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医生恢复门诊:尊重他自我和解的努力,也请尊重他不宽恕的权利

 

不要让医务人员遭遇暴力后被迫「原谅」...



本文作者:手抖毛大夫

2020 年 5 月 13 日,在被患者砍伤 114 天后,在自己治疗出院刚刚 1 个月后,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恢复出诊了。

陶勇医生恢复门诊
在 3 个多月前的 2020 年 1 月 20 日,陶勇医生在出门诊时,被自己曾亲手手术过的患者崔某国砍伤。那时,陶勇医生身中数刀,导致枕骨和左手桡骨骨折、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断裂,另有多条血管和肌腱损伤,失血 1500 毫升以上。

而后,陶勇接受了长达 7 个小时的全麻手术后苏醒,那是他人生中所经历的最大的一场手术。即使通过连夜的抢救捡回了一条生命,又经历了漫长的康复治疗,他的左手至今依然毫无知觉。

不久前,陶勇医生在微博上展示了自己的受伤的左手——由于神经断裂导致痛觉和温度觉的丧失,吃一碗馄饨手上都会被烫出数个大水泡。
陶勇医生微博截图


而这曾是一位眼科葡萄膜炎领域顶尖专家用来做手术的手,这只手和他的主人,曾经拯救过上万只濒临失明的眼睛。

恢复出诊,是自我和解的努力

从医学角度来看,陶勇医生所受神经、肌腱损伤的术后康复治疗需要以年为单位进行,几个月的时间很难有实质性的恢复。更何况,面对这样一场堪称人生浩劫的打击,即使身体能够得到部分恢复,精神创伤一时也难以渡过。

面对媒体,他少有抱怨,多有感恩,但陶勇曾在文章里坦承「这段时间,是我人生最为黑暗的低谷。」

现在,陶勇医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所说的对于医学的信仰。在此前与丁香园的对话中,他将自己人生的意义定义为「在眼科里面做出原创性贡献,就像汤飞凡发现沙眼衣原体那样的原创性的贡献。」
陶勇 2015 年获得首都十大杰出医生称号


对他来说,恢复工作、恢复正常的生活,是与自己内心痛苦和仇恨的和解。「与自己的和解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幸福,自己个人的幸福与凶手毫无关系。」而这种和解,来自他自己对研究领域的投入与职业经历的体会。

翻开陶勇医生的履历,他曾在十余年前,参加过一项名为「健康快车」的公益项目,免费为偏远贫困地区的患者义诊和手术。如今,在「健康快车」主办方的新浪博客中,依然能找到当年陶勇医生 2009 年 11 月 6 日所写的义诊后感言。
医生陶勇在健康快车上的感言


这段经历让他对贫苦患者的真实状态和心理情况有了更加现实的了解,病痛和贫困的双重折磨往往会带来过高的期待和偏执。在受伤后的数次采访和发声中,陶勇医生也多次提到了当年的这段经历,「健康快车的一年里,我对很多农民患者的『固执』有了更多体会」。

在专业领域上,陶勇医生主攻的是很多眼科医生不愿从事的复杂眼底病和葡萄膜炎,他把这块领域形容成「一块不好啃的硬骨头,一直都很艰难。」

治疗葡萄膜炎的困难不只在于疾病本身,陶勇告诉丁香园,「早期的难点是技术障碍,因为经验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技术治眼病本身就是个挑战,当时整体技术都不高。后来经验丰富了,眼病治起来得心应手。但发现病好治、人难缠。

「葡萄膜炎涉及免疫系统,本身就复杂,疑难, 很多时候,我们得和患者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治疗的时间跨度也长,所以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任和配合就至关重要。还有经济方面的困境,很多患者没钱,不能给他用贵的药,然后还要做大手术,你怎么办?具体的问题太多了。」

葡萄膜炎的高发患者人群往往呈现「没钱、受教育程度低、往往对治疗效果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和想象」的特征。这样的患者,相信很多医生同行都会本能地感到头痛。所以在从业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他接手的很多都是别人觉得棘手、不愿意治疗的病人。

而这次把他砍至重伤又追砍了一层楼的凶手崔某国,正是一位这样的病人。

理解,但并不会宽恕凶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陶勇医生来说,与自己的和解,并不意味着对凶手的宽恕与原谅。

关于这一点,他曾对丁香园表示「不能说不恨,只能说是不把自己陷入到仇恨中去。在接受剥洋葱专访时,他明确说出「(对于凶手)能够理解,但不能够宽恕。」
剥洋葱专访北京眼科医生陶勇:开启人生下半场 视频截图


他之所以选择不宽恕、不原谅,除了身为受害者的人之常情外,更多的是对行业环境的担忧。陶勇告诉丁香园,自己作为伤医事件的幸存者,「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呼吁社会关注医患关系。」

在接受剥洋葱专访时,他说「这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而是千万医疗从业者从医环境的事情。(我)不能给大家留下『医生随便打、随便骂,他必须原谅』的印象,这样的结果是医疗环境会崩塌。

陶勇医生的「不原谅」是需要勇气的。

长久以来,由于思维惯性和部分宣传「唱高调」的习惯,不少媒体对医疗暴力事件的报道中,都在有意无意间塑造者「医护人员应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即使遭遇了医疗暴力和伤害,也应该在『误会』解开后原谅患者,继续为患者服务」的形象。

遭遇暴力后被迫「原谅」,是医务人员的常态

当我们用关键字进行新闻检索,不难发现,遭遇暴力后被迫「原谅」,成了医务人员的常态。
相关新闻检索结果截图


事实上,在陶勇医生选择恢复门诊后,类似的声音也已经出现。在部分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中,陶勇医生曾说过的一句话被反复引用——「老天爷给我留了一条命,就是为了让我有给大家继续服务的机会」。
媒体报道截图


平心而论,陶勇医生这句话的本意,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表达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渴望。

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在部分报道中,对医疗环境的反思和批评被选择性无视,只留下了代表他服务患者热情的这句话。陶勇医生被塑造成一位「无条件原谅患者对自己的伤害,只想抱着病体早日为患者服务」的「好医生」。

我想,这样的理解,不仅与陶勇医生的初衷完全违背,恐怕也违背了人性。

这种给他们「戴高帽」、忽视他们作为个人正常情绪和感受的宣传思维,不啻于对其他医护人员的道德绑架。而「原谅」了施暴者后内心的伤痛和委屈,只能留给医护人员自己慢慢舔舐。

此前接受媒体的访谈时,陶勇医生曾讲过一个「高僧饲虎」的佛教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高僧为了不让饥饿的老虎伤人,舍身把自己喂给了老虎饱餐。

陶勇医生直言,自己并不认同故事里高僧的行为——老虎吃了高僧,依然会在下一次饥饿的时候伤人,代表了善良的高僧把自己喂给了代表罪恶的老虎,则善良越来越弱,罪恶越来越强。

如果每次医疗暴力行为中,施暴者都被原谅和优待,被施暴的医护只能原谅和继续服务,则施暴者愈发猖狂。这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的伤害,也是对所有尊重医护、遵守规则患者的伤害。

所以,当陶勇医生在访谈中被记者问到,如果时光倒流,还会不会给(凶手)治疗的时候,他坚定地说:「那肯定不会」。
剥洋葱专访北京眼科医生陶勇:开启人生下半场 视频截图


我想,这是当下的环境下,很多同行不敢也不能明说的实话。

尊重他不宽恕的权利,才是对医务人员更好的保护

作为一位顶尖的医生,陶勇医生对医学的信仰和热爱可能要比我们想得更多;作为一个严重医疗暴力的受害者,陶勇医生承担得也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多。

他曾说过自己坚持这个行业的理由:「行医有很多用钱买不来的乐趣,能看到很多别的地方看不到的人间悲欢离合。医生能接触很多苦难的人,也能接触很多有大智慧的人」。

他也曾感叹,很多病患和家属没有风险意识。他(她)们总觉得自己花钱治病,就该有好结果。而对于「人财两空」的现实,往往就会把责任归于医生和医院,有人甚至选择用极端的行为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而自己要去权衡、承担看每一个复杂病患的代价——和扶起路边的老人是一个道理。

作为医生,既要为他人的生命负责,也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而自己的冒险是以自己的亲友家庭为赌注的,所以难免变得胆小、谨慎。面对一些难缠的患者,「多少次都想一咬牙一跺脚,不看了。」

胆小、谨慎的陶勇医生,才是真实的陶勇医生。而胆小又谨慎,也是很多同行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

医生是人,不是神,只能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起到有限的作用,陶勇医生也一样。他曾评价说,在媒体的报道里,自己都是正面的形象,仿佛被捧上了神坛,但自己远远达不到大家想象中的高度。

网络舆论会绑架一个人,把完美形象套在单一的个体身上。对陶勇医生个人如此,对医护群体也是一样。过于完美的形象会带来过高的期待,过高的期待则有可能在现实面前转为暴力,绝大多数被捧上神坛的,很快都会变成捧杀。

真实的陶勇医生,有自我和解、重回生活正轨的勇气与努力,也有不宽恕、不原谅施暴者的权利。

而尊重他不宽恕、不原谅的权利,才是尊重全体医护人员在面对潜在医疗暴力的时候保护自己的权利。(责任编辑:gyouza)
点击图片链接可回顾
丁香园与陶勇医生对话全文
欢迎向丁香园投稿!
好文不怕贵,舍得给稿费
投稿邮箱:tougao@dxy.cn
后台回复「投稿」即可查看投稿规则
或点击菜单栏「投稿」查看投稿规则


    关注 丁香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