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不可长!关于HBV低病毒血症的管理,必须要知道的事

 

经治患者更应注重LLV的管理~...

低病毒血症(low-level viremia,LLV)定义为HBV DNA持续或间歇大于检测下限但小于2,000IU/mL。近期发表的一些数据显示,即使接受一线HBV抗病毒药物治疗,仍有20%~37.9%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处于LLV。

随着核酸检测技术的改进,临床上普遍使用的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其检测下限可达到20IU/mL[1],有助于早期发现处于LLV的患者。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知道,LLV不仅与病毒学突破、耐药、肝纤维化、肝细胞癌(HCC)等临床危害有关,在肝硬化或HCC等特殊人群中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作为吉智医所推出的“乙肝低病毒血症”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我们将一起对CHB患者出现低病毒血症后的相关管理进行讨论。
当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恩替卡韦(ETV)或替诺福韦(TDF)治疗出现LLV时,该如何处理?是换用另一个抗病毒药物,还是联合另一个抗病毒药物?调整方案的时机在哪里?相较于继续使用原本的治疗方案,病毒学抑制率可以提高多少?对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如何?

这些都是临床医生们关心的重要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设计良好的、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来回答这些问题。

回顾了一些近期发表的研究数据,或许可以给广大临床医生们一些启示。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说起,一起探讨LLV的管理

未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者,可调整治疗方案

“强效、高耐药屏障”一直是各国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4]推荐的用药原则。药物的选择也影响着LLV患者的管理。

对于经治患者而言,正在应用非一线药物治疗的建议及时更换为一线药物;如果是应用一线药物应答不佳患者,可调整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方案,换用其他一线药物或两种一线药物联合使用[5]。对于,正在接受一线抗病毒药物而发生LLV的患者,或可参考这一治疗策略。

今年4月日本九州大学Eiichi Ogawa教授最新发表了一篇有关TAF转换治疗的研究[6]发现,ETV治疗或NAs联合治疗出现LLV(HBV DNA 20-2,000IU/mL)的患者,转换为TAF治疗48周后几乎所有患者都达到了完全病毒学抑制(HBV DNA<20IU/mL)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性纳入313例慢乙肝患者,其中191例接受ETV治疗和122例接受基于阿德福韦酯(ADV)或替诺福韦(TDF)的NAs联合治疗至少2年。研究旨在评估患者在转换TAF治疗后48周内的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显示,转换为TAF治疗后患者的HBV DNA抑制率有了进一步提高,对病毒的抑制程度更强。尤其在ETV组,第48周的HBV DNA抑制率显着增加,从75.9%增至96.9%(P


    关注 医学论坛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