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养之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防控要点

 

预防比治疗更好。...





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引起人、畜、禽结核病发生的一种病原体。从分类学而言,引起人结核的为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牛结核的为牛分枝结核杆菌,引起禽结核的为禽分枝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可以传染包括人在内的50多种动物发生结核病。

 临床症状

•       牛结核通常取慢性经过,一般在经产牛表现临床症状

•       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病程延长,临床症状明显。

•       通常包括肺结核、乳房结核、淋巴结核、肠结核、生殖器结核、脑结核、浆膜结核及全身性结核。

•       肺结核最常见,是牛结核的主要形式。

•       患牛通常表现为虚弱、食欲减退、消瘦、咳嗽,尤其当运动、吸入冷空气或吸入含尘埃的空气时易发生干咳。

•       可伴随腹泻。

•       严重者呼吸困难、张嘴呼吸、消瘦、产奶量停止。

 诊断
•      检疫:结核菌素皮内注射,皮褶厚大于4mm为阳性牛。

•       细菌学检查:结核病灶的抹片,抗酸染色,发现红色的小杆菌。其他细菌染成蓝色。

 防控要点

•       每年二次全群检疫!

•       淘汰阳性牛,隔离饲养阳性牛;

•       建立无结核病的犊牛群。要严格隔离犊牛,饲喂结核阴性母牛的初乳和常乳(要保证初乳的消毒和常乳的巴氏消毒合格);20日龄首次检疫,阳性犊牛淘汰;阴性的犊牛到3月龄再次检疫,结核阴性犊牛转为阴性牛群,阳性的犊牛淘汰。

支原体病

牛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的微小微生物。是奶牛的一种常发生的传染病。各种年龄段的奶牛都可感染,犊牛:肺炎、关节炎;泌乳牛:肺炎、关节炎、乳腺炎。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脐带传播(脐带被污染)、消化道传播(没有消毒的初乳和消毒不好的巴氏奶;污染的奶桶、水桶及饲喂用具)。流行特点为①牛舍空气不流通是支原体肺炎高发的原因,一般从30日龄发生,高发期在断奶前后;②长途运输、疲劳应激,特别是肉牛;③转群应激,断奶应激:犊牛岛转到后备牛舍后高发④分娩应激,新产牛产后出现呼吸道病,出现关节疾病。

 症状

1、肺炎型

•      初期体温升高至40℃以上,中、后期体温略高或正常。

•      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      气喘、咳嗽、没有鼻液。当伴发肺炎链球菌和巴氏杆菌感染后可有脓性鼻涕。

•      病程稍长时患牛明显消瘦,被毛粗乱无光。

•      病死率可达50 %—100%。

•       常常与肺炎球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加重病情。

2、支原体关节炎

•      发病日龄:8—15日龄

•      发病关节:前肢或后肢一个或数个关节的肿胀,疼痛明显。

•      关节病特点:呈坚实样肿胀,关节屈伸困难,关节严重变形,运步时呈三脚跳跃前进。

•       其他症状:吃奶减少或不吃奶,精神沉郁。
 病理剖检变化
1、肺炎型

•      鼻腔与气管内有黏性分泌物;

•       肺脏病变三种类型:①肺脏肿大,有大面积的红色肉样实变区;②肺脏实变,表面有大小不等的陈旧性出血斑,肺的切面也是陈旧性出血;③肺脏实变肺的表面有少量点状化脓性坏死灶(继发巴斯杆菌感染)。

2、关节炎病理变化

•      关节外形肿胀、轮廓明显改变。

•      关节囊内无积液,不化脓。

•       关节软骨、韧带变性、坏死,有黄色干酪样性坏死物。
 诊断

确诊依赖牛支原体的培养分离和鉴定。将材料接种到类胸膜肺炎微生物(pleuropneumonialike organisms,PPLO)固体培养基表面,置培养箱中在5% CO2条件下37°C培养,3~5d后,在立体光学显微镜下低倍观察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支原体菌落具有“煎蛋样”典型特征。

防控与治疗

•      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是控制本病的基本原则。

•      支原体缺细胞壁,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对磺胺药物也不敏感。

•       青霉素类、头孢类、磺胺类都不能用。

肺炎链球菌病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瓜子状成对排列,也有短链状,菌体短,有荚膜,无芽孢和鞭毛。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临床特征

•      体温升高;

•      呼吸快速,张口、伸舌 ;

•      咳嗽;

•      流鼻(流鼻涕与感染的病原不同而不同);

      精神差、消瘦、被毛粗乱、生长缓慢,常变为慢性 ;

      死亡。
犊牛脓性鼻涕


病理变化

•      在肺小叶发生化脓性肺炎;

•     化脓灶呈弥漫性、黄豆大小;

•     切开化脓灶,流出白色粘稠浓汁;

•      在肺部出现肺大泡。


 预防与治疗

•      保持牛舍通风、干燥;

•      早发现、隔离治疗;

•      头孢类抗生素敏感;

•      治疗1—2个疗程,不能一见好转就停药;

•       转入慢性肺炎,很难治愈。

巴氏杆菌病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在血平板生长良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瑞氏染色类似双球菌。

 临床症状

1、猝死型巴斯杆菌病

•       青年牛、泌乳牛、干奶牛、犊牛都可发生,大多是没有看到临床症状就已经死了,常常早晨巡栏时发现,或下午巡栏时发现,奶牛已在卧床或粪道内死了。

•       病理变化:鼻孔与口腔流出,肺出血。
 2、慢性化脓性巴氏杆菌病

•       表现呼吸道症状。咳嗽、呼吸次数增多,有鼻涕,肺部有干、湿性啰音;

•       病理变化:在肺的膈叶发生化脓性病灶;在肺小叶上也化脓病灶;化脓灶大,切开流出脓液。

 3、急性败血性巴氏杆菌病

•       发病诱因:冷、热应激:

•       每年7—9月,12月—2月发生地方性流行

•       呼吸道症状,呼吸急促,伸颈、张口、伸舌呼吸,口角流出白色泡沫,发出喘鸣音,体温升高40℃以上,心跳100次/min以上。一般1-6小时死亡,死亡率高达100%。

4、皮下气肿型巴氏杆菌病

•       奶牛的颈部、背腰部皮下出现大面积气肿,按压局部皮下有气体,气肿局部无热无痛。

•       体温41—42 ℃,采食量降低或不吃,反刍停止,从发病到死亡时间不等,快的2—24h死亡。大部分发病牛呈慢性感染状态。

实验室诊断

1、猝死型巴斯杆菌病

•       血平板生长良好;

•       麦康凯培养基不生长;

•       血平板菌落露珠样、湿润、光滑;

•       瑞氏、姬姆萨染色为二极染色小的短杆菌。

 2、急性败血性巴氏杆菌病

•       肺内和小肠粘膜的抹片,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球杆菌,瑞氏染色为二极染色杆菌;

•       血平板培养基菌落为露珠样、湿润、光滑菌落;

•       麦康凯培养基无菌生长;

•       挑去菌落革兰氏染色、瑞氏染色,镜检:

•       革兰氏阴性杆菌,瑞氏染色为二极染色的杆菌。

预防与治疗

预防

•      积极做好热应激防控工作,由于发病牛的症状与热应激常常混肴,而且发病与热应激有关,必须采取降温综合措施。

•       加强巡栏,发现异常呼吸快的、体温在41℃以上的牛。①立即用水桶接水向牛头部、胸部泼水降温,同时隔离治疗;②水内加入维生素C,预混料中增加小苏打饲喂量。

•       疫苗:巴氏杆菌疫苗。

•       青年牛、干奶牛预防性投药。磺胺间甲氧嘧啶25~50mg/kg体重,首次50mg/kg体重,第二次以后25mg/kg 体重,配合TMP  5mg/kg体重;小苏打30mg/kg体重,三种药充分混合均匀,随喂料喂服,2次/天。

•       全场消毒

治疗

•       静脉注射下列药物:⑴头孢塞呋钠:6—8mg/kg体重,5%葡萄糖注射液500mL;⑵5%维生素C、100Ml,地塞米松50mg(对怀孕牛要禁用),5%葡萄糖氯化钠500mL;⑶10%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上述⑴⑵ ⑶静脉注射,2次/天。

•       对背腰部皮下气肿的牛,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注射针头刺入皮下,将气体放出,轻度的气肿,可慢慢吸收。


    关注 四方力欧畜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