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强脾弱”这个词,您真的理解吗?

 

“干吃不胖≈胃强脾弱”这是真的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胃强脾弱”这个词,就在宝妈们的口中流行了起来,而您理解的“胃强脾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症状表现呢?

“特能吃,腹泻,排便不成型”呢?

还是“出汗多,小便频,大便干且很难排出”呢?

如果是其他的版本,那可能距离正确答案就更远了。

各位宝妈们,是不是有点迷糊了,明明“胃强脾弱”就是……啊,怎么还会有分歧呢?不要着急,且听我慢慢的说,毕竟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一点也不足为奇。
我们沿着时间轴来看看“胃强脾弱”的演化过程吧。
01
首次出现


“胃强脾弱”最早出现在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一书中,是对麻子仁丸汤证的注释。

也就是对于《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这一段话的注释。

张仲景书中原文说到,有一剂药叫做“麻子仁丸”,这味药可以治疗“脾约”之证。而“脾约”这词是生活在汉代的医圣张仲景首创的,在他的书中却没有更详细的关于“脾约”之病具体症状表现的记载。

直到宋金元时期,中医的发展又到了一个小高潮的阶段,一位叫做成无己的医家为了后世学医者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这段话,为《伤寒论》一书做了注解,他在其书中解释了“麻子仁丸所治疗脾约证”的具体病机及临床表现。
成无己认为:麻子仁丸治疗的脾约证,就是胃强脾弱所致的小便频数,大便难。

这也是“胃强脾弱”一词的出处了。

那我们接着来分析一下,金元时期的“胃强脾弱”到底是“哪里强?哪里弱?”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件事:古人书中记载的“胃”,并不是今日我们解剖学意义上的“胃”。

古代中医理解的“胃”

《灵枢》载:“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伤寒论》有时亦将大肠、小肠统称胃,如“胃中有燥屎”,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同为阳明,二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所以,古之“胃强脾弱”中的“胃强”在理解上则应更侧重于用大肠热盛;而“脾弱”则非脾脏虚弱,实为“大肠之热约束了脾为胃行其津液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脾约失职,脾脏约束水液的功能减弱,把水液布散到膀胱使尿液增多,而“炽热的大肠”因为缺水水液,而造成“大便干、大便难”。

这样的“脾约”证,当选麻子仁丸治疗。(依据古方“麻子仁丸”制成的中成药,现有麻仁滋脾丸、麻仁丸、麻仁软胶囊。)
02
摇身一变


宋金元一过,就到了明清时期,西方医学逐渐引入,中医外科学也在不断的发展,解剖学上最突出的变化,其一是人们加深了对于“脑”的认识,另外一点就是对于储存食物的脏器“胃”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时至今日的中医学教材中,对于“胃强脾弱”亦是这样描述的:“多食善饥,兼见大便溏泄者,为胃强脾弱。因胃的腐熟水谷功能亢进,故多食易饥,而脾的运化功能低下,故大便溏泄。”

“吃的多,饿的快,还容易拉肚子”即为现代中医观念下的“胃强脾弱”,是真的“胃气强盛”而“脾脏虚弱”之症。

所以,带有“胃强脾弱”标签的人群多为胃热脾虚。

平素吃得多,容易饿,还不见长肉,常有口气,容易恶心反胃,总能听见肚子咕咕叫,排气比别人多,最重要的是时常腹泻,泻时还可见食物残渣,这也就是老话说的“干吃不胖”了。

病机分析清楚,大家一定更关心,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办呢?
03
清泻胃火、益气健脾


治疗上当以“苦寒直折胃火,甘缓补益脾气”之法,方选甘草泻心汤以治之。
甘草泻心汤组成


炙甘草12克、半夏12克、黄芩9克、

干姜9克、人参9克、黄连3克、

大枣(4枚,掰碎)。

泻心汤为之剂,故可治疗胃强脾弱之证。

治疗胃强(热)脾弱(寒)之症时,一方面要祛除胃热,另一方面要健脾补虚温化水湿。故选“寒热平调”之代表剂泻心汤治疗。

方中半夏辛苦性温,既能降气和胃,又可燥湿益脾,可谓兼顾脾胃;以黄芩、黄连苦寒清胃;以人参、大枣、甘草之甘缓补脾;干姜既可助脾胃运化,又可温散所停之水湿。诸药合而成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适用于胃强脾弱证。
但使用时需注意“中病即止”,一旦食欲恢复如常,当以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等健脾益气之方调理善后,更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

文章|香薷

图片制作|蛋蛋

素材来源|千库网授权


    关注 大伦育儿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