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又“看海”了~ 厄尔尼诺还没结束?小心,大头在后头!

 

自从3月21日华南前汛期开始以后,我国南方已经历了13次暴雨强降水过程,城市内涝问题突显。有什么方法解决大量...



从3月21日华南前汛期开始,中国南方已经经历了13次暴雨强降水过程,城市内涝问题突显,各个地区都有人在家门口看海……

太长不看版
1,一场长达18个月的厄尔尼诺正接近尾声,但它对气象的影响是滞后的,这次的暴雨就是它惹的祸。

2,同理,今年长江的防洪局势不容乐观,预计降水量高于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同期。

3,在防止城市“看海”方面,市政规划大有作为;对缺水的城市来说暴雨也是种资源,就是有时给的有点猛……

4,我们能做到的:了解自己所处环境可能遇到的气象/地质威胁,会看气象预警信息,学习必要的防护措施和自救方法等等。



中国夏季自然灾害预测图。“岁岁年年灾相似”。
滞后的超强厄尔尼诺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这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自2014年9月开始发展,截至2016年2月已经持续了18个月,且海温已连续7个月(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比常年平均值偏高超过2℃。虽然此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预计将于5月结束,但是它的后续影响还没到最严重的时候,因为“大气、气候对海洋现象的响应具有滞后效应”。南方的13次暴雨强降水过程,正是这一轮“圣婴”的礼物。

此外,中国主要是季风性气候,最大的特点是年与年之间的降水变率比较大。今年长江流域面临的汛情、雨情非常严峻,出现洪涝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5月10日,湘江入汛以来最高洪峰过长沙,图为洪峰过境时的橘子洲头附近湘江水域。
长江,要重点防洪了!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它往往会引起太平洋周边多个地区气候异常,其中一些地区暴雨频繁,出现洪涝灾害,另一些地区则高温少雨,严重干旱。

当该海区海水表面温度持续3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当海水表面温度持续6个月以上比常年同期偏高0.5℃,则确认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事件一般2至7年发生一次

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中国南方多洪涝,北方则干旱暖冬。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1998年夏季,中国长江流域、东北地区发生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涝。1982—1983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1983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洪涝,东北出现低温,黑龙江6月气温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低。

针对公众关心的今年是否会发生1998年那样的大洪水,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的专家周兵解释,从今年开讯以来情况看,今年的防洪形势不容乐观。监测显示,珠江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这些流域到目前为止平均的降水量和常年同期相比均偏多2到3成,与1998年同期相比有些地方偏多了3到5成。因此,今年长江流域防汛面临巨大挑战。
又“看海”啦,怎么办?
近年来,每当暴雨来临,城市频频出现“看海”。就这个现象,程晓陶(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表示,城市里是靠管道来排水的,但是由于城市在建设初期,基础设施滞后标准偏低,改建扩建比较艰难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李京指出,面对暴雨导致的城市“看海”现象,并非简单加大排水管直径就能化解。城市新区建设中更易于采用更高的排水标准,老区域的排水改造也并不困难:

“有些绿化带现在围着不让人走的,完全可以往下挖一点,改成下沉式的,来水的时候就可以聚集起来。而且这种改动不像改动一个建筑那么费劲。有些人行道、广场也应该逐渐改成渗水性比较好的材料,比如渗水性比较好的砖、水泥;反正这些人行道的砖过几年也要换,换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老区改造要多留一些水面、湿地、绿化带。”


5月10日的广州地铁。图片来源:people.cn

李京表示,暴雨来袭,城市不仅需要排涝,更重要的是想办法把洪水利用起来,即拦蓄和下渗,也就是我们近几年常说的“海绵城市”,最核心的特点就是把雨洪资源化,实现70%的降雨在本地储存和转化使用
海绵城市
所谓的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应对暴雨洪水灾害时具有良好的弹性,有很强的吸水储水渗水净水能力。下雨时把雨水存储起来,等到需要用水还可以把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这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我们想办法把水拦下来再就地消化,不让它变成洪水,而变成水资源。

专家指出,特别是北京这样的缺水城市,面对暴雨,一排了之显然不是明智之选。2008年北京奥运时,规划者、建设者把雨水利用技术充分运用到场馆建设中去,因此近年来,奥林匹克中心区未出现过积水,包括在2012年7月21日北京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中也得以幸免。

中国于2015年推出了“海绵城市”试点,共16个城市入选,而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也于日前公布。这些城市分布在中国多个方位,有的气候干旱,有的降雨充沛,目的就是尽可能探索出适合各城市特点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


5月8日,福建泰宁,建筑和工人宿舍被摧毁。图片来源:ap.com
我能做什么?
李京指出,汛期来临,除了进一步科普暴雨预警制度之外,考虑到雨情和积水程度不一定同步,有关部门也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水情通报,“真正影响公众出行的是积水深度,这就是水情。北京市的应急预案提到了水深达到多少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现在我们气象有预警,水情也有,但是没有像气象那样公布到每一个公众那儿,还需要通过微信、短信以及街上那么多大屏幕把它宣传出去,让大家迅速改变方案,不走积水的路了,走别的路。”



台风“风神”袭港时,街头放置的警示牌。你看得懂所在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吗?Carol Green摄

程晓陶强调,当城市气象灾害发生时,作为公众做好个人防范也非常重要,首先要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要有一个风险评估,比如是否会有山洪、内涝的威胁存在哪些地方是容易积水地段;其次,遇到突发灾害,如何进行自救;以及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时,需要加强哪些防御措施等等。
扩展阅读
遇到暴雨怎么办?读懂天气预报最重要!目前国内只会发表各种颜色的小标志,但是这些标志都意味着什么?或许只要稍微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弄懂这些符号之后,我们就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这些信号怎么看呢?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文章《夏季暴雨生存指南:如何解读气象预警信号?》






戳这儿学知识!


    关注 果壳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