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6个月宝宝夜里醒七八次,我求助育儿训练班,结果很后怕...│喃喃细语

 

《喃喃细语》透过新闻看心理!...

“4月16日下午,一位妈妈在“芝士小馄饨育儿经”的VIP群里发出孩子趴睡时哭泣的视频,求助是否应该进屋查看。群里的老师鼓励她,让孩子尝试自己翻身,尽量“一次性解锁”趴睡。两个小时后,孩子没有了呼吸。”

小欧(化名):

看到这则新闻,我感到一阵后怕。我也参加过“芝士小馄饨”的课程,当时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很容易情绪化,宝宝六个月时,一个晚上要醒六七次,我觉得很崩溃,甚至会跟宝宝生气,每次生气后也很自责。其实宝宝也很累,我既心疼宝宝,又感到焦虑。

我关注了许多育儿公众号,里面提到,宝宝有个好睡眠的重要性。我真的很怕自己做错事情,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会后悔一辈子。选择睡眠训练课程,不是想偷懒,我只是太焦虑了,太想给宝宝最好的东西了。

那时,课程训练有一个环节要让宝宝养成“自主睡眠”,半夜里哭了也不能干预。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宝宝在半夜两三点醒来,从开始的哼哼唧唧,到后来大哭,再到后来哭哭停停,有将近一个小时。最后,他太累了,累到睡过去了。我心如刀割,就在一米之外,一动也不敢动,因为会被老师斥责。“你抱了,他就会倒退,从头再训练一次, 只会让宝宝会哭得更惨烈。”

第二天醒来,宝宝的眼睛都是肿的,两眼无神,我感到绝望。还有让我无法接受的是,群里有位妈妈说,自己的孩子发烧了,她也让宝宝自己分房睡觉,我觉得非常残忍。

我逐渐醒悟过来,不再按照要求做,每次宝宝哭了,我会像之前一样抱抱他、安慰他,我不再打开那个群,不想看到里面无休止的宝宝啼哭视频。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浅草初风 
不奶睡不抱睡,坚持让孩子自主入睡,哭也不管,说白了就是大人懒,但是小宝宝就是这样,按照自己的生长规律,大了自然好,那时就不用你哄不用你抱了
@卢希洛
这个培训与基本常识都相违背!!!简直就是凶手
@胜祥之道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拿自己的孩子做试验,代价极为惨痛。
透过新闻看心理

心理咨询师李洪东:

科学的育儿方式应当是在遵循生命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性格的宝宝不同时期存在的个性化问题采取不断调整的,它是动态的过程,家长们在学习婴幼儿教养方式时即不可盲目照搬也不能一意孤行。

训练机构的强制独立主张和宝妈的天性宠溺都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是需要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主次顺序变换配合着使用。就本文的孩子来说,六个月以内属于婴幼儿时期,这是孩子安全感成熟的关键期。婴幼儿在抚养人(一般是父母)那里读懂幷习得27000多幅表情脸谱,通过非语言的表情脸谱与抚养人做情感交流,学会人生中的察言观色的技能,从而获得人际交往的安全感;婴幼儿通过抚摸动作的轻柔与粗暴感知抚养人的情感内容,形成以后增进人际关系的触碰技巧(对女孩来说,尤为有利)。

六个月的孩子晚上醒来的原因很多,如孩子白天睡得太多;胃肠不舒服;睡觉环境过于安静,受到了惊吓;抚养人对孩子的安抚性动作过少;抚养人过于焦虑等等。前两种原因,只要抚养人进行相应的调整就能改善;后三种原因都与婴幼儿的安全感有关,需要重视,尤其是抚养人的安抚性动作,以及开心的表情脸谱是婴幼儿健康成长的一副良药。

新生儿妈妈由于角色的突然转变必然存在焦虑,只要孩子状态正常了,妈妈的现实焦虑自然降低, 宝宝爸爸介入并增强互动,有利于减轻宝妈的焦虑程度。新闻中的那位妈妈是极度焦虑的状态,不同于大多数新手妈妈的现实焦虑,她需要心理干预。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喃喃细语》节目组
□ 策划:林青
□ 播音:苏涤
□ 编辑:苏涤
□ 审核:王轶男
生活报原创节目,每周二四六不见不散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注 生活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