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60分妈妈带出来的孩子总是更优秀?

 

父母之于子女的爱,本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大熊说:

60分的妈妈,比你想象的更优秀

作者:莫米

来源:公众号“有养”

(ID:youyangtv)

几日,一张妈妈给孩子的留言火了:

语文:不会的自己查字典,不要喊“妈”!

数学:做完了自己去检查,不要喊“妈”!

英语:新单词自己用有道,不要喊“妈”!

总之,遇到困难,先自己解决,别动不动就想着喊“妈”!

 

这一宣言,拍案叫绝,这位妈妈的“放手教育”实在是太洒脱了。

诚然,有时候推孩子一把,“逼”他试着自己处理问题,才能促使孩子走向独立,斩断依赖心理。

但可惜,环顾四周,更多的是事无巨细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妈妈,却鲜少有这样洒脱放手,“推开”孩子的妈妈。

殊不知,教育路上,懂得放手的妈妈,其实更技高一筹。

 
放不开手的妈妈,
孩子崩溃,妈妈也累
《朋友请听好》中曾接到一位大一女生的来信,自己到外地上大学,妈妈不放心,机缘巧合下就辞职跟她去了外地陪读。
为此,同学私下传言她是“巨婴”,老师也悄悄提点她:成年了,要学会独立。

然而,面对全心扑在自己身上的妈妈,她实在不忍说出口,让妈妈回去。
只能在尴尬的氛围下学习生活,进退两难。

如果父母丝毫没有退出意识,持续介入孩子的生活,那么无论多爱孩子,对孩子来说其实都是一种负担和侵犯,孩子的自主性亦无法得到尊重。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提到,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分离和爱同样重要,即使再亲密的两个人,也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如果没有分离,孩子就无法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曾说: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

作为父母,只有主动与孩子分离,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促使孩子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妈妈懂得放手,
孩子的未来才更好
近日,易烊千玺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时,被问到:“为何当《少年的你》编剧说千玺你不是一个偶像,而是一个演员的时候,你会哭?”

千玺郑重地答到:"因为感觉到了一个非常重大的肯定。”
易烊千玺一路走来确实付出了许多,从组合歌手、到演员、到综艺,一路成长蜕变,他一直在为大家展现全新的自己。

最近加盟的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中发现,民族舞、拉丁舞、魔术、葫芦丝、书法……几乎没有易烊千玺不会的。

易烊千玺的今天,离不开从小父母的培养,父母会陪他参加培训班,帮他做条理性规划,对于他的梦想,父母给予全力的尊重和支持。

之前,妈妈在一档节目中谈到儿子的辛苦付出,妈妈眼里泛着泪光,她说:应该没有几个人经历过那种艰辛,这背后的努力、心酸,都是一般人无法体会到的。

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对于孩子的坚持,她选择放手,全力支持,让孩子去拼搏。
其实,父母与子女本就只能相伴一程。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亲自护他一世周全,而是尊重他、陪伴他、教他学会自我成长,让他能够独立面对世界、追寻自我。

即使自己不在,他也能过得很好,只有这样,为人父母才能放下心来。

60分的妈妈,
孩子的未来才更优秀


在教育上,海清就是一个舍得放手、懂得偷懒的妈妈,在“懒”妈妈的督促下,儿子蛋妞逐步成了“别人家的神仙孩子”。

会拉大提琴、学习十分自律,写的一手好字,主动包揽家务。
海清自己呢?也活成了令人艳羡的洒脱妈妈。

完全不用为儿子多操心,有时间看剧本、拍戏、沉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心情不好时,孩子还会送个画来“哄”自己。
海清曾讲过这样一段事:她带儿子上游泳课,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在边上给孩子喊加油,只有她手里拿着剧本在看。过了一会儿孩子跑来说自己不想游了,海清说,你再游一会儿,等我把这段看完。

当许多家长都围着孩子打转的时候,海清拎得清,孩子有孩子的事要做,自己也有自己的事要忙,各司其职,做好自己。

英国儿童精神分析专家温尼科特认为,60分父母给孩子的爱刚刚好。

聪明的妈妈懂得给自己“放假”,总会留有40分的余地,给孩子自由发挥,也把时间和空间留给自己。

生活中我们的角色不只是妈妈,也是妻子、是女儿,更是一名独立的现代女性。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互相之间留有空间,尊重自己、尊重伴侣、尊重孩子,家庭关系才能保持平衡融洽,彼此成就。
学会放手,
做高段位的妈妈
诚然,对孩子放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这一天终究还是要来的。

毕竟,只有放开手,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1. 尊重孩子,合理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不放手的背后其实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因为我们不相信孩子做得好,不承认孩子能独立,所以我们始终不肯放手。

但是,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辈子,不能帮他做一辈子的选择,终有一天,他还要独立面对生活的。

与其将来让他措手不及,不如现在就逐渐松开手。

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妨将选择权真正交给孩子,尊重他的选择,并让孩子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只有真正给了孩子“独立”的机会,他才能真正获得成长。
2.找回自己,做孩子最有力的标榜


曾经,初为人母的董卿也一心只有孩子,她曾坦言:“那是一段特别艰难的日子,我整个人也变得琐碎平庸。”

直到朋友点醒了她: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去做那样的自己。

她如梦初醒,开始策划《朗读者》栏目,找回自己的节奏,尝试突破新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

董卿说:我想努力把自己变得更好,让孩子在未来某一天能真正懂的时候,可以从我身上学到一些好的品质,能够对我有爱、有尊敬。

这样的她,无疑是孩子最好的标榜。

一位热爱生活的母亲,能够带动孩子同样热爱生活。

一位努力拼搏的母亲,也会影响孩子努力实现自我。
3. 适时支援,放手绝非孤立


独立不是孤立,所谓放手,并非完全不管,而是在孩子真正需要时出现,给予恰到好处的支援。

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曾提出过一个“刚刚好妈妈(good-enough mother)”的理论,他认为,母亲越是能够给孩子适度的亲密,孩子就越有能力和母亲分离,从而顺利进入趋向独立的阶段。

11岁的女孩高雅先天失明,为了培养她独立成长的能力,妈妈每天让她“独自”上学,这也成为高雅最骄傲的事。

但她不知道的是,妈妈其实每天都默默跟随着自己,小心翼翼,从未被她发现。
不告诉孩子,是为了戒掉孩子的依赖,让她能真正自信、真正独立。

自己悄悄跟着,是担心万一真的有危险,能第一时间护她周全。

恰到好处的放手,是让孩子先去独立历练,而妈妈会保持恰当的距离,给孩子做兜底的最后防线。

在动用“最终武器”之前,孩子必须先学着自己解决问题。

父母之于子女的爱,本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我想一个家庭最好的状态大抵该是:彼此有爱又彼此独立。

亲密,是为了呵护孩子成长。

分离,是为了促进孩子独立。

与其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不如试着放手,多放些精力在自己身上。

相信一个懂得放手、善待自己、洒脱生活的妈妈,孩子定然也不会差。
-END-
喜欢文章的小伙伴们可以将
「跟大熊玩英语」设为星标
每晚八点,我们不见不散~

文章来源:有养


有养(youyangtv)致力于为1-12岁孩子的家庭提供有价值的父母教育服务,通过知识付费、工坊联盟、网综节目、短视频、父母一站式成长App等产品和服务,引领中国父母教养观念及方式全面升级,由著名主持人周洲匠心出品。


    关注 跟大熊玩英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