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华语片能夸了

 



「这个标题之前用在《龙岭迷窟》过,这次华语剧改成了华语片,它们都算是疫情停摆的影视行业里,出现的第一个「小兴奋」,然而不同的是,这次兴奋却也有点无奈。」

写在前面


它是一部新片,文艺新片,算是2020年开年至今一塌糊涂的华语剧情片里,第一部能解读的作品。

只是它并非上映,而是在一个苦闷的市场里,被迫走向了网络发行。

但按题材的稀缺性和导演的勇气来说,它其实本不该是在这样的时候,以这样的方式和大家见面的。

它和其中那个我们很多年没有见到过的女演员一样,都应该是属于大银幕的,她们不应该被束缚在小荧屏,钳制于剪刀,恐惧于血红色的惊叹号。

但很多时候,我们太微小了,面对一些巨大的不可抗,我们无能为力。
《春潮》


这是我第三次看这部片子,去年也差不多是这个季节,在FIRST影展连着看了两遍。

我好像属于特别固执的人,看完第一遍如果对我所理解出来的东西感到确定,我会特意再去看一遍,再找一遍。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又能发现一些之前第一次都没发现的新东西。

今晚就是想把这些东西,一五一十给大家聊聊。
三个女人都是牺牲品


《春潮》讲的是一个关于代际迫害的故事,整个电影就是三个人不停地互相吵架。

这是一个没有男性参与的家庭,三代人,三个女儿如何在相互的爱恨里面,成为牺牲品的故事。

姥姥,纪明岚(金燕玲饰)


姥姥是那十年特殊年代的牺牲品,她是当时的举报者,也是被举报者,矛盾混杂着那十年的余毒在她的血液里流淌至今。

她跟女儿建波的敌意和冷漠,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女儿是她和那个男人有过关系的证据,那是她最想抹去的十年。

但建波的存在,让她这辈子都无法抽身。

母亲,郭建波(郝蕾饰)


因为母亲(纪明岚)对她的敌意,所以哪怕建波什么都没做错,但她依旧避免不了成为父母决裂以及那十年浩劫的间接牺牲品。

缺失了父亲的爱,这让她对男性会有一种过分的依赖,也间接导致了她的未婚先孕。

而且建波被牺牲的还不至于此,她就连工作都透着一种不合时宜的淘汰感——调查记者,这是一个在这个国家快要消亡的职业。

电影里也用了好几段她的报道因为太负面而被禁止发表的戏,去表现她这个职业的苦闷。

女儿,郭婉婷(曲隽希饰)


最后的小女孩,则是上面两位相冲的价值观互相撕扯的牺牲品。

她没有得到什么想要的教育,她的妈妈和姥姥都想以自己的观念去“抢夺”她的爱,贯彻自己的教育。

同时她又和建波一样,因为上一代的错误,被迫去承受没有父亲的苦楚。

这注定了就是一场不可能有所和解的悲剧,而电影的好,便是它压根就没有想给我们去看所谓的和解。

只是想给我们看,一些本该亲密的关系是如何被毁掉的。
我和我的母亲


电影里其实有三对母女。

纪明岚和女儿郭建波这对母女。

郭建波和女儿郭婉婷这对母女。

还有很多人都没注意到的,纪明岚和回忆里她的母亲。

我们先聊电影中着墨最多的一对——纪明岚和女儿郭建波。

电影里出现了大量她们两个歇斯底里的争吵,但我不想以这些简单的文本台词去给大家解读这段关系,那太直白了。

我想给大家看一些更残忍的细节。

第一场饭桌戏上,有一个细节非常狠。
金燕玲给饭桌上的所有人都盛了饭,唯独坐在她对面的女儿的不盛。

建波也没有任何要把碗递过去的意思,而是非常主动地拿过了饭盆,自己给自己兜,好像是习惯了一样。

其实全片所有的唠叨,嫌弃,责骂这都不叫隔阂,都还能解释成一个母亲的刀子嘴豆腐心,但只有这样的细节,才叫真正的隔阂。

因为她们已经不把彼此当做家人了。

还有小女孩和来暂住的姨姥聊天的时候说的那句,“她(姥姥)总说没有我,她早就出家了”。

潜台词就是,姥姥目前唯一的挂念就是这个孙女,根本没考虑女儿建波。





导演也多次选择了这种机位构图——

把她们背对背地隔开在了各自的区域,以此去暗示观众,她们虽为母女,却早已成为只是住在一个房子里的陌生人。







剪辑上也多次运用对比剪辑。

前一场戏是建波的工作环境,调查记者困境+知识分子聚会,后一场戏是妈妈的工作,体制内歌颂正能量的社区领导。

这是为了表现二者在价值观上的天地之别。





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和手法,让建波和母亲各自对立的符号性逐渐形成。

但如果只是停留在符号,那这电影最后还是会沦为家庭狗血,所以对于《春潮》来说,两个符号只是开始,重点还是落在他们看待对方的复杂性上。

她们不是一种单纯的相恨,而是一种知道对方苦衷却又实在无法和解的复杂矛盾。

妈妈看待建波的复杂性,我在开头那段“牺牲品”里已经讲过了,因为她是自己不堪往事的唯一证据留存。
而建波看待妈妈的复杂性,在于她作为知识分子,其实非常清楚那十年是如何导致母亲这样的,而且小时候她也目睹过母亲她自己的妈妈,是如何将她当做维持生计的工具“嫁”去城里利用的。

这里就涉及到另一段关系,纪明岚和她自己的母亲。

这段关系电影只提及过一次,在母亲和老周洞房的时候,她哭着说自己从南方农村嫁到北方城市,每天省吃俭用先把细粮给孩子(建波)和丈夫,自己的那份不吃,包起来寄给母亲,但母亲的反应却是质问她不孝,为什么不直接寄钱。





这段独白里,有两个信息,一个是她的娘家里,父亲也是不在的,而且同样拥有一个与她对立的母亲。

年轻时候的母亲其实和现在的建波处境是一模一样的。

建波完全能够理解母亲的痛苦,她也不怪母亲,但却始终无法在母亲对自己的“戕害”里走出来,所以她只能沉默。电影也很巧妙地用了一段超现实来表现建波的矛盾:
一群医生全副武装地进到家里,抓走了桌子底下的羔羊,当羔羊被抓出门的时候,便现出了母亲的样子,嘴里却依旧是咩咩的羊叫。

建波很清楚,母亲只是那个时代的“替罪羔羊”

而她也是为了避免女儿婉婷重蹈她和母亲的覆辙,选择了和母亲彻底撕裂,夺回对自己女儿的教育权。
我和我的祖国


我不太认为上升到这个层面是导演的夹带私货,恰恰相反,但凡要讨论和上一代的关系,是绝对避不开这个层面的。

因为他们与我们四处冲突的性格和价值观,并非是通过教育而形成了,而是中国那几十年的经历所造就的。

以前我写原生家庭的时候就提到过,大部分90后的父母辈都是属于那几年导致的教育断层下的一代,也是这种高等教育的突然缺位,导致了他们如今的思维窄化。

《春潮》里建波的母亲纪明岚也一样,她年纪更大一些,属于那十年的直接受害者。

电影后半段再次用了一场饭桌戏,交代了母亲当年的遭遇:

在那十年里与丈夫恋爱,因为恋爱被关禁闭写检讨,后来更是因为未婚先孕,被检举揭发,上了各种批斗会批判,自己最喜欢的长辫子被逼着剪掉了。
而丈夫后来的失常,变成了纪明岚描述里的流氓,让她自己成为了一个举报者,检举揭发了自己的丈夫。

也是这段历史,造就了母亲现在完全异化的性格。

因为个体与集体裙带式的影响,所以导演在电影中的很多地方,都在将祖国投射在了母亲身上。

电影涉及家庭的第一场戏,就带出了这层意思。

唱歌前的爱国颂词和母亲对她的训斥是叠在一起的。

暗示的是,祖国是她母亲,金燕玲是她母亲,两个母亲都爱着她,也让她有些痛苦。





更明显的,还有两段饭桌戏台词的呼应:

第一段是孙女婉婷抱怨姥姥不好的时候,她说:那你在这干嘛,你走啊.....你们吃我的喝我的,你还要骂我?
第二段是老周夸建波写的社会新闻说:“记者是这个国家的良心,崇高的职业,媒体就是要起到司法监督”。

但建波的母亲立刻接上了话茬:“你拿着国家的工资,吃着国家的粮,还要批评揭露,那不等于是我养你,你还骂我?你要骂可以,有本事你走,你去国外骂!”
这两段,一个是母亲说,一个是祖国,但为什么话是一样的呢?

很明显了。

当然,那个突然闯入镜头,寻亲的台湾人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对祖国的故土情怀,但私以为这段确实有点多余。
祖国这一点,因为一些原因就不多展开了。

反正我相信,很多人应该都在字幕发现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里的祖国,在英文翻译里,不是My country,是My motherland。
一些意象和象征


最后再讲几个我个人对一些意象的解读,不一定对,大家可以讨论。

蔓延的春潮是什么?
是女性的羊水,也是月经的初潮,是婉婷,建波,姥姥三人互相联结的生命之水,两者都是一个女人怀抱世界的本能温柔。

但只有女性自己知道,这两者都伴随着多大的痛苦,以及当这两者来临后,有什么会被颠覆。

长颈鹿象征什么?
这里科普一个生物知识,很多人觉得长颈鹿是自然界中为数不多的不会叫的动物。

但其实不对,长颈鹿会叫,它只是不爱叫。

因为它脖子过长,导致声带离的很远,发声会很吃力,所以它大部分时候都选择沉默,导致人们都以为它不会鸣叫。

这其实是在象征建波,象征她在家庭和工作中的疲惫,以及因此常态化的沉默。

拍摄地为什么是长春?

因为那里是曾经被称作“共和国长子”的老东北,那是最能够体现和祖国母亲关系的城市。

红衣服,长头发的女人是什么?

建波在地铁和撒骨灰的湖里看到了两次这个女人,第一次女人向她伸手,第二次是在湖中梳自己的头发,都是突然消失的。
电影其实给到过两次“母亲年轻时有很长的头发,长长的辫子”这样的信息。所以我觉得这象征建波脑子里年轻时候的母亲,曾经爱她的母亲。

她的记忆里一直有母亲的那个时候的记忆,那段记忆象征着她对待母亲的矛盾情绪。
写在最后
好了,今晚就写到这吧,不多说了。

希望大家去看看,这片真的挺难得,也挺难的。

音乐/Claudio Arrau - Waltz No.10 in B Minor, Op.69 No.2

配图/《春潮》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击图片查看
「3号黑店」“末路狂欢×小心说话系列周边
正在热卖中...














    关注 3号厅检票员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