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爹味”的爹才是好爹

 

要求每个人都安分地呆在一个和自己的年龄相称的位置上,扮演自己被赋予的角色,所谓“每个年龄要有每个年龄该有的样子”。...



前阵子《后浪》猛烈刷屏,据说视频播放量接近3000万。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动辄把年轻人奉为后浪,把中老年人归为前浪的提法,因为它构建了一个非常霸道的年龄秩序。

这个秩序要求每个人都安分地呆在一个和自己的年龄相称的位置上,扮演自己被赋予的角色,所谓“每个年龄要有每个年龄该有的样子”。

第一,强化了年龄焦虑。

在前浪/后浪的秩序里,年轻人是备受追捧的后浪,表面上看起来是受益者。

但青春何其短暂,在这个一切以年龄为导向的舞台上,每个人的高光时刻不过短短十年八年。后浪转眼之间就会变成前浪。

一旦你接受了前浪后浪的设定,那你就必然要一直生活在被比你更年轻的人追逐淘汰的惶恐里。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微博上每年都会出现几波和年龄相关的热门话题;

90后们一边玩着“秃头”、“枸杞”、“保温杯”这样的梗,一边在全社会一年年的惊呼声里步入30岁;

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里,女主角在大学毕业到北京工作几年之后陷入年龄焦虑,冷不丁被路人一句“那个25岁老女人”击中脆弱的内心。



我们从小听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怀着对“人老珠黄”的担心一步步长大。没有哪个社会像我们这样,对年龄这件事抱着这样的执念。

你看我们甚至连划分代际都是用年龄,根据出生年份把人归为“70后”、“80后”、”90后”,好像一个出生在1978年的人就和出生在1981年的人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代人。

前浪后浪的秩序是年龄焦虑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催生着更多的焦虑。

一代一代人如同希腊神话里一遍遍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陷入永无止境的焦虑之中。

第二,制造和强化了年轻人和上一代人之间的代际对立。

你看视频里的前浪代言人何冰透着满满的掩饰不住的“爹味”。这不是何冰的问题,只能说他把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因为在“前浪/后浪”的秩序里,前浪原本就被放在一个“爹”的角色。

“爹味”就是倚老卖老。在一个把年龄作为单一标准的评价体系里,年龄是资本,可以让前浪摆出一副过来人的姿态,有资格颐指气使恩威并重地对年轻人喊话。

有“爹味”的人,常常很有身份感,觉得自己上了年纪就高人一等,就可以教育别人,有控制欲,总是希望别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

当上一代人心安理得地以“爹”自居,那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实现平等。



反过来,没有“爹味”的人知道尊重别人,不会用大词官话对别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

中国式家庭里父母子女的关系紧张,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一套秩序的产物。年龄成了一道天堑横亘在两代人之间,加深和放大了代际之间的矛盾,似乎父母和子女之间天然不可调和。

我们看美剧,常常会羡慕其中所展现的美式家庭关系——父母和子女更加像是朋友,彼此独立,相互平等。

能达成这样的和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式的父母身上普遍没有太多的“爹味”。

没有“爹味”的人中国社会里当然也有不少,疫情期间爆红的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你看他从来不说大话套话,没有官腔,风趣幽默的话语之间能感受到的是他对别人、对人的平等和尊重。



第三,让人放弃学习和进步,把年龄当成自己停止成长的借口。

视频里何冰对年轻人说:“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

这些话让我很反感——人类智慧、文化科技、现代文明,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可以自由享用,为什么一边主动放弃,一边又言不由衷地说自己羡慕年轻人?

作为一个早就无法归到后浪的人,我仍然经常“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也时不时会萌生“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的念头。

不光现在,我相信以后等我到了四五十岁、六七十岁,也仍然会继续保持这样的生活方式。

我也相信每一个人不管到了哪个年龄阶段,都不应该主动放弃拓宽自己人生边界的努力。



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这种前后浪划分的荒谬——如果一定要有前后浪之分,那这个时间点是什么时候呢?是30岁、40岁,还是50岁、60岁?

要过了哪一个生日,就要在一夜之间觉得这个世界不再属于自己?

企业家褚时健,一生经历坎坷。2002年,74岁的他再次创业,承包2000多亩荒山野岭种橙子,创办的褚橙品牌在全国都有了知名度。

你能说他是前浪吗?他所创造的成就和为社会贡献的财富远远超出绝大多数所谓的后浪。

#相比前浪后浪的老套秩序,我更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成为“无龄社会”(ageless society)。

大家都不再为年龄这件事过度纠结焦虑,不再执著于按照年龄划分代际、设立秩序,事实上很多欧美社会已经进入这样的阶段。

前几年曾经有时尚奢侈品牌推出过一个宣传活动“Born in 1928”,邀请多位出生在1928年的名人拍摄时尚大片,其中包括中葡混血超模玛莎多(China Machado)、女诗人玛雅·安吉罗(Maya Angelou)等。

你看画面中这些1928年生人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牢牢地占据着C位,完全没有任何前浪的疲态。



再看好莱坞,七八十岁仍然保持着旺盛创造力、仍然在不停地创作和输出的导演和演员大有人在。

我非常喜欢的电影导演伍迪·艾伦,1935年出生,今年85岁。他第一次拍电影是在1966年,直到去年他还拍出了《纽约的一个雨天》这样充满年轻情怀的好片子。



老年人能成为时尚广告的主角、能继续活跃在大众看得见的政界和影视圈,是因为在日常生活里,整整一代的老年人没有甘于当前浪,仍然继续担当着社会的中坚。

我在美国接触过的很多老年人就一次次地颠覆着我对老年人的传统印象,他们大多精力充沛,创造力活跃,保持着对生活的巨大热情。

上大学的时候我修过一门电影评论课,教课的老先生叫Andrew Sarris,他是非常有名的电影评论家,早在60年代就开创了美国电影评论的一个流派。

当年他就已经80岁了,但每次在课堂上给我们放映和讲解的都是各国最新的片子——你会发现他的知识结构和审美趣味是和时代同步的,一直在更新。

后来我才知道,教书只是他业余的兼职。每周除了上课以外,他还在给一家报社写影评,那才是他的本职工作,他的工作强度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年轻人。

美国没有法定的退休年龄规定,所以很少有人到了60岁就安安稳稳地退休,七八十岁还在继续工作的比比皆是。

我曾经在一家美国通讯社工作,招我进去的老先生越战时就是战地记者,我后来离职以后我们还经常约饭泡吧。

有一天他突然打电话告诉我,他所在的分社要被撤掉了。我以为这下他该好好休息安度晚年,没想到很快他又在另一家媒体找到了工作。现在他已经80岁,还在继续采访写稿。

在美国我这样的高龄朋友不少,能和他们成为朋友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和我之间没有任何代沟,大家的生活方式是一样的,感觉就只是年龄比我大几十岁的朋友,如此而已。



再比如我的另一位朋友,今年60多岁的老太太,也是在纽约文艺圈小有名气的文艺评论家,她会时不时地给我推荐最新的演出。

每年的新年夜她会固定在家里组织聚会,邀请七八个朋友到家里聚餐。我也去参加过几次,吃的什么我都不记得了,但印象最深的是每次都会有一个让我为之一振的环节。

比如说有一年,她提前告诉我们带上一本自己在这一年读过的想推荐给别人的书。然后等大家酒足饭饱之后,每个人都被要求从自己带的书里挑上一段当众朗读作为分享。

你看,不管到了哪个年龄阶段,仍然可以一直吸收新的东西,然后输出新的东西,一直在创造,一直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人生的边界还在不停地拓宽,这就是“无龄感”。

#

无龄感,不是说自欺欺人地忽略年龄这件事的存在,而是让自己不受年龄的束缚,努力活出最好的状态。

一方面,这有赖于保持内心的活力。

但另一方面,生理年龄渐长之后带来的身体变化也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老年人想要保持活力,想要维持无龄感,结果行动都不便怎么能行?

比如说大多数老年人都会遇到关节问题,身体衰老之后关节的不适会带来很多的痛苦与生活不便。

这个时候他们会用“Move Free益节”,这是一个来自美国的专业关节健康品牌,产品拥有氨糖及多种有效成分的科学配方,能通过修护关节软骨、补充关节滑液、舒缓关节疼痛等来重塑关节的健康。



Move Free益节还是美国关节炎基金会赞助商,产品在全美保健品线下零售渠道(便利店除外)每分钟就能卖出4瓶。





并不是只有老年人才需要补充氨糖来修护关节,运动强度大,经常长跑、马拉松和健身的年轻人,关节磨损更大,同样也需要加强关节的养护。

Move Free益节的TVC拍的是两代人,父亲和儿子,母亲和女儿,一起赛跑、打篮球、跳舞的情形,表达的正是创造两代人的共同话题,拉近两代人的距离,用自由的关节让两代人活出同一种节奏。



这就是无龄感的最好体现,两代人是平等的,不因为年龄而产生隔阂,成为朋友,自由沟通,平等相处,一起Move Free

以前这个品牌没有进入中国市场,主要靠留学生代购,在国内积攒了超高的人气和良好的口碑,我就帮朋友代购过几次。

现在不用代购,考拉海购平台就可以买到原装进口的Move Free益节,我还在阅读原文里放了专属优惠券的链接,最高可以减240元,想要的话618大促抓紧吧。

看完请点在看 | 欢迎转发朋友圈 | 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 


    关注 假装在纽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