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先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才能获得内在的真正自由

 

每个人生来,都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



如果让你选择,是成为让人喜欢的人还是讨厌的人,我想几乎所有人都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前者。

但其实,仔细想想,想成为被别人喜欢的人,其实也挺累的。因为这意味着,你要按照对方的喜好、标准来要求、展示,甚至改变自己。

被别人讨厌,心里当然会不舒服;可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也可能自己反倒讨厌起了自己。

人生真难,到底该怎样才能活得幸福一些?

如果我说,有这么一本书,可以帮你解开心中的疑惑,你愿不愿意一起来读一读?

这本书,就是由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作家古贺史健合著的《被讨厌的勇气》。
它其实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也可以说是对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理解与解读。但因为采用了“哲人”与“青年”辩论、对话的形式,所以并不像一般的专业书那样枯燥晦涩。

它读起来不难,整本书的辩论其实都在围绕“幸福是什么”、“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这两件事来进行,你甚至可以用两个晚上快速读完它。

但要真正读懂它、接受它,并且能按照书中的建议开始有所行动,那却是一件挺难的事。

书中的许多观点都有些颠覆,而且直戳痛处。

全书以“哲人”和“青年”每一夜的对谈为一章,就生活选择、人际关系、人生自由、幸福的根源、自我接纳等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

书中的许多理论涉及到了心理学巨头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分歧,看似在围观神仙打架,其实更多的冲击来自于“原来的那个自己”与“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在掐架

如果你把这本书当作人生困惑的一味“解药”,它真的要算一剂“猛药”了。今天小暖就来带大家一起看看这味“猛药”的疗效到底如何。


心理创伤根本就不存在?


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理论之间挺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看向过去”的心理学,而阿德勒是“看向现在”的心理学。

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认为,心灵过去所受到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但是阿德勒却主张“目的论”,认为我们的过往经历并不是我们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起决定作用的是我们赋予这段经历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这段经历”。

举个例子,男孩A是个实打实的“死宅”和“社恐”,多年躲在房间里闭门不出。只要踏出房间半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

如果想要帮助这样的人改变,通常我们会先挖掘他的过去。比如父母关系不和、在学校或者职场受过心灵创伤等等让他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们可能会通过让男孩明白“错不在自己”,帮他卸下心理包袱,迈出第一步。

但在阿德勒看来,这样的分析方法不够积极,甚至会陷入某种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之中。

“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且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不就会束手无策了吗?这样不就很有可能会让人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吗?”

如果用阿德勒的理论来分析男孩A的行为,刚好是“因果颠倒”的。他认为,男孩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才制造了不安情绪。

因为一直憋在房间里可以让父母担心,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相反,如果踏出家门,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成为茫茫人海的平凡一员。

所以,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的不幸,其实都是自己亲手选择的结果,只是有一些是有意识的,有一些则是无意识的。

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最为积极的一面:

既然是“自我选择”的,那就有改变的可能。

有人认为阿德勒是在否认过去,可我倒觉得他只是不希望人们沉溺于过去。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现在盛行的“原生家庭论”。

尽管原生家庭的影响毋庸置疑,但如果一味强调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和后果,也会容易让人走向“把一切责任推给别人”的另一种极端。
“谁都无法完全理解痛苦的当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做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让自己成为可怜的受害者,便可以把未来岁月中的一切不顺遂、不满,统统推给原生家庭,自己则不必承担任何“选择错误”的责任。

阿德勒专治这种“逃避”,逼着人做出改变。


改变之所以很难,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没有勇气


阿德勒心理学是建立在每个人都可以改变的基础之上的。可话虽如此,我们都知道,想要改变,真不是一般的难。

正当我和书中的那位青年一样,带着十二般的渴望,想要和哲人求得有效方法时,哲人用一句话,给了我当头一棒:

“你之所以没法改变不幸,是因为缺乏勇气。和过去或者环境,以及能力不足,都没啥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没法做出改变,正是因为自己在不断地暗暗下着“不改变”的决心。
改变之后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应对这些变化?也许我们都不得而知。难以预测的未来,会让我们充满不安。

更何况,改变并不一定就会带来更好的生活,没准还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痛苦或者更加不幸。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现状有一千一万个不满,却依然硬撑着保持现状的原因。毕竟,不改变要来得更轻松、更安心,不是吗?
这种体验简直太真实了。比如我们羡慕朋友性格开朗、会聊天,也想要变成那样的人,但可能我们在社交中还未开口,先被自己的“心魔”绊住了脚步。
我主动联系她,会不会被冷落?我开口聊的话题,会不会让他觉得很无聊?要是我说着说着冷场了,那多尴尬。

哎,也许我的性格就当不了社交达人吧,这么内向、无趣,难怪不会有人喜欢!
凡事一上升到性格层面,基本上连想要改变的欲望都没了。我们只是羡慕了一秒钟,就继续躲在“旧人设”的壳子里苟且度日。

所以,说穿了,我们也可以把阿德勒心理学当成“勇气的心理学”。书中将人们普遍缺乏的这份勇气概括为以下两点:

  • 被讨厌的勇气
  • 甘于平凡的勇气
当我们拥有了这些勇气,“改变”自然也就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而我们同时也就拥有了获得幸福的自由。


被讨厌的勇气: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整本书金句不断,有许多都值得敲黑板、画红线。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当属:

“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的厉害就在于他的洞察一切和一针见血。仔细想想,我们在生活中的各种烦恼,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工作中,哪一件不来源于人际关系?

与父母无法和解的关系,与公婆不可调和的矛盾,与伴侣不被理解的苦恼,与孩子无法亲密的症结,与上司不被认可的委屈,与同学不被欢迎的烦恼……

被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际关系所纠缠的我们,分分钟想逃到无人岛,让自己落得片刻的清静。

但其实,没有人能活成一座孤岛。只要活着,就很难呆在人际关系真空中。

有人的地方,就有羁绊。而想要把自己从人际关系中彻底解放出来的方法,只有一条,那就是:

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想要做一个被所有人喜欢、认可的人,就得把自己活得八面玲珑、有求必应。这种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和人人想要追求的自由背道而驰。
但自由,也同样有代价。在阿德勒看来,这样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刻意追求被他人认可,身上的人际关系枷锁才能自动解锁。

但我们也知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易。就连一向以“老娘”自居的小S,也会因为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而在节目里痛哭流涕。

记得在综艺《我们是真正的朋友》里,有一集邀请了歌手信。小s在聊天的时候抱怨,自己唱歌那么努力,但就是没人买账。

本来是想求安慰的小s,却被信泼了一盆冷水。
他觉得小s在其他方面所做出的付出和努力,远远不及主持来的专注和认真,又有什么资格去抱怨唱歌得不到认可呢?

信一席扎心的话,把小s惹哭了。她的泪水里充满了自己的努力、才华没被认可的不甘与委屈。小s希望,她展示的每一面,都能被大家喜欢。
可在阿德勒看来,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其实是一种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生活方式。想要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就要学会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要想做到这点,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

自我接纳

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样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做到的方向去努力。

如果我们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那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自我肯定。

真正的自我接纳,是诚实地接受了60分的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再思考如何才能更接近100分。

他者信赖

如果我们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怀疑朋友、家人、恋人,那么对方也肯定能够感觉到这份怀疑,凭直觉认为“这个人不信赖我”。由此一来,就没办法建立起更加积极的关系。

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

他者贡献

主动迈出人际关系课题的一步,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考虑“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而上面说到的这三个方面,其实也是一个互相促进和影响的闭环。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信赖他人。正因为对他人给予了无条件的信赖并且能够真心视他人为伙伴,才能够做到对人有所贡献。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从而做到“自我接纳”。
当我们接纳了那个并不完美的自己,我们便自动获得了甘于平凡的勇气。

当我们明白了这世界有百分之九十的人,要注定做个普通人,过普通的一生;当我们知道了“普通并非无能”、“平凡并非平庸”,我们便能拥有“不喜欢我就不喜欢吧,反正我超喜欢我自己”这样的信念,停止讨好别人,学着拥抱自己。


学会分离人生课题:分清世界上的唯二两件事, “关我屁事”和“关你屁事”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哲人尖锐的指出了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

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这里的“课题”,白话来讲就是“事儿”。也就是,在一段人际关系中,要学会分清哪些事是你自己的,哪些事是别人的。
而辨别是谁的“课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举个大家都深有体会的例子,可能对于学龄的孩子来说,我们与娃最大的矛盾就在于“学习”这件事上。但其实,学习仅仅是孩子的课题。当我们命令孩子学习时,就是在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我们与孩子的矛盾冲突便不可避免。

当然,阿德勒心理学并非推崇“放任主义”,并不是说,我们要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而是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们自己的课题,父母只是一个从旁帮助的角色。

总把孩子的课题当做自己的课题,会让我们慢慢产生“孩子就是我的人生”的信念,让我们在无意识中失去了自我。

不仅是孩子,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

记得在日剧《凪的新生活》中,女主角凪一直活在妈妈的期待当中。妈妈觉得她天生自来卷,顶着个爆炸头很不淑女,她便每天早上起床拉直头发做个乖乖女;妈妈觉得她应该进入大公司,有稳定的工作,她便一直隐瞒自己辞职的事。
她并不是不知道这样的自己很累。但没办法,她太体恤母亲,知道她是因为一个人带大她,现在又独自在乡下生活,无依无靠,所以才用控制女儿来刷存在感。

她带着理解一直在忍让自己的母亲。直到有一天,她鼓起勇气对母亲说了下面的话: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妈妈要如何生活下去,是她自己的课题,要由她自己背负。

如果你能这样想,“一直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是父母的课题而非你的课题,是不是就释然了许多?

如果你能这样想,“信任别人”是我的课题,“如何对待我的信任”是对方的课题,是不是就能放下对“关系会破裂”的担忧而勇敢迈出社交第一步?

如果你能这样想,“别人喜不喜欢我”是别人的课题,我该做好的课题是“喜欢自己”,是不是就能不那么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了呢?

写到这里我倒是想到了PET里的“问题归属原则”,它告诉我们,要在亲子关系中看到在发生矛盾的当下,到底是谁拥有问题。

比如父母早上赶时间,孩子却在磨磨蹭蹭;孩子在屋里吵闹大叫,影响到父母工作或者交谈;这都是孩子的行为影响到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是属于父母拥有问题,用阿德勒的话来讲,就是父母的“课题”。

而孩子被朋友拒绝了,感到挫败;孩子对老师的批评感到生气或者委屈,这些都是孩子拥有问题,是孩子的“课题”。只有搞清楚了问题的归属原则,才可以进一步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看,其实很多时候,道理都是相通的。

PET也好,阿德勒心理学也罢,都是在向我们强调:“每个人生来都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法主宰别人的人生,即便是孩子的人生,也是如此。

就像书中所说: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它喝水”。

每个人的人生,终究需要自渡。


别把人生弄得太深刻,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阿德勒认为,世界很单纯,也没必要把人生搞得太深刻。

正如书中所言:
“不是世界复杂,而是你把世界变复杂了。没有一个人是住在客观世界里的,我们都居住在一个各自赋予其意义的主观世界。”
许多人把人生比作登山,认为人生是一条不断攀登的“线”。而代表“死亡”的山顶即是终点。所以,我们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路上”。

“在路上”的我们,仿佛永远只是一个“过客”,带着宿命论的色彩,没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在这一点上,阿德勒显然更加积极。

他强调,要把人生理解为无数个点,每个点代表一刹那,而人生就是由连续的一刹那组成。

所以,我们要活在此时此刻。

不念过去,不惧未来,将人生高光聚焦在当下,认真而不深刻。

与其忙着不断去制定计划和目标却不行动,倒不如多想想现在的我能做些什么。

有人说阿德勒心理学已经上升为某种人生哲学。虽然这些道理看似好像人人都懂的心灵鸡汤,但真要付诸行动,可能要花很多年才能参透。

也许,这本书对于迷茫的你来说,会是一盏指引方向的灯塔。但如果你想要在哲人的解答中,找出完全令人信服的答案,也许你会有些许失望。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帮助你换了一种角度来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看待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它逼迫着你从安全壳中走出来,去直面人生。它看起来既残酷又有力。

从这点来看,比起从头至尾的阅读,这本书可能更适合隔段时间读一小节。因为,那些看似浅显的文字,需要岁月去稀释,需要阅历去领悟。

此外,这本书还有个同名日剧,每一集通过一个刑事案件,来梳理阿德勒心理学理论的知识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看,也许可以对理解这本书有一定的帮助。
在读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阿德勒看来,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掩卷的那一刻,我明白了:

原来,真正能获得幸福的人,他们都在慢慢地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接近他们,就能接近光。
-END-
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原创文章


【游记】日本、迪士尼、长隆、三亚、滑雪

【阅读】科学、英语、古诗、思维、语言

【心理】分离焦虑、安全感、T2、慢热、专注

【睡眠】抱睡、奶睡、夜醒、安抚、小睡短

【情绪】戒吼、管教、抑郁、听话、 情商

【养育】牙齿、性教育、厌奶、如厕、喂养

【游戏】玩具、绘画、早教、儿歌、陪玩


    关注 林小暖bella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