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破圈取悦年轻人?不,它在拥抱表达者

 

如题...



你眼中的B站是什么样?

二次元爱好者圈地自萌的追番天堂?鬼畜文化盛行的弹幕网站?学习新知识的技能平台?

以上答案都对,但不全对。

昨晚,B站的五四青年广告刷屏了。

这应该是B站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拉新广告,颇具共情力和感染力。看完后,你我可能会更新对B站及B站用户原有的偏见或认知。

或许还会被其圈粉。

B站这场演讲其实剪辑了两个版本,央视版昨晚在央视「新闻联播」前的黄金时间播出,网络版随后投放在朋友圈,然后直接刷屏了。

来,我们重新认识下B站。

央视版

网络版

文案:
那些口口声声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看你们
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们  满怀羡慕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科技繁荣 文化繁茂 城市繁华
现代文明的成果 被层层打开
可以尽情地享用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  学习一门手艺  
欣赏一部电影 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很多人
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很多人在童年 就进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
 
人与人之间的壁垒被打破
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 
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
选择的权利
你所热爱的  就是你的生活
 
你们有幸 遇见这样的时代
但时代更有幸 遇见这样的你们
 
我看着你们 满怀敬意
向你们的专业态度致敬
你们正在把传统的 变成现代的
把经典的 变成流行的
把学术的 变成大众的
把民族的 变成世界的
你们把自己的热爱 
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  
分享快乐的事业
 
向你们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
而内心强大的人 
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
 
向你们的大气致敬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
更年轻的身体 
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有一天我终于发现
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
你们也在启发我们 
怎样去更好的生活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应该看看你们
就像我一样
 
我看着你们  满怀感激
因为你们 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
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
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因为你们 
这世上的小说 电影 音乐所表现的青春
就不再是忧伤 迷茫  
而是善良  勇敢  无私  无所畏惧
是心里有火  眼里有光
 
不用活成我们想象中的样子
我们这一代人的想象力 
不足以想象你们的未来
 
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
那么 
奔涌吧 后浪
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这场在五四献给新一代的演讲,除了何冰声情并茂的演绎外,有两点我认为做得很不错。

其一是演讲主题概念充满张力演讲是奔拉新去的,B站想拉什么新用户?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B站是年轻人聚集的亚文化社区,那它要招纳的用户自然全是年轻人。事实并非如此。

在2019年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B站董事长陈睿表示,过去三年B站的主流用户群体已从90、00后为主逐步扩展到80后,甚至70后也逐渐成为B站用户。陈睿还透露,B站2019年第一季度新增用户的平均年龄是21.5岁。

这意味B站不再只属于小众群体,它正成为一个老少咸宜的主流平台或泛青年的文化社区。

也就是说,B站拉新不会只局限年轻人,而是所有对B站的社区文化和知识感兴趣的人。

因此,我们回头看它的演讲主题概念,会发现它借助五四青年的热点,巧妙打了张感情牌。

它没有用“Z世代”(在1995到2009年出生的人)这种从年龄界定新一代范围的名词,没用“年轻人”这种缺乏情感张力的称呼,更没用“后生”这种居高临下的指代,而是选择了“后浪”。一个宽泛、平等、充满力量的称呼。演讲最后有一句文案—
奔涌吧
后浪
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我以为,B站是想借“后浪”这一主题,向所有心里有火,眼里有光的人抛出橄榄枝:后浪无关年龄,在知识和文化河流里,只要心存渴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奔涌向前的后浪。写到这我突然想起,我看到我朋友圈很多80后在分享这条广告,这说明每个热血未凉的人,都还觉得自己仍是后浪,不是前浪。

其二是广告文案具备普世性和共情力。

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平台是豆瓣、知乎和B站,它们的拉新广告策略不尽相同。

豆瓣几年前推出的“我们的精神角落”,广告高冷晦涩,自带豆瓣特有的文艺基因。

知乎近些年推出的拉新广告,让人觉得好像是百度知道的广告,丢掉了知乎该有的气质。

与豆瓣和知乎不同,B站这条拉新广告在消解自身小众基因的同时,也保留B站独有调性。

有一点你可能你注意到了,文案特别规避了二次元文化和鬼畜元素,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新一代对知识的渴求和自我表达上。

这种渴求和表达,不只是新一代专属的特质,也是每一代人共有的特质。

这便是普世性。

文案做到普世性不难,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说大众都爱听的话就行。难得是共情力。

共情力,正是B站这场演讲的闪光点。

文案以上一代的口吻,对新一代的行为,特别真诚地报以羡慕、认同和赞赏。

羡慕新一代的求知机遇—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向往新一代的自由探索—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一门手艺
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很多人在童年就进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于自己喜欢什么
不喜欢什么
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
选择的权利
你所热爱的
就是你的生活


赞赏新一代的创造力—
你们正在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
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
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
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
你们把自己的热爱
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
分享快乐的事业
B站的原住民会认同这些话,因为他们确实在践行这样的社区文化:在B站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文化信仰,并满怀热情表达、创造新流行。

罗翔在B站破圈走红
像我一样的B站路人会被这些话感染,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骨子里都渴求新知,希望变好。

总体来看B站这场演讲,其本质是用充满张力与共情力的文案,塑造动人的自我认同感。

这种自我认同感并不鸡汤,它是我们行走于世的底气和坐标。诚如王小波所言,青年人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知乎上有人评价豆瓣和知乎最大的差异,说它们所激发的身份认同不同。用一种理想身份来表示,豆瓣是文艺青年,知乎是思想者。

那么,B站激发的理想身份会是什么?

我觉得应该是:表达者。

在面对自己热爱的事物时,每个人都有充沛的求知和表达欲望。今天我们能坐享数之不尽的知识财富,正是归因于前浪们的表达。

在B站,UP主用视频作品表达,看视频的用户用弹幕表达,这种开放的交互表达,让彼此找到同好,知识得以流动,文化得以传播。

有人批评B站这场演讲在谄媚迎合年轻人,我觉得不是这样,它是拥抱年轻的表达者。

这种年轻,可能是生理年龄上的年轻,也有可能是心态上的年轻。

84岁的老教授在B站当UP主
B站演讲最后有一句话:和1.3亿B站年轻人一起表达自我,拥抱世界。



透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B站想要转型到一个更开放的主流文化平台的决心。

它需要更多表达者加入,充实内容生态。

而经历这次站外刷屏,伴随着大量新用户涌入,可能有人担心B站变了,不再是小破站。

事实上,B站一直在求变。

B站一开始,内容还只围绕ACG(动画、漫画、游戏)展开,主页只有动画、音乐、游戏娱乐、合集、新番连载六个版块。

如今B站已扩展到20个版块,7000个细分圈层,你能想到的领域,B站几乎都涉及到了。

这种变化,我认为是好的。

B站连年亏损,能一直存活下来,是因为B站的潜力不可限量:良好社区文化和学习氛围,让B站拥有非常粘性的内容吸引力。



因此,B站从二次元爱好者圈地自萌的小圈子,到拓展圈层,形成多元、丰富的内容生态,再到现在逐渐成型的泛青年文化社区。

这是存活需要,也是平台自然发展需要。

我们与其纠结B站变与否, 倒不如充分利用。

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有一段经典开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

用这句话来形容我们这一代从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原住民,无疑也是贴切的。

与父辈相比,我们没有享受到财富的红利,却意外坐拥精神和文化上的富矿,只要愿意去学,互联网到处流淌着知识财富。

B站,就是这座“富矿”之一。

这个时代到处都是唾手可得的知识。我们恰逢其会,不要辜负这个时代。
创意广告坊
一个想让你看广告
和读书的广告博主
崇尚阅读与跑步
相信细水流长的努力
以及一切自律的自由
微博@十句文案
个人微信:zhiyu0604
关注公众号可看
100句文案
最近书单
杜蕾斯创意





“在看”亦是赞赏


    关注 创意广告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