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下,频上热搜的这类高校教学质量还“抗打”吗?

 

医学认证视角下的教育评价关注形成性评价,重视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强调教育评价需贯穿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原标题:《医学专业认证视角下的教评》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高校医学类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已在疫情这面“照妖镜”下无所遁形,引起诸多关注。其中医学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便是热议话题之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实施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保合格,开展对所有专业的合格认证;上水平,开展专业建设水平认证;追卓越,开展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以专业认证推动高校追卓越,建设一流专业。专业认证本质上是一项教育评价工作,而教育评价又是医学认证中的一个重要标准项,展示了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以医学类专业认证标准为例,总结认证视角下教育评价工作的特点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经验。


关注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由哈佛大学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首次提出,它是指在活动的运行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教育过程以及同一个教学模块中的师生参与,老师在不断获得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基础上,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诊断性意见。

本科医学教育护理学专业标准提到“护理学院(系)必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及结果评定体系”。临床医学认证标准提到“医学院校必须做好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加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并及时进行反馈,以便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对于形成性评价的效果,长春中医药大学选取60名护理本科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仿真模拟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案例教学法。研究结果显示,在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仿真模拟教学结束后,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人际交流得分及提高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评判性思维总分及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方面的得分也均高于对照组。

形成性评价既有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并优化教学,又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对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学习的合作精神、责任感和自信心起到重大作用。


重视利益相关方参与
利益相关方参与教育评价是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多方意见、对学校教育进行监督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构建多样主体、多层客体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逐渐成为各国高校的客观选择,也是医学认证标准强调的要点。护理学专业标准强调“护理学院(系)的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和学生必须参与教育评价”以及“教育评价必须有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毕业后教育机构的积极参与,考虑他们对教育计划的改进意见,让他们获知教育评价的结果”。江西中医药大学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校情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该教学评价体系中,既突出了教师、学生等主要利益方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又突出了行业主管部门、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对学校的监督与评估。
图 江西中医药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利益相关方参与


福建中医药大学建立了领导听课、专家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等一系列质量保障制度,通过教学检查、教学调研、定期听课、专项评估、网络评教、座谈会等方式促进校领导、院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和学生参与教育评价,既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水平,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加强学风建设。

校外利益方参与评价方面,通过校园专场招聘会、问卷调查、专题座谈会、交流会议等形式,听取用人单位、校友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加强与附属医院、教学和实习医院的联系,对实习教学进行动态监控,对医院的临床教学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并充分吸收临床教学基地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寒暑假组织辅导员开展家访,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参加毕业典礼等,让家长了解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动态和学生成长过程;邀请第三方调查机构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进行调查,定期向社会发布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接受社会对学校各项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强调教学全过程及各环节评价
临床医学认证标准和护理学专业标准提到,教育评价必须贯穿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其重点是对教育计划、教育过程及教育效果进行监测。根据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尤黎明教授对《护理学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解读,首先,教育计划及教学大纲应定期修订,留存材料要能够反映历年来课程计划的调整和修订情况,同时教育计划的修订应符合教育规律,征询各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并遵循一定的程序。

教育过程应监测教育计划各环节的实施、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教学质量的评价等,监督评价点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研改革、教学单位、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教学支持服务、考试管理、学生管理等。

教育结果的监测包括考试分析、培养质量调查等,一方面应加强对学生学业情况的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另一方面检验教学目标达成度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如课程合格率、教学资源利用率、校内外各类竞赛的获奖率、职业资格获取率、师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教学质量达标分析、毕业实习考核合格率、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毕业生毕业率和就业率评价等。

小结

医学认证视角下的教育评价关注形成性评价,重视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强调教育评价需贯穿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其实在其他认证标准中如师范类、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中这几点同样也被看重。认证是追求一流专业建设、提升本专业国际竞争力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建立与医学认证标准相符合的教育评价体系,才能使教育评价这一重要工具在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好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尤黎明.《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教育评价[J]. 中华护理教育,2019(16):21-23.

[2] 舒丽芳,徐义勇,喻松仁.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 纳税,2018(12):253.

[3] 刘增霞,吕静,崔淼. 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仿真模拟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J]. 安徽医学,2018(11):1396-1399.

[4] 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题网

[5] 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认证网站









声明:欢迎转载和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麦可思研究”。获取白名单或建立长期合作请联系编辑部(电话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

本文为麦可思专稿
责任编辑 | 麦可思 张静


    关注 麦可思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