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吃,都留给你”被牺牲感绑架的孩子,一点也不快乐

 

爱孩子,不是过度牺牲自己,让他们在负担中成长,而是让孩子无忧无虑的做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家长专题
让自己先成为“优等家长”
父母堂


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做父母的就想着把最好的一切都留给他们。

有的家长不惜委屈自己,为孩子付出所有,但是这种“过度付出”,有的时候却并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

轻则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从中承受着压力,重则会把孩子养成“白眼狼”,将家长的付出视为理所应当。
1
 想把最好的

 都给孩子

前段时间,豆瓣上有这样一条帖子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父母买了一箱车厘子后,自己舍不得吃,专门省下来给自己的孩子,但是这一行为,却让孩子感受到了负担。
在发帖人看来,在食物中,表达爱的最好方式是:一起分享。而父母这样的行为,虽然是爱自己的表现,但过度的给予,也让自己感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在这篇帖子下面,不少网友也表示,自己和发帖人有同样的困惑:

@光盘终结者:

我爸也是,出去吃干锅虾,虾只给我和我妈吃,自己不吃,干锅虾能值多少钱。

@滴滴嗒嗒吹喇叭:

经常因为这个跟我妈我爸生气!我知道他们心疼我,但是我心里真的不好受,又不是吃不起。

@果汁糖:

买了榴莲我妈总是只吃一小块剩下的都留给我,明明她也很爱吃的。

@Joe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给我的时候我就知道,然后我就内疚以及心疼,可是我并不想让他们这么做。

在这些网友看来,他们深知父母这样做的原因是爱,但是这份爱太过沉重,让他们难以喘息。
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爱孩子的本能,驱使自己把最好的都留给他们,不惜委屈自己,有的人甚至为此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中科院曾经有一组数据统计:82%的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已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但这些“牺牲型”的家长,绝对想不到,自己的过度付出,非但不能让孩子拥有更好的人生,反而会给孩子的未来以及亲子关系带来危机。
2
 父母过度牺牲

 的后果

黄执中曾经在《奇葩说》中,讲过一个“妈妈吃鱼头”的故事:

有个妈妈,每次吃鱼的时候,都是把鱼肚子肉留给孩子吃,自己吃鱼头。

但在她临终前,她告诉自己的儿子:“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吃鱼头。”

黄执中说:小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我觉得母爱好伟大,但是长大后,我却觉得这个儿子太难了。

妈妈用自己堆积了一辈子的委屈感,让孩子的余生都活在内疚之中。
而且当孩子内疚到一定程度,他们便会开始排斥父母,对父母产生抗拒的情绪。

就像《小欢喜》中,身为单亲妈妈的宋倩(陶虹饰)为了给女儿英子一个更好的未来,不惜辞去高薪工作,一门心思扑在女儿身上。

每天起早贪黑地买菜做饭,照顾女儿的起居,宋倩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英子,妈妈最爱的人就是你。”

但是宋倩的这种自我牺牲,却换来女儿歇斯底里的呐喊:

“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当孩子觉得自己无以回报父母的牺牲,亦或者是难以同等回报父母的付出时,这种内疚感便会升级未愤怒,激化亲子之间的矛盾。
还有的孩子,因为习惯了父母的过度牺牲,无视父母的辛勤付出,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还记得,前两年轰动一时的“留学生机场弑母”案吗?

24岁的汪佳晶,在日本留学5年期间,从未勤工俭学,每月张口找母亲要7000元生活费。

母亲为了满足孩子,四处举债,实在拿不出钱后,汪佳晶竟然在机场怒捅前来借机的母亲九刀。
导致这个24岁的巨婴如此做的原因,与他母亲的无条件牺牲,与无底线付出紧紧相连。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Ta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父母过度的牺牲,真的不是爱。
3
先爱自己

 再爱孩子

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母亲进化论》的作者苏兹·卢拉曾说:

“为人母者一定要学会一件事,那就是自我关怀。”

我有一个发小,从小到大都是非常优秀的存在,成绩优异,独立自主,很会照顾别人的感受,但绝对不会为了别人而委屈自己,是个特别有主见的人。

我们一直都很好奇,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拥有这样的生活态度,直到偶然间去她家做客。

当时正巧赶上他们家吃饭,我记得,当时饭桌上有好几道菜都是发小平时不怎么喜欢吃的,尤其是西兰花,是她最深恶痛绝的。

当我好奇地询问她时,她告诉我:

“我是不喜欢吃,但我爸妈喜欢啊。”

在她们家的饭桌上,从来不会只有她喜欢吃的东西,永远顺应一家三口的口味。

据发小说,她的父母不会因为她喜欢吃什么,就把所有的都留给她,也不会因为她不喜欢吃什么,就改变自己的口味去迎合她。
她的父母,从来没有因为她而委屈过自己,在照顾她的同时,从来没有忽视过自己的需求,发小也正是从他的父母身上学到了这一点。

人们常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这句话放到亲子关系中,也十分受用。

因为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对自己足够关爱,孩子也会逐渐习得这种能力。

爱孩子,不是过度牺牲自己,让他们在负担中成长,而是让孩子无忧无虑的做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 END --
推荐阅读
实事专题:“穷爸爸”养出5个博士1个硕士,这样的“人才魔术师”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教育专题:“因为讨厌你,所以变成你”:如何不再重复父母的人生?

你“在看”我吗?


    关注 父母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