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郡对东吴意味着什么?孙策孙权为何一定要拿下

 

在甘宁的建议下,孙权亲率大军向驻守在江夏的黄祖发起进攻。...



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在甘宁的建议下,孙权亲率大军向驻守在江夏的黄祖发起进攻。在此战中,孙权率领东吴诸将势如破竹,很快便将守军击溃,黄祖也在逃跑的途中被吴将冯则斩杀。

至此,孙权此次出征取得完胜,实现了斩杀黄祖、攻占江夏郡的目标。其实,除了这次的江夏之战外,孙策与孙权也曾先后三次向江夏发动过大规模的进攻。



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亲自发动了第一次江夏之战。在这场战斗中,孙策率领孙权、周瑜、黄盖等人斩杀了黄祖手下大将刘虎、韩唏及士兵两万多人,缴获战船六千多艘。

到了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孙权又亲自率部向江夏郡发动进攻,但由于东吴境内山越作乱,孙权不得不中途放弃了行动,全军撤退;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孙权第二次出兵江夏郡,取得了一定战果,但大将凌操却在此次战斗中阵亡。直到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这一仗,孙权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那么,汉末三国时期的江夏郡到底有何特殊之处,令孙氏兄弟在此地先后四次发动进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江夏郡的地理沿革和发展说起。



江夏郡始设于西汉武帝时期。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衡山王刘赐谋反失败后,汉武帝下令废除了衡山国,分设了衡山与江夏两郡,江夏郡由此在历史上出现。

从地理位置而言,江夏郡地处汉江平原的中心地带,境内水网密布、道路交错,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处与长江交汇(今武汉),是长江中游的交通枢纽。该地又正好处于荆、豫、扬三州的交汇处,在汉末群雄割据时期,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就显得更为突出。

这一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割据江东的东吴和荆州刘表两大集团之间。黄祖守住江夏,不仅能够保障荆州的中心南郡,而且能在恰当时机随时顺江而下,对东吴全境实施军事打击,反之亦然。对于东吴集团来说,攻占江夏郡也是建立西北江防俯瞰荆州全境、剑指西部益州地区的首战之地。



因此,自汉末建安年间开始,江夏成为荆州刘表集团与东吴进团争夺的焦点。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孙权歼灭黄祖后,控制了江夏郡的大部分地区。不过,同年七年,曹操挥军南下入侵荆州,刘表之子刘琮率众投降,江夏郡的剩余地区落入了曹操之手。此时,江夏郡被一分为二,分别处于曹魏和东吴的控制之中。其中,负责镇守曹魏所占领的江夏郡的守将为名将文聘。

在此赤壁之战结束后,该地曾多次爆发激战,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次战事,第一次是发生在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的寻口之战。在这次战斗中,曹魏名将乐进和文聘主动向关羽发动进攻,粉碎了关羽进攻曹魏重镇襄阳的企图。



图-汉江、长江交汇处

江夏郡发生的第二次战事出现在曹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当时,魏文帝曹丕病逝,魏明帝曹叡继位。孙权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向江夏郡发动进攻,并将守将文凭包围在江夏郡郡治石阳县。此时,文聘手下的将士仅有数千人,兵力远远少于东吴大军。在此危急时刻,文聘沉着冷静,命城内将士偃旗息鼓,自己则故意躺在府中不出。这一出“空城计”果然迷惑了孙权。孙权认为文聘的举动另有所图,担心遭到文聘的突袭,于是放弃进攻,全军撤回,江夏郡也因此得以保全。

到了三国后期,江夏郡再一次成为了战场。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司马炎发动的伐吴之战正式打响。第二年年初,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王濬与豫州刺史、建威将军王戎率部向江夏郡下辖的夏口和武昌等地发动进攻。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东吴都督虞昺、将领杨雍、孙述、江夏太守刘朗、牙门将孟泰等人投降,吴军在江夏郡全军覆没。



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三国后,吴地的南江夏郡更名为武昌郡。自东晋之后,江夏郡在后期又经历了数次沿革。期间经过了多次废除、复立,直至唐代江夏郡的郡制单位彻底被废,取而代之的是隋代时定名的江夏县,这一名称一直延续至清朝灭亡,江夏县更名为武昌县后,江夏这一已延续数千年的地名才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参考书籍:《西汉政区地理》、《三国志》、《汉书》、《东汉政区地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文:灿烂海滩  图:卫大将军


    关注 地图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