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了,开始“抽锦鲤”?别被无良商家骗了!

 





朋友圈火爆的“开学锦鲤”活动,是不是让你觉得有些似曾相识?

比如已经被封掉的“农大戒指”推送,也曾这样一次次春风吹又生地刷屏。

这些看似动动手指就可以“变身锦鲤”的内容背后,有可能藏匿着为“流水韭菜”量身打造的“铁打套路”。
曾经刷屏朋友圈的“农大戒指”已无法查看

在这个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许多人都看准了“流量变现”带来的时代红利。当互联网的原住民们,看着许多受众一波一波地被某些不正规的“看视频就能领红包”“走路就能赚钱”的广告收割时,未曾想自己早已在此起彼伏的“抽奖”“锦鲤”活动中,有了变成了芸芸“韭菜”一员的可能。实际上,为了实现对一茬茬“韭菜”的收割,投机分子们早已形成了一套屡试不爽的方案。

侵权的校园“文创”


同样,近期各高校的朋友圈中陆续出现一篇名为《送你XX纪念卫衣》的相关推送,并在朋友圈中呈现病毒式的传播。

3月,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多所高校相继中招,涉猎的范围已经不仅仅是北京高校,而是全国高校。当时这类推送在“遇见XX”(XX为校名)中推广。


随手点进其中一篇文章,整个文字有极强的迷惑性,利用了高校学生的爱校之情,推广销售“XX纪念卫衣”系列商品,并组织抽奖活动。诱导用户发朋友圏进行扩散传播。



正常的微信平台发出的文章是蓝字的,而这类推送许多是通过临时链接发出的。
临时链接(
蓝色可以点击查看公众号内容,灰色,不可点开)


近期多所高校师生也遭遇了相同或类似的诈欺行为,已有多所高校进行了辟谣。而这类活动无非是假借各大高校的名义,利用学生爱校情怀,售卖学校纪念物品的骗局罢了。

一样的卫衣,一样的套路,口口声声说是创业团队,这确定是自家学校的创业团队吗?

临时链接中所配文案几乎属于各高校使用的“百搭版”,而经过在微信里搜索“送你一件纪念卫衣”,你就会发现全国很多高校已经中招。按照提示,进入到微店店铺,发现店铺内的商品,与其他学校的完全相同,只是修改了学校名称和校徽。

一切为了“流量变现”
针对网络活跃度高、社群效应明显的大学生们,投机分子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抖音等不需要通过强力认证机制的平台,借用校名、校徽,毫不令人生疑地打造自己的“官方”形象。同时,以校园活动之名,略施恩惠,通过受众转发在大学生群体实现高效裂变,不费吹灰之力地吸引流量。

接着是引流。有些穿着高校马甲的“官方”账号,在发布“抽奖”“分享故事拿奖品”的正经内容后,便会无一例外地拿出二维码告诉你“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抽奖!”。然而,二维码所通之处可能并非“一跃成锦”的致富之路,而是把流量变成商品的屠“韭”场。

某次校园抽奖活动的发布公司为海南省某个人公司

扫码关注就会变“韭菜”的故事,还要从“商品受众论”说起。1977年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家达拉斯·斯麦兹在《传播: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一文中说明“商营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产品是受众的注意力”。按照斯麦兹的观点,电视台播放广告的收益,源于把“看广告的你的注意力”当作商品卖给广告商。

也就是说,那些吸引着大量受众转发的奖品,只是通过出售受众的“注意力”赚来的巨大利益中的冰山一角。而手握大量受众资源的人,才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套用到“校园抽奖”活动上,也是如此。网络投机者以“奖品”吸引广大的大学生参加所谓“官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将众多高校的学生集中引流至一个目标平台,通过在此平台投放广告获取广告费。而关注该平台的用户越多,浏览量越大,其所获取的广告收益也就越高。

除此之外,由于高校活动吸引来的受众绝大多数来自大学生群体,这就直接为目标平台进行了用户筛选,也让广告商可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在这个层面上,运营平台的投机者们或许还能获取更多的利益。

除了以上提及的方式,流量变现的形式层出不穷。例如将大量受众引流至一个目标账号后,将账号出售并更名,原始积累的关注者便会“毫无察觉”地成为一个新账号的基础粉丝。这种直接出售粉丝的形式在众多短视频平台被广泛使用。所以,或许你会发现,在自己所关注的账号并没有看到明显的软文或者广告,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没有通过贡献自己的流量“协助”投机分子获得利益。

通过种种形式,投机者们通过“贩卖受众/关注/流量”,把广告商支付的一部分钱返给受众,可以实现几乎零成本的收益。看到这儿,你也许会明白,为什么“流量就是钱”,“流量变现”又是怎么实现的。
拒绝成为“韭菜”,从识破骗局开始


大学生群体年复一年地更新着,在一些网络投机者的眼中正如一茬一茬的“韭菜”。这些不变的套路,足以在新的一年让还没有引起警惕的人,再次成为他人谋利的工具人。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在拥有更熟练的互联网使用能力的同时,同样需要提升的是在网络世界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我们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有所图谋的投机者眼中的“韭菜”。希望在下一个有可能为了骗取流量而侵犯受众利益的投机者举着“白送”的小旗走来的时候,你可以告诉身边的人,他手里拿着的可能是“割韭菜的镰刀”。
编 辑 | 刘 青  校 审 | 关灵子  校 对 | 白琼瑜
来 源 | 一读EDU、中国农业大学团委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一定要擦亮双眼,

      识别骗局!


    关注 靠谱青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