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能“赚走世界三分之一白银”?《三言二拍》里的“发财奇事”告诉你

 

《三言二拍》提醒您:明朝年间出国摆摊,带啥货最赚钱...



历史迷聚集地,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问答

音频

探究

视频

辟谣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燕子陵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366,阅读时间:约6分钟
明代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里,一桩常叫当代“创业者”们倍感励志的“财富故事”,就是凌濛初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鼋龙壳》。

这个故事,讲了明朝成化年间,苏州一个叫文若虚的“倒霉蛋”。这位坐吃山空的破落子弟,多年来干啥啥不行,人送绰号“倒运汉”。后来赔得心灰意懒了,干脆跟着几个海商一道搭船出海,原本只是想“看看海外风光”,却不料误打误撞,在在外洋一座岛上捡了个大龟壳,谁知这么个看上去不值钱的龟壳,却是价值连城的海外奇宝,转头卖给了福建一位专收奇宝的“波斯胡”,一口气卖了五万两白银,就此一夜暴富。



但比起这无比玄幻的故事结局来,小说里“文若虚捡龟壳”前的一段情节,才更值得看官们玩味:当他乘的船在“吉零国”停泊时,船上的商旅们都跑去做生意了。唯独穷得叮当的文若虚留在船上,身边只有他花一两银子买的“百斤红橘”。他怕橘子坏了,就拿出来晒,摆在甲板上红彤彤的,结果岸上过往行人以为他在摆摊,纷纷上来围观。他们没见过橘子,一尝又挺好吃,不一会儿就抢光了。就这么一兜在中国本土普普通通的橘子,一下子卖了五百两银子,获利几百倍。

如此一幕,叫随行的好友们都连呼不可思议:“造化!造化!我们同来,到是你没本钱的先得了手也!”

和后面“捡龟壳卖五万两白银”的神奇一幕比起来。前面这“卖橘子赚五百两”的情节,或许才更有“接地气”的道理:想要摆摊发财,“带对货”才更重要。



那么,这桩“文若虚转运”的故事,放在明代真实的历史上,究竟靠谱吗?故事的作者凌濛初,就生活在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这恰是明代海外贸易最为火热,沿海商民掀起“出洋热”的时代。他笔下这个发生在“明朝成化年间”的故事,却正是晚明的真实写照。

其实,早在明朝“海禁”森严的明朝成化年间时,东南沿海就“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16世纪下半叶“隆庆开关”后,明王朝“准贩东西二洋”。出海商船由海防官发给证明,只要按照律法缴纳一定的关税,便可自由往来贸易。

“出洋”这事儿,也一度成了沿海的“时尚”。以西班牙的史料记载,仅仅是马尼拉一地,万历初年时到访的中国船舶,每年不过二十来艘,到万历二十五年时,就涨到每年一百二十七艘。可想而知,有多少人像文若虚一样,满怀着对资本与财富的向往,踏上出海之路。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些“文若虚”们来说,出国“摆摊”,卖什么东西最赚钱呢?

当时在国际市场上最享有盛誉的商品是中国著名的江南丝绸,上文提到的“二拍”这则故事中写道“那久惯漂洋的带去多是绫罗缎匹”,说明丝绸广受欢迎。1636年一艘开往马尼拉的中国商船,登记载运的丝织品可多达1000余箱,利润可达十倍之高。瓷器是另一大出口商品,由于适合船运,于海路十分畅销,受欢迎程度仅次于丝绸。

不过这类“宝货”,价格都是不菲,运输途中的储存保管,那更是一大笔不小的成本。这一类大买卖,也多是那些“富商”“豪商”们才消费得起。倘若“穿越”到明朝,成了“文若虚”这般的“倒运汉”,手里头没多少钱当本钱,置办不起昂贵的丝绸瓷器,甚至只能去“摆个小摊”。那究竟还有没有发财机会呢?难道真像“文若虚”一样卖橘子?

当然不是,作为小本经营的明朝摆摊者来说,想带“便宜且利润高”的好货出国?首先一种很重要的货物,就是棉布。



棉花本来不是中国原产,明朝以前更是价格高昂。一直到宋元年间时,中国本土的棉花种植量依然有限。唐宋年间被称为“白叠布”“木棉裘”的棉布,那是公认有钱人才穿得起的奢侈品。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采取“粗暴”手段推广种棉,全国凡是有五亩以上土地的自耕农,必须种半亩棉花,种的好还免租免税。中国的本土棉花产量,才从此“井喷”般发展。以15世纪明朝大学士邱浚的感慨,此时在明朝,棉花已是“地无南北皆宜之”,几乎随处可见。

又由于元代时,江南有个叫黄道婆的人改进了纺织术,一时之间,中国棉纺技术突飞猛进,更随着棉花的普遍种植,一代代技术升级。到了明朝中后期,仅松江府一地,每年的棉布产量就在2000万匹以上。棉布,这个宋元年间标志“有钱人”身份的奢侈品,明朝时却“人无贫富皆赖之”。成了老百姓家的日常消费品。“带棉布”出国?收购价真心不贵。



如此景象,也叫好些“弄潮儿”看到了商机,中国的棉布出口,也随着“隆庆开关”后海外贸易的繁荣,迅速火热起来,优质的中国棉布,源源不断输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

明朝中后期时,中国每年仅向菲律宾一地,就出口棉布一万多匹,甚至精明的中国商人,还开发出了新“运营模式”——从菲律宾收购棉花,运回本土加工生产,再回菲律宾摆摊卖给当地老百姓。这一来一往,血赚,还很受当地人欢迎。棉布成为中国货在菲律宾销路最大的商品。

而比起这畅销的棉布来,另一件“不贵”的宝货,明代时同样有着无限的“国际贸易商机”——书籍。

明代城市经济火热,图书业也空前火爆。特别是通俗小说,在明朝“图书市场”上如雨后春笋。各大城市书坊林立,甚至还有专门贩运图书的商帮,江南地区的河道里,随处可见“书船”。而且由于印刷与造纸的进步,图书的成本也不断降低,普通的一本图书,便宜的也就卖一钱银子。比如《三言二拍》里的文若虚,如果没嘴馋买橘子,凭他手里的一两银子本钱,也能带个十来本图书出去。



但带到外国,大明朝的图书,可就不是这个钱了。

在东亚以中国为中心的文化圈内,对汉语书籍的需求量相当之大。自隋唐以来,日本、朝鲜来华学者、商人的目的之一就是求取书籍,明代商业兴起,宁波港甚至有专门面向日本市场的书商和书肆,到现在有一些古籍在中国本土失传,反而在日本发现,就得益于当时对日本的书籍贸易。

在越南,中国书籍也是畅销货,繁荣程度不亚于日本。有记载说“土人嗜书,每重赀以购焉”,当地老百姓喜欢看书,还舍得花大价钱买书。一些华侨是中国书籍的重要读者群体。试想,如果我们生活在明代,去东南亚摆地摊,带些当地人感兴趣的好书,也能卖个好价钱。



当然,如果遇上喜欢收藏的洋买家,也可以囤积居奇,卖点孤本善本,运气好的话,遇到图书馆收藏,不愁销量。1604年,牛津大学博德林图书馆便开始收藏中国书籍,捐赠人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牛津大学校长还可以发展为潜在买家。

棉纺织业的发展,代表了手工业的进步,书籍的畅销,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力量,技术发展和文化竞争力,给明朝人出国“摆摊”提供了大量商机。于是明朝的最后半个多世纪,也成了各个阶层的中国商人,风光在“国际市场”赚钱的时代。17世纪上半叶,单是每年造访菲律宾的明朝船只,就赚走至少100万比索的白银。《白银资本》作者弗兰克甚至认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明末),“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至三分之一”。火热的贸易背后,有多少值得深思的发展真理。

参考资料:春霞《试论明代图书刊刻发行销售情况》、刘军《明代海上贸易的出口商品》、王守稼《明代海外贸易政策研究》、卞洪登《丝绸之路考》、杜车别《明冤》、谢彦卯《明代图书市场初探》、王信《明清外贸顺差、白银流入及对经济的影响》、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往日文章精选:

为什么古代的武将画像肚子挺大,挺着将军肚能上战场吗?

武则天削发为尼,前途从此黯然无光?恰恰相反,这正是权力的起点

有在看吗?


    关注 朝文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