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可馨,“躺尸剑法”,与童年教育(杜课957期)

 

我们这些成年人,倘若还残留一点良知、良能,那恐怕,只是幸存。...

躺尸剑法

杜骏飞


小学生缪可馨坠楼身亡了,伤感中,读着她那可圈可点的作文,我大致能想象到她成年后才思不凡的样子。

记起金庸写的《连城诀》,那是五十七年前的作品。他自陈,写狄云这个人物,是在一件真事上发展出的,为了纪念小时候家里一位蒙受冤屈的老人。

缪可馨死了,才十岁,她被我们看到的作文,已成遗作。这也是一件冤屈而悲伤的真事,我不禁在想,如果我要像查先生那样,写一个故事来纪念这个孩子,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那会是一个关于有毒教育与童年阴影的故事吧。

《连城诀》,作为一篇揭发人性黑暗的故事,那些被暴露的阴谋、贪婪、强权、虚伪,也曾是许多年轻读者的童年阴影。

但故事一开篇,写的却是“铁索横江”戚长发教学的故事。

故事里,戚老师为着自己的目的,半是伪装,半是藏私,将“唐诗剑法”教成了狗屁不通的“躺尸剑法”。

譬如“落日照大旗, 马鸣风萧萧”,他故意要教成“落泥招大姐,马命风小小”,还解释说,这是要出剑人使力较小。“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呢,他教成“忽听喷惊风,连山若布逃”,还振振有词曰:剑势该像一匹布那样逃了开去。

如果仅从字面上听他的话,这些解释都像是“正能量”的,就像如今一些教育家暧昧地坐在台上,所假装笃信、并高声要求的那样。

而当我看着他们伪言欺众,毫不脸红时,确乎想起了“躺尸剑法”里那两句名诗,“饭角让粽臭,一官拜马猴”(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

按金庸所写,武术家戚老师颇读书,当然是知道那几句唐诗的,但他不肯真教,更有甚者,要求自己的徒弟、女儿都记诵那假唐诗,假剑法,最好,是能信假为真、学以致用。

小学生缪可馨的老师也是这样。缪可馨所写“三打白骨精”的感悟是: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的样子,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在如今的社会里,有人表面看着善良,可内心却是阴暗的。他们会利用各种各样的卑鄙手段和阴谋诡计,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她的袁姓语文老师,是一位阅读过社会的成年人,也应该颇读文学作品,他应该知道,这些道理都很真实,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些句子也很体现洞察力。可是,这袁老师却会用红笔全部叉掉,以“传递正能量”为批语,勒令重写。

可以想见,袁老师对作文的要求,不是真诚,也不是深刻,而是标准的正确,即使这“正确”的代价是虚假,他也在所不惜。即使他知道孩子们所写为真,他之所教为假,但为了安全、伪饰、规范,他也必须把缪可馨这样的心灵叉掉——趁那些真诚和勇敢尚在幼小时。

这种安全、伪饰的规范教学,不是“躺尸剑法”又是什么呢?

《连城诀》,戚老师的外号所以叫“铁索横江”,一则是指他武功了得,善于守御,二则是说他难缠,只要是谁惹上了他,他一定挖空心思的报复,叫人好似一艘船在江心涡漩中乱转,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得。

缪可馨的老师,其做派,大概也颇令小学生们敬畏。

报道中称,袁老师当堂罚缪可馨重写作文,还打了她一巴掌。缪的家长说,袁老师是对缪可馨有意见,怪她去外面报作文班,而不是上自己的作文班,所以借题发挥,故意整缪可馨。

袁老师到底是如何“整”缪可馨,我们还不知道,不过,一个老师能以自己的肃杀,令一个孩子愤懑自尽,其“铁索横江”之积威,当可想见。

在《连城诀》里,戚长发老师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他的大师兄,“五云手”万震山,二师兄“陆地神龙”言达平,他们的猜刻、残忍,也都是非常人所能想象。这几位武术家,本身就是一个有毒的圈层,他们的人生里,有利欲熏心,也有欺师灭祖,就是没有侠义道。最后,他们也都死于非命。

他们教的徒弟,除善良的主人公狄云之外,大多也都是这个风格,大多也都是这个结局。

如今,小学里固然不乏好老师,但袁老师们这一门派,其煊赫的气势如何,狂热信众的规模又如何,大家都有亲见,更有耳闻。

据报道,缪可馨悲惨殒命后,她所在班级的家长群里,居然有家长发起投票,主题就是“袁老师没错,你们点个赞”,然后,点赞如云。我不明白,这些家长,即使不在乎利欲熏心,难道就不怕将来也死于非命吗?

小说里,那个让人洒泪的少年狄云,因为偶遇,学了几招真正的“唐诗剑法”,结果却招来了自己师傅的猜疑、打骂,戚长发老师甚至为了讯问,将剑尖刺入学生咽喉数分,直到剑尖上渗出鲜血!

一个善良的孩子,因为有了一点真功夫——类似于小学生写了篇真作文,受师傅责打未死,受万家陷害未死,在牢狱中自杀未死.....。可是——故事里的狄云,他的屡仆后能屡起,或许,只是说书人金庸的眷顾罢了。

现实中真正的狄云,要么屈服于武术家戚老师的愚民教育,满口“躺尸剑法”,要么就会因为真诚、勇敢和坚持,死在险恶的江湖里。

小学生缪可馨死去了。我刚才说,这是一个有毒教育与童年阴影的故事。

师道之不存久矣。我们都曾在那样的故事里挣扎过,曾在威吓中恐惧,曾在规训中迷茫,曾在“正确”中泯灭,即使成年后,还会在噩梦中惊醒。在席卷而来的教育过后,我们失去了最初的天分,和最后的天真。

至于作文——经过作文老师的多年培养,我们终于不会写作了。

想起他们的故事:缪可馨,狄云。你不禁会想到:我们这些成年人,倘若还残留一点良知、良能,那恐怕,只是幸存。


本期公益广告:

韩东新书《五万言》上市,当当京东文轩天猫等平台全面热售。这是一本记录诗人、作家、导演韩东“思考的痕迹”的书,也是韩东首部关于创作与文艺的言论集。

历时9年,即兴思考加深刻推敲,字字真言。

请支持《五万言》。
欢迎读者朋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
余课无多,请预先收藏“南雍社”公众号。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推荐
人物:鲁迅先生 | 李佩先生 | 査先生的魂灵 | 阿Q永生 | 我们会悼念谁 | 读耀邦 | 拉贝奥义

视频:杜课导言|新闻理想|元旦的晚餐|除夕寄语

文字:  九故事 |  敬你 | 死亡课 | 如何答谢日本友人 |我们如何去说服人民|网络政治的问题与主义|霸王道 | 少数人的责任

关注 札记(3) | 札记(2) | 札记(1)| 不合时宜的思考 | 谈“二二七” | 问答录(1)| 问答录(2) |三个无声的心愿 | 另一些英雄 |  于黑暗中得安宁 | 危险的民族主义

音频:一诚天下动|青春|考研三问
元能力养成:感恩 | 苦痛|自制|乐群


鸣谢: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 苏子涵

责编|费凡 高岩


    关注 杜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