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不吼叫指南:当孩子拖延、哭闹、沉迷电子产品……如何理智地和他们沟通?

 

养育孩子带给我们的不应该是焦虑,而是希望。...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味的满足,而是被理解和看见,当我们能带着不一样的眼光试着走近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眼里看到的就不再只是问题,而是孩子成长的各种可能性。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上周的六一儿童节,童书妈妈推送了一篇文章(六一承诺:不打孩子,很多有杀伤力的话也不要对孩子说),引发了家长朋友们的讨论。

不少家长提出,文中和风细雨式的交流方式过于理想,对父母过于苛责。也有家长希望推出一篇和孩子沟通的实操文章。

为此,我们专门找到了亲子沟通专家朱芳宜老师,为大家带来今天的这篇文章。

为什么孩子们会拖延、沉迷电子产品、爱哭闹、胆小或怕输呢?孩子表现出的问题背后到底是什么成因与需求?如何去满足孩子的需求而解决问题?……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朱芳宜老师文中将给出自己的一些专业思考,希望能为读者朋友们带来启发。
作为育儿专家
我也曾吼过孩子,但我学会了……


我想,作为父母,你也会和很多父母一样,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过很多困惑和疑问,孩子的哭闹和发脾气、拖延和磨蹭、胆小或怕输,你可能一直在寻找着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也同样,我一直认为父母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却没有爱孩子的方法,所以,我一直都在讲亲子沟通,每天都在告诉家长们怎样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试图帮助家长们去解决育儿问题。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亲子沟通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那是在我儿子三岁那年的一天晚上,我放下手头的工作看了下表,已经9点多了,就对儿子说“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在玩,该洗漱了。”

他满口答应。不知不觉的过了好半天,好不容易完成了手里的工作,可走到客厅,看到儿子还在玩,丝毫没有洗漱的意思。

这一刻的我彻底憋不住了,冲着他喊道:“你还玩呢!看看都几点了!快十点了!你自己在这里玩吧,我去睡了!”

说完,我转身就要离开,儿子追了上来,委屈的说道“我等你讲睡前故事呢。”听他说完,我的心顿时软了下来。

作为父母,每个人都经历过面对孩子磨蹭的行为,而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选择了最简单便捷的一种——吼叫。

你也许认为这就是在生活中一件稀疏平常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有一位因为孩子的磨蹭而发火的老母亲,而事实上,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可能有一些被我们忽略的东西。

为什么我儿子会磨蹭呢?

也许因为他正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许因为他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观念,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养成习惯,也许因为他渴望跟我有更多联结而舍不得睡;

或者因为我没有激发出他做这件事情的自主性,他只是习惯了被我提醒和约束,甚至是因为我的过度焦虑以致于放大和固化了他磨蹭的行为。

我为什么会吼呢?

工作的超负荷让我没有时间陪孩子,我的心里即焦虑又内疚,当我对着孩子吼时,其实是把我内心的所有情绪都发泄了出来,其中还包含着对先生的抱怨,为什么他就不能管管孩子呢!

为什么对着我儿子吼,而不是别人呢?仅仅是因为他的磨蹭吗?事实上,他只是做了每个小孩子都会做的事情,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弱小的,是令我感觉最为亲近且安全的人。

作为育儿专家的我,从不缺乏沟通技巧,我可以列举很多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但养儿育女并不完全是凭借知识和经验的事情,它还是每个人的人生课题。

经过了那一次,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父母面临的育儿难题并不仅是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而是如何加深对自己和孩子的了解。

更深层次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不仅仅停留在他们的行为上,同时,透过孩子,发现自己尚不成熟的一面,然后让这一面获得成长,这些都是为人父母最大的课题。
从孩子的问题行为,
看见孩子的需求,然后技巧才有用
所谓的问题行为,都是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没有被看见的信号,只有真正地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爱孩子,那些方法和技巧才会发挥价值和作用,否则方法很可能会变成操控孩子的工具来使用。

比如电子产品这件事,很多父母会因此头疼,一些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的父母就对我说,朱老师,我的孩子有网瘾,因为整天玩电子游戏,所以开始厌学了,不好好学习。还有的人说,我的孩子现在整天拿着ipad,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并不是因为电子产品,才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孩子首先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问题,又没能解决,同时他们的困惑又不被看见,才会喜欢上电子产品。

这像是个悖论,因为生活和学习出了问题,才会有电子产品的问题,而事实确实是如此,电子产品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孩子为了满足安全感、关注、胜任感等需求却没能得到满足的替代品。

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我们才能怀着一个客观的心态去和孩子沟通,这一刻的我们眼睛里盯着的就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还有应该给孩子提供怎样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可能会带着一份柔软的心去看待这件事情,那结果自然就会不一样。

那么,孩子的心理需求都有哪些呢?

正如前面提到,安全感、独立、关注、技能发展、胜任感以及社交,等等,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需求。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接下来,我们就从安全感和独立这两个重要的需求说起。
需求一:安全感
无论我们的孩子是3岁,还是12岁,安全感对他们而言都很重要,这是人一生养育的根基,也是人最基本的一项需求。

3岁以前,孩子要完成心理的建构,而安全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从某个角度讲,安全感影响着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如果一个孩子安全感不足,那么在长大成人以后,即使在安全的环境里也会感觉不安全,要么过度地依赖他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要么过度地控制别人。

有些时候,如果妈妈的情绪以及家庭关系相对稳定,孩子就可以拥有绝大部分的安全感。

而有的时候,我们情绪的不稳定还与我们对孩子发展规律的不了解,而产生的过度焦虑有关。

像有的家长问,孩子无论走到哪儿都要带着自己的小毯子,觉得这样好脏,于是就把小毯子给洗了,结果孩子不依不饶,惹得妈妈也大发脾气。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类似于小毯子、毛绒玩具的东西会具备几个特点,那就是有孩子熟悉的味道,有温暖、柔软的感觉,这些特点让你想到什么呢?是的,想到妈妈的感觉。

当孩子开始走向自我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期的时候,他会从心理上开始与妈妈分离,而这个时候,这个小毯子就充当了一个过渡的伙伴,温尼科特把它称为“过渡性的客体”,这个小伙伴满足了他对妈妈的依恋,让他不至于在与妈妈分离时用力过猛。

只要妈妈此时给孩子的安全感是足够好的,妈妈就会“住进”孩子的心里,那么,孩子慢慢就会放下这个小毯子,独自探索。

一些直到成年仍然会有依恋物的成人,并不是因为有了小毯子这些依恋物才形成依赖,而是因为妈妈因为某种原因没能给到孩子稳定可靠的感觉,孩子才会一直停留在这样一个过渡的空间里,始终没有办法从心理上独立。

所以,当忍不住很想把孩子手里的小毯子丢掉或者洗干净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还有什么比孩子未来的安全感和独立更重要。现在很多幼儿园理解这一发展的特点,会鼓励家长让新入园的孩子把依恋物带在身边,在午睡时也可以陪伴他们。

一个安全感好的孩子,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会比较友好、积极,在学习上更乐于主动探索,拥有学习动机,因为他对人、环境以及自己都充满确信,这种自信就像是天然拥有的,但其实是在人生的早期慢慢积累出来的。

有妈妈说,我的孩子12岁了,会过度依赖我,遇到点困难就会退缩,对自己也不够自信,是不是没有安全感?

事实上,家庭教育是特别复杂的事情,很难说一个问题的发生一定是由于某一种原因,这涉及到家庭系统方方面面的联系,比如父母自身的原生家庭、心智化的能力、自我成熟度、孩子先天的气质类型、后天的教养方式与环境,等等。

所以这位妈妈谈到的现象需要结合这些因素来考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现象不见得一定是因为安全感不好,但安全感不好的孩子的确会发生这样一些现象。

所以,妈妈从安全感入手,逐渐补足孩子的安全感是必经的一个过程,只是孩子越大,这个过程就会越复杂。

即使是成人,我们也仍然需要安全感,周围的人和环境如果是安全的、让我们确信的,我们就更能安下心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不管孩子现在多大,安全感都是人一生的基本需求,要给予满足,所以,让自己的情绪相对稳定,维护相对稳定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是我们给孩子一生的最宝贵的礼物。
需求
二:独立


如果你有一个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你可能会感慨,糟糕,我的孩子又要开始叛逆了。有时我们对“叛逆”存在着误解,孩子从来不会因为叛逆而叛逆。

叛逆可能意味着你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也可能意味着孩子在成长。

人的一生会经历三个“分离个体化”的阶段,什么叫分离个体化呢?说白了,就是孩子要和你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中的头两个阶段可能就是你的孩子曾经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着的。

人生的头20年,孩子就是在缓慢而坚定的做这件事情,他们的自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熟和发展。

第一个分离个体化的阶段就是“可怕的两岁”,甚至要更早一些,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

这会儿的孩子动不动就把“不”挂在嘴边,这些“不”并不是孩子刻意在和你对着干,而是他为了宣布“我的自我意识发展了,我要从你那里独立出来”。

所以,即使你问他“你要吃冰激淋吗?”他也会本能的把“不”字脱口而出。之所以说这个阶段“可怕”,往往是由于父母对这个阶段表现的不了解,以及缺乏良好的沟通方法,或者说父母自己都没有这个阶段顺利过渡的经验,自我并没有得到成熟的发展。

第二个分离个体化的阶段是在青春期的早期,女孩子大概在9岁半左右,男孩子11岁左右的时候。

这个时候,孩子不再简单机械的说不,而是能说出自己更多的理由,不再全然听从我们的安排,开始质疑和反驳父母的观点。

他的想法很简单,我要证明“我和你不一样”,他要更进一步走向独立,为成年期的独立打下基础。

事实上,他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迅速发展,那些质疑和反驳并不完全是他在针对我们,而仅仅是他们在成长的表现,待到孩子15岁以后,抽象能力发展了,经验也更丰富了,他们也会变得更加接纳和圆融。

第三个是在孩子20岁的时候,离我们还很遥远,先不多说。

你可能会说,即使我了解了这个阶段,可这个阶段着实让人头疼啊,该怎样在这个阶段顺利过渡呢?

既然孩子是在走向心理的独立,那么就意味着我们要给到孩子更多的自主性。给到孩子自主性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

1. 赋予孩子决定权。

对于一些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自我决定的权利,可以让他对自己拥有一定的掌控感。

如果和孩子直接说“快去练琴吧。”他可能会说“我不想”,但如果换成“你想先练琴还是先洗漱?”你们可能就会多一层合作的机会。

2. 用“是”来代替“不”。

对于写作业走神的孩子,避免批评和责备,像“别磨蹭了!我告诉你啊,今天9点前你要是还写不完,就别写了,明天作业也别交了,等着老师批评你吧。”

这种方式只能造成孩子心理的超限反应,从而产生逆反。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事物吸引,这与他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尚不成熟有关,如果换成这一类友情提醒会好很多,比如“写到哪里啦。”“继续吧。”或者简单的拍拍后背,做一个“继续”的提醒也可以。

3. 向前一步,思考如何改进。

每个人都会犯错,拥有独立意识的孩子不喜欢听别人的责备、批评,如果把关注点多放在如何改进上,那么即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同时也重新激活了孩子的自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水洒了,就拿抹布擦一下。考试题错了,就改正一下,告诉孩子“错题提醒了我们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前不久,一位妈妈说,自己8岁的孩子只要犯错就找各种理由,给自己找借口。我告诉他,如果孩子感觉安全,他就不需要找借口,找借口只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他希望证明“自己仍然足够好,妈妈仍然爱自己”。

所以我告诉她,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就告诉孩子:

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做的这件事情要调整,接下来咱们想想办法,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孩子未来的路有很长,向前一步,思考如何改进才能让他们走得更加长远,过多的批评责备只能造成他们的羞愧感,觉得自己不够好,失去探索和挑战的力量。

当然,孩子的心理需求还有很多,像关注、技能、胜任感、社交,等等。你可能会想,这么多的需求,难道都是我们要一味满足的吗?

事实上,并不需要,我们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如果做得过于完美,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味的满足,而是被理解和看见,当我们能带着不一样的眼光去试着走近他们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眼里看到的就不再只是问题,而是孩子成长的各种可能性。

这也是我所希望的,养育孩子带给我们彼此的,不应该是焦虑,而是希望。

注:文中图片来自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

公众号推送新规则下,诚挚邀请大家星标我们的公众号,并在文章末尾点“在看”,以便优质的内容更好传播~
END
作者:朱芳宜,亲子沟通专家,心理咨询师,国家卫健委“科学育儿”培训专家,《读懂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和需求》作者。
编辑:圈圈
如果你喜欢本文,你还会喜欢:

鼓励孩子,原来是个技术活

除了“催”和“吼”,陪写作业,你还做了什么?

十四个爱的方法,永远止住孩子跳桥的步伐

把孩子养大真不容易?不,轻松当妈,我最受益的十一件事

到底什么样家庭的孩子会沉迷王者荣耀



 书单 
向微信后台发送“书单”获取各年龄书单


 加入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


 转载 
向微信后台发送“转载”扫码进转载群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童书妈妈限时团购专区


    关注 童书出版妈妈三川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