的,比如SHE、周杰伦、胡歌等,中国女排是我喜欢的第一个体育团体。
橘子(后)和同事们完成抗疫任务后,庆祝自己的隔离期结束

刚开始我不太懂排球,总是特别关注得分多的球员,而朱婷又非常出色,所以我最喜欢的球员自然是她了。球场上的朱婷很飒、很霸气,扣球的姿势又特别帅,加上中国女排特有的精神力量,这比起娱乐圈里的那些人,给我的震撼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工作后我成了一名护士,在半夜利用调休时间看朱婷的比赛成了我业余时间最大的乐趣。以前有空就看电视剧,现在是有空就看比赛。我的微博超过一半都和朱婷有关,并在网上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感觉生活充实和有趣多了。

我为排球做过的最疯狂的事,是下夜班后直接坐早晨头班飞机去现场看比赛,去年的VNL南京总决赛和绍兴世俱杯,我都是这样看的。尤其是世俱杯,我下夜班后一个小时没睡,清早直接去了机场,一天看了四场比赛都没太觉得困。
年轻时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大学老师,找工作时我却改变了想法当了护士,能有机会救死扶伤,我觉得也是一种幸运。看排球让我懂得,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有拼搏才会有胜利。

今年春天,我从青岛来到武汉,作为援鄂抗疫医疗队的一员,在武汉一家医院的重症病区工作了两个月。工作强度很大,有时的确感觉比较累,但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想朱婷,想想女排精神,告诉自己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苦尽甘来。我把朱婷写在防护服上,在微博上引起了许多人的关心和鼓励,后来还获得了朱婷的签名球衣,更是令我惊喜万分。
我想,这就是中国女排对我人生最大的改变。如果时光能倒流,让我回到20岁,我会对刚上大学的自己说,除了好好学习,还要更早一点认识中国女排。那样的话,我的大学青春一定会更加充实和精彩。

“我爱女排”公众号原创

内容转载须经授权

图片来自网络

联系方式:welovevolley@126.com

(编辑:沙拉、Anastasia)
还没关注“我爱女排”?精彩不容错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关注 我爱女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