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伴随诊断的临床应用,窥探肿瘤的更多秘密—《临床实验室》“肿瘤及伴随诊断”专题

 

导 读


本期主题为 “肿瘤及伴随诊断”。

肿瘤的存在一直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伴随诊断技术的出现及不断发展,为恶性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了优质方案。目前,随着临床医学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尤其是临床实验室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肿瘤的诊断、防治、药物研发等提供了新的希望及研究方向。本期杂志围绕“肿瘤及伴随诊断”,诚邀伴随诊断领域的多位专家及相关IVD企业参与杂志组稿,同各位读者分享前沿的诊断技术及应用进展。

本期“述评”栏目,本期杂志责任主编赵晓涛主任和丛玉隆教授执笔带来《临床实验室分子检测在恶性肿瘤精准诊治中的重要意义》一文,从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分子诊断技术在精准医学中的广泛应用、肿瘤分子诊断标志物与检测新技术为恶性肿瘤临床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伴随诊断为肿瘤患者量体裁衣,提供恶性肿瘤精准诊疗的最佳方案等四部分介绍了临床实验室分子检测在恶性肿瘤精准诊治中的重要意义。

本期“专家论坛”栏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崔巍主任带来《恶性肿瘤患者基因变异检测结果的报告与解释要点》,文中就肿瘤基因检测报告的要点做出了具体分析;北京医院病理科肖飞副主任带来《逆转录活性的热稳定核酸聚合酶在肿瘤和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分享,主要从传统逆转录酶在PCR中的应用,耐高温逆转录酶的实现策略,以及热稳定逆转录-核酸聚合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这种耐高温逆转录-核酸聚合酶在肿瘤和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本期“专论”栏目,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员郭永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全军肿瘤中心肿瘤学研究室副研究员刘毅教授共同执笔带来《数字PCR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文章从数字PCR检测技术优势、数字PCR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数字PCR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三部分介绍了数字PCR这种先进的技术,重点分享了数字PCR在肿瘤中的应用;赵晓涛主任带来《患者外周血LncRNA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享,文章旨在通过总结近年来外周血LncRNA在全球第二大致死肿瘤-胃癌领域的相关研究,为外周血LncRNA作为非侵袭性的胃癌诊断及预后标志物提供新的思路。

本期“实验室诊断技术导航”栏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研究室昌晓红副主任带来《应用SE-i•FISH同步联合检测异倍体CTC与CTEC的重要临床意义》,该文对应用SE-i•FISH有效检测CTC和CTEC的相关研究和临床意义做一综述,为开展相关检测与实验提供指导;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电镜室石红霞主任带来《早期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基因表达谱的检测与治疗新靶点》,文中主要分享了早期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TP-ALL)的新治疗靶点;北京安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曹彦东副总经理带来《遗传性恶性肿瘤伴随诊断中的生物信息分析》,文章着重介绍了遗传性肿瘤生物信息分析过程中要考虑的常见问题;同时,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万孚卡蒂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也进行了新技术的分享。

本期“临床经验交流”栏目,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分子诊断中心于津浦主任带来《家族遗传性乳腺癌BRCA2突变和林奇综合征MSH6突变检测的家系分析》一文,文章中研究者对收集到的家族性乳腺癌家系进行了乳腺癌相关易感基因检测,发现该家系同时是一个林奇综合征的家系;《奥拉帕尼治疗伴BRCA胚系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一文通过研究证实,在HER2阴性且BRCA胚系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奥拉帕尼单药治疗与标准治疗相比有显著优势;与标准治疗组相比,奥拉帕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2.8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2%。

本期“实验室质量管理”栏目,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张秀明副院长带来两篇文章分享,《临床生化检测系统分析参数的正确设置》和《临床生化检测系统特殊分析参数的设置要点与临床实践》,通过介绍参数的正确设置及具体案例分析,指出,合理设置生化检测系统的分析参数是检验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基本保证,保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是检验结果质量保证的基础。

同时本期杂志也设置了“疑难典型病例分析”、“指南与共识”、“医学科技前沿”和“国际国内动态”栏目,众多精彩内容,待您开卷。

注:所有文章点击标题可查看全文
  • 临床实验室分子检测在恶性肿瘤精准诊治中的重要意义
赵晓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文章摘要:目前,恶性肿瘤负担在我国仍呈持续上升态势,这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及社会生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实施精准医疗是防治和治愈肿瘤的关键,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临床实验室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广泛且行之有效的应用。本文从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分子诊断技术在精准医学中的广泛应用、肿瘤分子诊断标志物与检测新技术为恶性肿瘤临床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伴随诊断为肿瘤患者量体裁衣,提供恶性肿瘤精准诊疗的最佳方案、临床实验室分子诊断质量保障和技术规范及市场监管任重道远四部分介绍了临床实验室分子检测在恶性肿瘤精准诊治中的重要意义。
  • 恶性肿瘤患者基因变异检测结果的报告与解释要点
崔 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


文章摘要:随着新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已经进入“量体裁衣”精准时代。通过基因靶点检测,针对个体可进行个性化肿瘤用药的选择、调整甚至防治管理。被检测到的基因变异结果报告给临床后,如何能让医生和患者读懂变异的基因是否具有致病性,是否具有诊断、预测和预后判断等临床价值,报告单才具有真正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就肿瘤基因检测报告的要点做出了具体分析。

  • 逆转录活性的热稳定核酸聚合酶在肿瘤和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肖 飞
北京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兼临床生物样本中心主任


文章摘要:RNA检测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肿瘤和病原微生物诊断与鉴定的检测方法,具有拷贝数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见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一般为两步法,因此,通过寻找与改造具有逆转录活性的热稳定核酸酶,将两步法RT-PCR发展成一步法单酶RT-PCR,从而简化反应体系与步骤,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检测效率。本文主要从传统逆转录酶在PCR中的应用,耐高温逆转录酶的实现策略,以及热稳定逆转录-核酸聚合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这种耐高温逆转录-核酸聚合酶在肿瘤和微生物诊断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 数字PCR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 永
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员


文章摘要:文章从数字PCR检测技术优势、数字PCR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和数字PCR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三部分介绍了数字PCR这种先进的技术,重点分享了数字PCR在肿瘤中的应用。文末作者指出数字PCR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手段,临床一直对其抱有很大的期待,是未来临床分子诊断的关键平台,同时,我们看到数字PCR作为高端科学仪器和医疗器械,国产技术研发、合作的进步非常快,有望更快的推动数字PCR在临床中深入应用。

  • 患者外周血LncRNA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赵晓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文章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不“翻译”为蛋白质的RNA。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种LncRNA表达量有显著变化,如HOTAIR、H19、LINC00152、MEG3、GAS5等。LncRNA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以及预后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旨在通过总结近年来外周血LncRNA在全球第二大致死肿瘤-胃癌领域的相关研究,为外周血LncRNA作为非侵袭性的胃癌诊断及预后标志物提供新的思路。
  • 应用SE-i•FISH同步联合检测异倍体CTC与CTEC的重要临床意义
昌晓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研究室副主任


文章摘要:“差相富集-多重瘤标免疫荧光染色-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SE-i•FISH)”技术,首次将CTC、CTEC的富集与后续染色体异倍体及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表达的检测进行了有效整合,并成功应用于一系列CTC/CTEC的临床检测与科学研究,结果提示,独特的SE-i•FISH可以为开展CTC/CTEC在肿瘤早期诊断、疗效快速评估、肿瘤耐药与复发的实时监测、以及单细胞基因分析等方面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该文对应用SE-i•FISH有效检测CTC和CTEC的相关研究和临床意义做一综述,为开展相关检测与实验提供指导。

  • 早期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基因表达谱的检测与治疗新靶点
石红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电镜室主任


文章摘要:早期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arly T 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ETP-ALL)是2016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提出的一种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建议分类亚型。文中主要分享了ETP-ALL的新的治疗靶点:影响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学异常突变、JAK /STAT通路的激活突变、FLT3突变和髓系标志物。文末指出,对于新的治疗靶点,部分药物已经在进行一期临床试验,希望这些试验结果能改变目前的治疗策略,改善ETP-ALL的预后。

  • 遗传性恶性肿瘤伴随诊断中的生物信息分析
曹彦东
北京安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文章摘要:人的个体遗传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具有癌症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学会科学防癌,通过早期基因检测、定期检测等方法来积极地应对疾病。文章从遗传性恶性肿瘤的基本特点、常见遗传性肿瘤的临床特征、遗传性恶性肿瘤的筛查、数据的储存与管理、数据的安全性与机密性、性能验证/确认六部分进行科普,着重介绍了遗传性肿瘤生物信息分析过程中要考虑的常见问题。

  • 甲胎蛋白检测在肝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文章摘要: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中明确了血清甲胎蛋白(Alpha-foetoprotein,AFP)是诊断肝癌和疗效检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文中介绍了AFP的应用价值,指出AFP作为一个高效的肿瘤标志物,为接受治疗性切除、移植治疗或其他医学治疗的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诊疗方案。目前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甲胎蛋白测定试剂盒已经投入市场,除此之外,癌胚抗原测定试剂盒、癌抗原125测定试剂盒、癌抗原15-3测定试剂盒、糖类抗原19-9测定试剂盒等肿瘤标志物试剂盒也已上市,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到良好的评价。

  • 不同的MSI标志物组合在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中的应用
文章摘要:研究表明,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le,MSI)检测可以用于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的初筛、Ⅱ期结直肠癌预后、Ⅱ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晚期实体瘤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文中主要对传统MSI标志物组合、Idylla MSI标志物组合和其他MSI标志物进行科普分享。
  • 家族遗传性乳腺癌BRCA2突变和林奇综合征MSH6突变检测的家系分析
于津浦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分子诊断中心主任


文章摘要:家族性乳腺癌是指具有家族聚集性的乳腺癌,由已知的易感基因胚系突变导致的家族性乳腺癌,成为家族遗传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基因是最早发现、也是最重要的乳腺癌易感基因。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的乳腺癌易感基因也日益增多。本文中,研究者对收集到的家族性乳腺癌家系进行了乳腺癌相关易感基因检测,发现该家系同时是一个林奇综合征的家系。

  • 奥拉帕尼治疗伴BRCA胚系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
文章摘要:奥拉帕尼作为一种口服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对伴BRCA胚系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开放性的Ш期临床试验,比较了奥拉帕尼单药和标准治疗在伴BRCA胚系突变且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得出结论:在HER2阴性且BRCA胚系突变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奥拉帕尼单药治疗与标准治疗相比有显著优势;与标准治疗组相比,奥拉帕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2.8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42%。
  • 临床生化检测系统分析参数的正确设置
张秀明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医学检验中心主任


文章摘要:合理设置生化检测系统分析参数至关重要,配套检测系统的分析参数经厂商反复验证确认已固化于生化分析仪的计算机中,通过基本分析参数能对分析测量范围内标本给出正确的检验结果,通过特殊分析参数能对分析测量范围以外的标本、异常和特殊的标本给出正确的检验结果。而仅生产试剂的厂商虽然在其试剂盒说明书给出了基本分析参数,但缺乏特殊分析参数或参数验证不充分,没有固化对计算机中,实验室限于时间和技术能力很难对各种反应参数进行反复验证和全性能确认,对特殊或异常的标本很难给出正确的检验结果。因此,选用配套检测系统或固定组合的检测系统是临床实验室的首选,保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是检验结果质量保证的基础。

  • 临床生化检测系统特殊分析参数的设置要点与临床实践
文章摘要: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析参数也称为实验参数或反应参数,就像手工操作的“操作规程”一样,是仪器的执行程序。配套检测系统的分析参数已经厂商充分验证并以最优组合存储在生化分析仪的计算机中,用户不能更改称之为“封闭系统”。而自建检测系统(或称开放系统)的分析参数未经厂商验证或验证不充分,用户可以重新编制或修改,其分析性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合理设置生化检测系统的分析参数是检验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基本保证。本文通过具体案例重点介绍自建检测系统特殊分析参数的设置要点。
  • 复发性卵巢癌基因检测与治疗一例分析
李 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


文章摘要:文中分享了一例复发性卵巢癌基因检测与治疗病例,患者胚系BRCA1基因有致病性突变,是铂类敏感复发患者维持用药适应症,实践证明能够维持病情稳定长达20个月,保持生活质量良好,从本病例看出,基因检测有利于为复发疑难病例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卵巢上皮性癌治疗的第三大手段,为了合理使用靶向药需要尽快普及开展相关的伴随诊断。
  • 癌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现状与未来


文章摘要: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是研究复杂疾病的遗传基础的策略之一。在肿瘤研究领域中,几乎所有常见恶性肿瘤的GWAS均已完成,并确定了与风险增加相关的450多个遗传变异。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致癌的新途径,而且还表明了常见的遗传变异大幅增加了许多常见癌症的遗传风险。GWAS有望应用于药物研发和癌症预防,助力精准预测、诊断和治疗。当前GWAS面临将SNP转换成复杂疾病的致病分子机制的挑战,需要破译其关联的功能和生物学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GWAS的应用。

  • 胰腺癌的分子检测与临床精准诊疗


文章摘要:近期有多篇研究或综述文章关注胰腺癌的分子检测和精准治疗。本文精选了4篇文献分别为重磅的III期POLO研究的生物标志物分析、胰腺癌治疗进展、PARP抑制剂在胰腺癌中的分子机制和应用、胰腺癌患者接受分子分析及匹配治疗。

  • 三阴性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及透明细胞癌的分子特征解析


文章摘要:众所周知,随着PARP抑制剂的不断研究,它与同源重组修复相关的肿瘤的治疗模式已从群体治疗向精准治疗的模式演进。但目前一些肿瘤仍然缺乏明确的治疗靶点。研究其不同的分子特征,并探索潜在的靶点和相应的治疗策略是未来的方向。本文介绍了乳腺癌中特别的患者群体,即三阴性乳腺癌以及妇科肿瘤中的子宫内膜癌和透明细胞癌,针对这三个癌种,解析其分子特征,并探索潜在的靶点和相应的治疗策略。
  • 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规范化应用北京专家共识(第1版肿瘤部分)
文章摘要:实体肿瘤体细胞基因突变NGS检测中,低频突变、肿瘤异质性、样本种类多样、样本质量差别较大等均给实验室检测带来了挑战,因此其在方法建立、分析前、中、后质量控制等方面均有其特殊之处。为规范实体肿瘤体细胞基因突变NGS检测,在借鉴相关指南、规范及权威发表的文献基础上,专家组又起草了《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规范化应用北京专家共识(第一版肿瘤部分)》,本文是《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规范化应用北京专家共识(第1版肿瘤部分)》文章的二次发表,全文转载自:中华医学杂志 2020 年3月10日第 100 卷第9期。

  • 二代测序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汝 昆
中国老年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会长


文章摘要:《二代测序技术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从NGS应用最为成熟的基因突变检测角度出发,围绕“为什么做”、“怎么做”及“如何做好”三个方面,对NGS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本文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对共识做出了解读,作者总结指出,NGS自身的优势决定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同时技术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应用中会面临各类挑战。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管理监督机制的日臻完善,NGS的临床实践将会越来越规范化,也将在疾病的临床诊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2020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更新要点


文章摘要: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是美国21家顶尖肿瘤中心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其每年发布的多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本文带来了2020年NSCLC(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
文章摘要:一、FDA EUA

安图生物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圣湘生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伯乐公司SARS-CoV-2总抗体检测和ddPCR检测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

二、其他FDA批准产品

雅培的血气分析仪测试卡Blue i-Stat CG4+被FDA批准用于全血样本;赛默飞昆虫叮咬过敏原检测组分获FDA批准;贝克曼、西门子、BioMérieux等公司于4月获得FDA 510(k)批准的产品。

三、CE认证

Quotient Limited公司的新冠病毒抗体微阵列检测获得CE认证;NeuMoDx公司的SARS-CoV-2检测获得了CE认证。

四、并购

Genalyte收购了BaseHealth;DiscernDx收购了Luminist Labs。

五、企业合作

Blueprint Genetics与NICER联盟合作开发关于免疫学和血液学疾病的基因检测;ArcherDX与Premier合作评估癌症基因组测序检测。

鸣谢以下企业在本期杂志中给予的支持与合作:
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甲胎蛋白检测在肝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广州万孚卡蒂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不同的MSI标志物组合在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中的应用















































向下滑动显示更多图片


    关注 检验视界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