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棍!市中心藏了条600岁老巷!一半优雅,一半市井!

 

你知道无锡镇巷吗?...



锡城的多少个故事,多少位名人,多少篇回忆,与锡城纵横交错的巷子紧紧地联系在
了一起;锡城百巷,是这座城市根植血脉的记忆。
▲镇巷和摩天360仅一路之隔
在无锡市中心,
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宇间,
着这样一条有600多年历史的老巷子。


他串联起了中山路和新生路,承载着六个多世纪的记忆光影。
▲镇巷位于八佰伴和崇宁路之间
见证了六个多世纪的兴衰繁华
翻开历史书,这条寄托几十代无锡人记忆的老巷子,早在600多年前,元至正年间(1341——1370),无锡县志就有了他的记载:
“怀仁坊(即镇巷在凤光桥南转东)。”


▲如今镇巷一景
《乾隆·无锡县志》有记载“镇巷,故怀仁坊”。
从史记看来,镇巷真的是一条见证了六个多世纪兴衰繁华的老巷子了。
据记载,早在几百年前,原址在人民路原一院宿舍楼处,有一座高约七八米的山,名曰金匮山。
▲如今镇巷一景,右手为镇巷小区
金匮山原叫镇山,相传东晋文学家郭璞曾埋黄金符匮于山下,镇巷之名便因镇山而来。
到了清代光绪年间,
镇巷还经历了改名风波,
曾名“正巷”,《光绪·无锡金匮县志》也有记载:“正巷,师古河南。”
老巷里的传奇故事
而镇巷得以让老无锡人津津乐道的,更是这老巷子里的传奇故事;
几个世纪以来,巷子里来来去去住了不少博学多才的人物、也不乏名门望族。

历史学家钱海岳、
1901年出生于镇巷,以文名著称乡里,被称为“奇才”。


钱海岳与夫人潘家龢
钱海岳一生著述颇丰,除《南明史》外,还有《哀蝉落叶集》《海岳文编》《海岳游记》《能史阁文集》《明清故宫词》等。


▲南明史手稿
还有人才辈出的唐氏家族,有爱国实业家唐翔千、
前香港政务司长唐英年等;
唐氏家族企业曾占到
整个无锡工业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多,
唐氏家族也因此成为
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者之一。
而唐家的祖宅,如今仍安静地坐落在镇巷9号,这座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老洋房,隐匿在市中心的楼宇间。
从镇巷小区一路走进去,一座欧式风格的老洋房映入眼帘,掩映在一片绿色中。
没想到在无锡的繁华闹市中,竟然还有这样一栋闹中取静的老洋房。
铁皮铆钉大门上有两个栩栩如生的狮头模样门环,虽落满了灰尘许久无人打理,门环上的花纹清晰可见,仍然神采依然。
听说洋房已经易手,暂时无人居住,从外面看,
老洋房左手位置是一条备弄,3个门面的老洋房,在锡城最繁华的中心闹中取静。


我们在市中心的喧嚣与浮躁里,
遇见了这座安宁的栖身之所,
一步一景,宛如晨曲。
黑瓦、白墙,高矮不一,错落有致,
铁皮铆钉大门前,
一只花斑老猫闲庭信步。
这座久历风霜的建筑,是卷帙浩繁的锡城“档案”,也是城市发展最为珍贵的文化记忆。
渐行渐远的历史回忆

一半市井、一半优雅
如今重走这条六百年老巷,早已旧貌换了新颜。
新村里挨家挨户的热闹,偶尔有叮铃作响的自行车驶过,带走一楼灶台飘出的饭菜香;





镇巷的住宅大多都是清一色的楼房,五到六层,在当时人们眼中,算得上是高级住宅了。
走出镇巷,繁华与生活气息仅有一线之隔,镇巷大门距离不到百米的地方就是八佰伴。
上班族匆忙的生活方式与仅有一街之隔的镇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有人说,住在这里,就是真正的无锡慢生活。

出了镇巷不到几百米,就是中山路、崇宁路,汇聚全球的一线大牌、网红小店川流不息,生活的烟火气和繁华在这里交织相融。


一条马路从头走到尾,可以明显感受到从市井复古到优雅新潮的过渡。
老镇巷人将历史化作底气,带着各自的独家记忆,在这条街巷上相融相交,共生共存。


//////////
无锡的老街巷
是卷帙浩繁的锡城“档案”
也是城市发展最为珍贵的文化记忆
希望在翻天覆地的现代化浪潮中
作为无锡人的一份子
我们依然记得,
这些传奇街巷的名字


▌内容:无锡生活网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商务合作:18651481416


    关注 无锡生活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