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10年仍原地踏步,调整下指数牛市就来了?

 

是时候动一动了。...

今天的沪指收盘是2846.22,近期也一直在2800点左右徘徊。以拉长时间周期的角度去看,上证综指2800点,早在2007年就已经达到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十来年,上证综指都干嘛去啦?换个编制方法,股民就能挣大钱了嘛?
01
斗转星移,沪指仍在原地踏步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近三四十年,1-4季度GDP数据 2010年是412119.3亿元,2019是990865.1亿元,十年间,妥妥的翻了2.4倍。



(数据来源:国务院网站)

上证的总市值2000年是约3万亿元,2019年底已达35万亿元,翻了近10倍左右,可是沪综指数早在2007年左右就达到了2800点,十年过去了,似乎没有丝毫变化。



上证综指(简称:沪指)是A股市场知名度最高,应用最广的指数,其重要性、其地位地位类似于美股的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港股的恒生指数,为何却没有充分体现出这种经济增长呢?“股市晴雨表”、“温度计”失灵吗?是不是该换换了?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建议适当调整上证综指的编制方法,切实提升指数的表征作用及内在稳定性,又一次引发市场热议。

“沪指失真”、编制方式亟待优化已是秃头上的虱子,市场上上下下尽人皆知。为何沪指失真?编制方式要不要改?

还有个担心就是,沪指编制方式改了,监管部门会不会“换掉温度计”、“手动调指数”?股民还能相信谁?
02

指数为什么失真?

反应迟钝,无法敏感提现龙头股走势,沪指和实际感受背离太大,是很多股民最大的感受。究其原因,超级大盘权重股是个很重要因素。

四大银行、两桶油、地产股在沪指的权重很大,很大程度控制着沪指大盘的走势。但是A股是个散户市场,小股民对大盘股兴趣了了。按市值加权计算的沪指,波动难免钝化。

本应该最能反映市场情况的沪指,结果却最不能反映占用户人数最多的散户最想知道的市场情况。



还有就是,网络经济、数字经济、高技术经济这些新兴领域,如阿里、腾讯、华为都不在计算其中。当期新经济环境中,传统周期行业占着坑,高质量新兴企业进不来,微利或亏损类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甚至拉低总体股指点位,这也就是为何股民总感觉沪指和实际感受背离咋就那么大呢?

垃圾股只进不出或少出、交易冷清的B股更是懒得提,不剔除等着过年嘛!

对比深成指,按一定标准选出50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股,而且样本股牵涉到各行各业的上市公司,且新经济产业占据一些比重。

因此在经济加速转型的背景下,深证成指的整体表现就强势于沪指。

而且新股计入指数的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真实情况,这也许是沪指为啥十年不涨的原因。

我国有新股23倍市盈率限价发行,和涨跌停板的限制,所以新股上市多存在连续涨停或高波动的特征,有数据显示,近五年新股上市后是平均连续9个涨停。

在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的股价高点计入沪指,之后就进入漫漫熊途的下跌通道,这个拖累指数不要太给力了。

中国石油(SH:601857)就是活生生的例子。2007年11月5日上市当日收盘总市值逾7万亿元,是当时沪市第一大市值股,第11日以39元的价格计入上证综指,而现在的价格,跌至4.29,只有计入指数时的约十分之一。

你说这种计算方法,沪指还怎么能涨?股市晴雨表,天气预报明显不准,股民这样能赚到钱吗?



感谢关注金融行业网(ID:jrhycom)。很多读者还没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如果觉得融哥做得不错,记得点个赞表示鼓励哦。


    关注 金融行业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