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前浪是怎样寄语后浪的?

 

百年前的前浪们是如何寄语后浪的?...





编者按:

“奔涌吧,后浪。

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怪,因为我们小时候就知道这么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但是在现实社会,前浪早已取得国家发展的红利,占有社会顶层的资源,他们高高在上,俯视后浪。后浪却只能仰望前浪——祈祷前浪不要再涨房租。

早在半个世纪前,青年李敖就发出质疑,“站在一个青年人的立场,我所关心的是:第一、从感觉上面说,老年人肯不肯交出这一棒?第二、从技巧上面说,老年人会不会交出这一棒?第三、从棒本身来说,老年人交出来的是一支什么棒?我担心的是,老年人不但不肯把棒交出来,反倒可能在青年人头上打一棒!”

历朝历代,世界各国,前浪都免不了要寄语,或者说是教育后浪,那么,在一百年前的中国,那些声名遐迩的前浪们又是怎样寄语后浪的?

一、蔡元培——不要轻易罢课
五四运动过去一年之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对于学生运动做了冷静的反省。他认为学生罢课去参与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各界人士也都渐渐注意国家的重要问题。学生们“知道政治问题的后面,还有较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他们努力实行社会服务,如平民学校、平民讲演,都一天比一天发达。这些事业,实在是救济中国的一种要着”。但是学生罢课付出的代价却是学术上的效能。更可怕的是,那些学渣以后会以救国救民为借口,心安理得的翘课。所以,蔡元培寄语青年们,不要再轻易罢课。可见,蔡元培对于学生运动的看法与胡适基本相同。
蔡元培:

学生对于政治的运动,只是唤醒国民注意。他们运动所能收的效果,不过如此,不能再有所增加了。现在学生方面最要紧的是专心研究学问。试问现在一切政治社会的大问题,没有学问,怎样解决?有了学问,还恐怕解决不了吗?所以我希望自这周年纪念日起,前程远大的学生,要彻底觉悟:以前的成效万不要引以为功,以前的损失也不必再作无益的愧悔。……打定主意,无论何等问题,决不再用自杀的罢课政策。专心增进学识,修养道德,锻炼身体。如有余暇,可以服务社会,担负指导平民的责任,预备将来解决中国的——现在不能解决的——大问题,这就是我对于今年五月四日以后学生界的希望了。
二、胡适——我们要想造一个“少年的中国”
五四运动时期,年仅28岁的胡适已经是北京大学教授。当年,他在清华用一场精彩的演讲诠释了他心中的“少年中国”之精神。在演讲中,胡适期望青年们应该学习科学的方法、实验的态度,要培养批评的精神,冒险进取的精神,以及社会协进的观念。最后,胡适以《荷马史诗》中的一句为演讲作为少年中国精神的总结: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如今我们回来了,你们看便不同了!)
 


胡适:

少年中国的人生观,依我个人看来,该有下列的几种要素:第一须有批评的精神。一切习惯、风俗、制度的改良,都起于一点批评的眼光。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习俗,都最容易陷入机械的习惯,到了“机械的习惯”的时代,样样事都不知不觉的做去,全不理会何以要这样做,只晓得人家都这样做故我也这样做。这样的个人便成了无意识的两脚机器,这样的社会便成了无生气的守旧社会。我们如果发愿要造成少年的中国,第一步便须有一种批评的精神;批评的精神不是别的,就是随时随地都要问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第二须有冒险进取的精神。我们须要认定这个世界是很多危险的,是不太平的,是需要冒险的。世界的缺点很多,是要我们来补救的;世界的痛苦很多,是要我们来减少的;世界的危险很多,是要我们来冒险进取的。俗语说得好:“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我们要做一个人,岂可贪图自在;我们要想造一个“少年的中国”,岂可不冒险。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大舞台,我们既上了台,便应该老着面皮,拼着头皮,大着胆子,干将起来;那些缩进后台去静坐的人都是懦夫,那些袖着双手只会看戏的人,也都是懦夫。这个世界岂是给我们静坐旁观的吗?那些厌恶这个世界,梦想超生别的世界的人,更是懦夫,不用说了。

第三须要有社会协进的观念。上条所说的冒险进取,并不是野心的,自私自利的。我们既认定这个世界是给我们活动的,又须认定人类的生活全是社会的生活,社会是有机的组织,全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全体。社会的活动全是互助的,你靠他帮忙,他靠你帮忙,我又靠你同他帮忙,你同他又靠我帮忙;你少说了一句话,我或者不是我现在的样子,我多尽了一分力,你或者也不是你现在的这个样子,我和你多尽了一分力,或少做了一点事,社会的全体也许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便是社会协进的观念。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把人人都看作同力合作的伴侣,自然会尊重人人的人格了。有这个观念,我们自然觉得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和社会有关,自然不肯为社会造恶因,自然要努力为社会种善果,自然不致变成自私自利的野心投机家了。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批评的、冒险进取的、社会的人生观。
三、鲁迅——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
五四时期的鲁迅,对中国的现状异常悲观、绝望,“社会上毫无改革,学术上没有发明,美术上也没有创作;至于多人继续的研究,前仆后继的探险,那更不必提了”。他把革新的希望寄托于青年,“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因此,他寄语年轻人,不要在意那些守旧势力的冷言冷语,否则整个中国的空气将从此彻底萎缩腐败,以至老死。



鲁迅:

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尼采说:

“真的,人是一个浊流。应该是海了,能容这浊流使他干净。

“咄,我教你们超人:这便是海,在他这里,能容下你们的大侮蔑。”(《札拉图如是说》的《序言》第三节)
四、陈独秀——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
1915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发表《敬告青年》一文,认为人类社会与人类身体机能一样,都存在新陈代谢的现象。一个社会要想维持健康的状态,就必须时时刻刻革旧立新。而这一切都依赖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事实上,《敬告青年》一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

▲影视剧中的李大钊(左)与陈独秀(右)
陈独秀:

呜呼!吾国之青年,其果能语于此乎?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华其发,泽其容,直其腰,广其膈,非不俨然青年也,及叩其头脑中所涉想、所怀抱,无一不与彼陈腐朽败者为一丘之貉。其始也,未尝不新鲜活泼,浸假而为陈腐朽败分子所同化者有之,浸假而畏陈腐朽败分子势力之庞大,瞻顾依回,不敢明目张胆作顽狠之抗斗者有之。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

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非太息咨嗟之所能济,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决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利刃断铁,快刀理麻,决不作牵就依违之想,自度度人,社会庶几其有清宁之日也。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六条条文内容略)
五、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1900 年,流亡海外的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公开发表《少年中国说》一文,正式为“少年中国”相关论述张目。自晚清以来,有识之士对新中国的追求,不断的在老少新旧间瞻前顾后,依违挣扎。而少年中国论述的出现,取鉴于日本,强调以新去旧,以少代老,其老少抗争的态势,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以老化少,老少相继。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的最后一段寄语青年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梁启超: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地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彊!
六、严复——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
五四运动期间,严复忧心忡忡,他担心年轻气盛的学生们会制造出新版的曹州教案和义和团运动,招来八国联军那样的大祸。国家之间的事务太复杂,他不信十几岁的青少年能真正理解。两年后,严复因病去世,他的遗嘱虽然是写给自己的子女的,但实际上,也是写给所有的中国青年的,他的睿智和大师情怀令人动容。
严复:

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

须知人要乐生,以身体健康为第一要义。

须勤于所业,知光阴时日机会之不复更来。

须勤思,而加条理。

须学问,增知能,知做人分量,不易圆满。

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已轻群重,更切毋造孽。

审能如是,自能安平度世。即不富贵,亦当不贫贱。贫贱诚苦,吾亦不欲汝曹傲之也。余则前哲嘉言懿行,载在典策,可自择之,吾不能缕尔
七、李大钊——青年呵!速向农村去吧!


李大钊始终鼓励青年从具体的实践出发,思考中国的现状与未来。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李大钊于在《晨报》发表文章《青年与农村》,号召知识青年深入农村,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只有彻底改造农村,才能彻底改造中国。青年要以坚韧的精神面对革命中的困难,要“速壮励其气力,作来者之前驱,以有用之才,开自然之利,为国民生活辟一新径路”。
  
▲李大钊与《晨钟报》同仁在北京中央公园合影
李大钊:

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我甚望我们中国的青年认清这个道理。

俄国今日的情形,纵然纷乱到什么地步,他们这回革命,总算是一个彻底的改革,总算是为新世纪开一新纪元。我们要晓得,这种新机的酝酿,不是一时半刻的功夫,也不是一手一足的力量。他们有许多文人志士,把自己家庭的幸福全抛弃了,不惮跋涉艰难的辛苦,都跑到乡下的农村里去,宣传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道理。有时乘着他们休息的时间和他们谈话,有时和他们在一处工作,一滴血一滴汗的作他们同情的伴侣。有时在农村里聚集老幼妇孺,和他们灯前话语,说出他们的苦痛,增进他们的知识。一经政府侦知他们,或者逃走天涯,或者陷入罗网。在那阴霾障天的俄罗斯,居然有他们青年志士活动的新天地,那是什么?就是俄罗斯的农村。

我们中国今日的情况,虽然与当年的俄罗斯大不相同,可是我们青年应该到农村里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作些开发农村的事,是万不容缓的。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去开发他们,使他们知道要求解放、陈说苦痛、脱去愚暗、自己打算自己生活的利病的人,除去我们几个青年,举国昏昏,还有那个?

······

青年呵!速向农村去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那些终年在田野工作的父老妇孺,都是你们的同心伴侣,那炊烟锄影,鸡犬相闻的境界,才是你们安身立命的地方呵!
 
注:因篇幅有限,只得截取部分段落。

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谁会“叛清”|历史系社交指南|学术名利场|抗日神剧|免费用知网|白帝城托孤阴谋 |消失的西康|到底东几省 |”绿帽子“|历史题能有多难 | 苦逼帝王 |蒙古族发迹史| 帝王怕什么 |刘备败在哪|历史书单

-- 审核 喵大大 | 排版 汤圆 --


    关注 历史研习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