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地攤經濟,人間煙火氣,也許是源於我們的本能

 

《新週刊》登文 - - 「食指大動」...

最近"地攤經濟"成了熱議詞。

地攤業態的回歸,

大家彷彿找回了久違的親切感,

關於那些琳琅滿目的小吃,和簡單快樂的生活方式。

黃帝內經有曰:

"故美其食,任其服,楽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

"美其食",對美食的喜好和靈敏,

也許是源於我們的天性和本能。

《新週刊》最近刊登了徐文兵老師的文章,講述了千年之前的《左傳》典故「食指大動」。

所谓"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個中原因,也可能是由我們先天的生理基礎決定的吧。
指大動的典故出自春秋時代的鄭國,據《左傳》記載:「魯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公問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公怒,欲殺子公。子公與子家謀先。子家曰:「畜老猶憚殺之,而況君乎?」反譖子家,子家懼而從之。夏,弒靈公。」

黿發音同元,是大型的鱉,生活在大的淡水湖中,江蘇無錫太湖邊上有黿頭渚。從古代燉個王八吃很講究,《詩·小雅·六月》:「飲御諸友,炰鱉膾鯉。」黿體型偏大,需要用大鍋蒸煮,到了地位高的人那裡,就得動用鼎了。鄭國在河南地處中原,能吃到南方來的稀罕物,不僅滿足好奇心和食慾,也能體現身份地位。

鄭國是姬姓諸侯國,地處中原,位於晉楚之間,經常陷入大國糾葛和自身內亂。這事兒發生在魯宣公四年正是鄭靈公元年的春天,頭年冬十月,鄭穆公去世後,公子夷繼任國君。鄭穆公多子,各自逐漸形成龐大的勢力,史稱七穆。公子宋(字子公)和子家當時是輔佐鄭靈公的大臣。新君初立,想立權威。大臣不服,覬覦僭越。三綱失常,君臣失位,小題大做,演繹出一場悲劇。

在上朝的路上,公子宋對子家說:你看我的食指在莫名抽動。「子家說:「難道你得了酒精中毒或者是帕金森?」。公子宋說:「不是,這是我的特異功能,每每食指不受控制出現蠕動,就預示著會吃到山珍海味,奇珍異品。以前發生過多次,都應驗了。」入朝以後,果然看到有人在安排廚房的人在宰殺大王八黿,說是南方楚國獻寶,鄭靈公要與大家分享。兩人一聽相視而笑,驚嘆靈驗感應如此神奇。鄭靈公發現了兩人的異常,於是就問是咋回事,子家就如實相告,把前因後果講述了一遍。公子宋在一旁洋洋得意,沒想到鄭靈公聽了渾身不爽。

溝通天地鬼神,占卜預測這些事情在殷商歸巫覡掌管,代表神權。伊尹能把國君太甲放逐囚禁再迎回復立,就是因為伊尹是神的代言人。到了周朝,國君自命天子,集政教權力於一身,大大削弱了巫覡的勢力,這些原來能左右國家政局的人降格做了星官或方士。無論是周天子本人還是大小諸侯國都對巫覡保持高度警惕,堅決打壓利用神鬼對自己的挑戰。

所以鄭靈公就要讓大臣明白一下,你食指大動與吃到奇異美味是否應驗,取決於我而不是天意。於是大王八燉好了,在座大臣人人有份兒,偏偏就是不給公子宋上菜,活活讓你看著吃不著。碰上一般人也就算了,吃不上這口也不會死,服從聽命於君主就完了。偏偏公子宋不是善茬兒,自己起身跑到燉大王八的鼎器邊,伸出食指擓了一指頭肉沫,吃了以後揚長而去。這就是染指的由來,而且鼎從來都是君權王權的象徵,問鼎、染指於鼎都是挑戰王權。鄭靈公氣得半死,當時就起了殺心。但是公子宋更狠,沒等到鄭靈公動手,到了夏天就聯合子家把鄭靈公給殺了。

食指是大拇指旁邊的指頭,外國人叫index finger,意思是指示方向的指頭,翻譯過來應該是「示指」。那我們為什麼叫食指呢?有人說是用來嘗東西,比如鹽、醬、醋、酒等等,所以叫食指。清 郝懿行《證俗文》卷六:「食指,啑鹽指也……手之五指之名曰:巨指、食指、將指、無名指、小指也。」其實觀察一下,很多人嘗東西吃本能地會用小拇指,而不是食指。所以這種解釋有道理,但是不全面。

按照中醫理論,拇指和食指的經絡聯通肺和大腸,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隔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沿手臂橈側直到大拇指的頂端指甲內緣。然後經氣流轉交給手陽明大腸經接上食指指甲的內緣,經過合谷沿手臂陽面橈側上行至肩膀頸項,止於鼻翼兩側的迎香穴。
所以食指和人的呼吸嗅覺有直接的關係,有嗅覺異常靈敏的人,會聞到各種輕微的氣味,而引起食指抽動,甚至消化液的分泌胃腸的蠕動。普通人嗅覺一般,且會出現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久入庖腥之肆而不聞其臭的現象。還有人會失去嗅覺,就像這次被新冠病毒感染以後,很多人會出現失去嗅覺和味覺的症狀。

在利用中醫理論,使用中藥和針刺艾灸的方法疏通連帶食指的手陽明大腸經對於恢復嗅覺是很有幫助的。

徐文兵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於湯河原


    关注 徐文兵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