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我戒掉了朋友圈”

 

8~12岁是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家长们一定要做到正确教育。...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作者:
默娜·B.舒尔博士&特里萨·弗伊·迪吉若尼莫
点击下方音频,放下手机
听水木君为你解读这本书
点击音频,边听边读
很多父母都觉得在孩子青春时期的管教很重要。其实在孩子8到12岁,当他们进入青春反叛期之前,才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孩子身体、行为、情感和社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如果这个时候父母用了正确的方法去管教孩子,那么当孩子过渡到青春期就不会那么叛逆了。懦弱内向的孩子会变得勇敢开朗,脾气大、攻击性强的孩子也会变得平和可亲。

那么我们要怎样去做才能培养出一个快乐自信、社会适应能力强、情商高的孩子呢?美国儿童心理学教授默娜·B.舒尔博士,她为家长和老师们设计了一套“我能解决问题”的训练计划,用来改善8到12岁孩子的行为模式。她根据这项研究写成书籍《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在书中舒尔博士详细具体的介绍了“我能解决问题法则”,以及这个法则运用于8到12岁孩子身上的方法和效果。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打开书籍,了解并熟练掌握法则,在生活中去运用。从而让我们的孩子拥有高情商,培养他们拥有自己解决问题的高级技能。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技能?


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交不到朋友、变得早熟、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或者害怕自家孩子成为其他孩子暴力行为下的受害者。

很多孩子担心在学校里受到欺负,他们不想面对压力,内心非常想保护自己。

针对父母和孩子的担忧,舒尔博士发现在孩子8到12岁之间,如果家长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所担忧的这些事情就都不会出现。

为什么一定强调要在孩子8岁到12岁之间去培养呢?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反叛之前的一个重要时期,介于童年早期与青春期之间。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经历了生理、人际交往、情感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迅速变化,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家长管教孩子的一个最好契机。

父母在这个时期正确养育孩子,将会让他们增强社会能力,拥有高情商。在学校里能够做到与其他同学更好地相处,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

舒尔博士经过研究发现“我能解决问题法则”对孩子很有帮助。在引导孩子学会这个法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我能解决问题法则”有五个实施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理解别人的感受和看法,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第三个步骤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第四个步骤是能考虑到结果,最后一个步骤是会分步计划。

大多数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的,甚至是健康的,有些冲突对于孩子的成长其实是很有益的。父母们要做到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孩子的行为。

在处理问题方面,孩子们也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有一个10岁的男孩子,他的名字叫尼古拉斯。他在学校里很受同龄人的欢迎,在学校学习期间,有很多同学想让他加入到功课互助小组中去,放学后也有很多孩子找他玩儿。因为他8岁的妹妹,他偶尔会发脾气。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他能够控制自己的脾气。

莎拉是一个11岁的女孩,她特别想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但经常被人家拒绝。因为在平时与同学的日常相处中,莎拉表现出来的行为很具有攻击性。当她提出要求对方不愿意时,她会恐吓,同他们大喊大叫、争吵、威胁,甚至有的时候她还会对同龄人进行身体攻击。

唐娜是一个很聪明的9岁女孩,她的内心非常渴望结交到亲密的朋友。但由于自己的胆怯和羞涩,很多时候她只是站在一旁观看,等待着其他孩子邀请她玩,自己从来不主动。就这样她在班里常常被其他的孩子忽视,身边始终没有朋友。

舒尔博士找到了以上这三种典型孩子,然后在他们父母的同意下,进行了我能解决问题的培训。她通过测试发现,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他们的身上会具备着一些优势。

会解决问题的孩子理解并会同情别人的感受,能够跳出自我去关心他人。而不会解决问题的孩子,他们往往会回避别人的情绪,不理会别人的解释,不能给予别人关心安慰。在聊天的过程中转移话题,或者总是在想求助别人帮忙,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

会解决问题的孩子社会能力很强,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可能是出于各种原因。他们能够看到表面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能做到更好的理解别人的动机。

这样的孩子能够理解他人的真实感受,当其他人出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提供帮助,当与其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够共情。能够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不会让矛盾激化。

同时会解决问题的孩子遇见事情时会有多种解决方案,他们能够理解一个行为会影响到别人的感受。
只有父母从小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技能。孩子长大后才会与人融洽,拥有很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事业中也很容易取得成功。
父母惯用的养育风格


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很多父母存在着焦虑,不知道怎样去改变。其实育儿请先育己,我们先要做到了解自己惯用的养育风格,然后才能找出其中的不足,修正行为逐步改变。

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作者在书中得出结论,父母们在大多时候会采用以下三种养育方法来教养孩子。

这三种养育方法分别是运用权威、给孩子建议和进行解释。

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时,有时候家长们会采用其中一种方法,或者是同时采用两种或三种方法。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权威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家长,他们内心想控制孩子,通过用强硬的态度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从而中断或者影响孩子的行为。

如果您不清楚自己是否运用了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自查一下。运用权威法来管教孩子的家长通常会有以下表现:

说话时声音很大声,希望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使劲的贬低、羞辱、奚落孩子,比如对孩子说:你怎么就那么笨,马上再重新做一遍!还有就是一再问一些反问性的问题,比如对孩子说,我还要告诉你多少次?还有体罚孩子。

以上家长的种种表现就是在运用权威法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法当时会让孩子屈服,能暂时剥夺了孩子的自身力量感。

但是这种教育方式的弊端是孩子对待他人也会采取强硬的态度,甚至具有攻击性。因为他们在家里体会不到控制感,然后到别的地方去寻找了。

心理学家们发现大多数富于攻击性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采用的都是权威法的教育方式。这种教养方式从短期来看似乎是有效的,孩子在家长的严厉管教下顺从听话,但是只是表面的改变,孩子的内心并没有改变。
如果家长持续用权威法管教孩子,孩子内心也会对此产生免疫力,他们表现的根本就不在乎惩罚了。

权威法实际上阻碍了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家长想要改变权威教养法,就要做到与孩子之间共情,同情他们的处境,接受他们的缺点,温和的对待他们,即使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也要用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改变。这样言传身教,孩子的共情能力就慢慢的被培养出来了。

说到建议法,是指有些父母一看见孩子遇到冲突,就马上提出建议。建议法的真正问题在于父母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思考。

8岁的乔安妮放学回家时有些生气,因为她的好朋友不和她一起玩耍了。妈妈看到女儿不开心,急于想帮助女儿,马上说:“你为什么不告诉她,想邀请她去游泳呢?”乔安妮对妈妈说她不喜欢游泳,妈妈又接着说:“那么她愿意到我们家来看录像吗?”

很多家长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没有什么问题,那只能说明你也在犯同样的错误。在母亲与女儿的对话中,其实母亲忽略了一点,她没给孩子机会,让她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是自己一直在帮助孩子提供建议。很多时候父母们并没有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机会。

的确是当孩子面对一些情况的时候,家长偶尔提出一些建议,对孩子是有帮助的。但是当父母事事都马上对孩子说出解决方法的时候,孩子始终是被动的。

长此以往就会抑制孩子的思考过程,自我表达和情感表达。所以请家长们在平时教养孩子时,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给予他们自己做选择的自由。学会一点一点的放手,培养出独立自信的孩子。

第三个教养方法是解释法。很多父母意识到仅仅给孩子提供建议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们就会努力给孩子做出一些解释。

9岁的杰夫有一个弟弟,他有时候会因为弟弟玩他的飞机模型,非常生气的打弟弟。这个时候父亲会走过来说,你打弟弟会伤着他。

杰夫当时答应了,但是下次他还会打弟弟。杰夫的父母感到很困惑,他们明明给孩子解释了,为什么孩子的行为还是没有改变。

看来解释法对孩子的管教并没有达到目的,孩子对父母的解释没有反应,父母也永远无法确定孩子是否理解了他们说的话。

那么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那就是当问题出现时,父母要和孩子进行真正的对话,而不是父母单独唱独角戏。

就比如杰夫打了弟弟,父亲可以走过去对杰夫说,当你打弟弟的时候,你认为他会有什么感受?你能想一个办法来告诉弟弟,没有经过你的允许就拿走你的东西时,自己有什么感受吗?
这样向孩子直接提出问题,会鼓励并引导他们积极的解决问题。当孩子参与到交谈中来,他们就不会对父母说的话没有反应了。

以上我们提到的是父母们在教养孩子时常用的三种方法。当我们试着去改变,我们会发现孩子学会了考虑自己的感受,理解了他人的感受,同时也了解了行为背后的结果。

这样孩子就会找到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 ,家长也做到了帮助孩子培养了一项重要的人生能力。
怎样让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呢?有以下几点需要家长们注意。

第一点要教会孩子学会正确看待情感,了解并理解他人感受。

孩子对情感的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经常鼓励孩子拥有情感意识。

鼓励孩子培养情感意识的方法有很多,但有一种是非常简单有效的,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尝试一下。

那就是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当他们得到表扬时,当他们输了比赛时,或者是当他们被自己最好的朋友拒绝时,家长都问一下孩子自己是什么感受。

还有就是家长平时在家的时候,要向孩子介绍一些情感词语。

很多家庭会选择在晚饭时间后,因为那个时候家里的气氛安静和平。和孩子一起谈论情感字词可以从最简单的高兴、伤心、生气、害怕、沮丧这些情感词语开始。

从孩子4岁开始就可以练习,比如问孩子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你高兴?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你伤心?

教会孩子学会同情别人,尽量做到共情。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感受。家长们一定要记住,既要同孩子讨论积极的情感,又要和他们讨论消极的情感。

培养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第二点就是要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

想要让孩子成为一名好的倾听者,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给孩子做出榜样。在孩子面前,父母之间要做到真正倾听。这样不仅会改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会向孩子证明注意听对方说话的价值和重要性。

平时家长在生活中可以采取“打电话”的小游戏来教孩子学会倾听。教孩子学会认真倾听,也要教他们能够看懂别人的暗示。教会他们在听到别人说话的时候,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

培养孩子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第三点要教会孩子多去了解别人的动机。

孩子其实是和成年人一样的,在和别人的交流中也会出现情感波动,会有不同的情绪产生。为了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甚至有的行为背后不止一种原因。

我们可以在家里和孩子玩编故事的游戏,比如说在饭后或者是睡前,我们可以和孩子做这个游戏。

故事的开头由家长先开始说,要这样和孩子举例:有一个名叫贝西的女孩,她今天没有和好朋友一起玩,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的故事请孩子继续往下编。

孩子会说因为她作业太多了,必须要完成。因为贝西生病了,必须要去看医生。诸如此类的故事接龙,能够帮助孩子学着去了解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在生活中引导孩子用理智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时,能够更好的避免矛盾发生,因为孩子会更多的去思考别人行为背后的动机,而不是只注重表面的结果。

多去理解别人,才能做到宽容以待,如果以一个宽容的态度去对待矛盾,那当然不会使矛盾激化。只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多加练习,当他独自面对一些事情时,才能做到从容应对,不用等待家长协助。
面对孩子的行为,父母应该怎样反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快乐健康的长大,将来事业有成生活富足。
太多的父母都比较在意孩子的成绩,但是现在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有很多问题更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

我们不仅要监督他们的学习,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友谊。教会他们真诚的看待友谊,选择合适的朋友结交。

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处理好失望情绪,学会等待。

父母们也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在我们的身边会看到这样的新闻,孩子因为玩游戏或者因为写作业的事情从高楼跳下。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身为父母的我们总是很心痛。

那根源在哪里呢?孩子错了还不能说吗?其实正如本书作者所说的,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情商,有助于帮助他们从失败的困境中走出来,用最理智的态度面对困难。

8~12岁是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家长们一定要做到教会孩子自己做出正确决定,能够自己解决与同龄人、老师父母之间的冲突。培养出一个快乐、自信、社会适应能力强,情商高的孩子。

在教养孩子上,希望所有的父母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价值,由内而外的教养孩子,提供有效关爱的方式,帮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给予孩子最好的人生体验。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对于这个栏目,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意见,欢迎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水木君说”,在文章的留言区跟我互动。我会挑选最优质的留言,每期送出一本好书。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这本书,点击下方图片,可以直接购买。晚安!


    关注 水木君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