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上大学,背后真相令人毛骨悚然:“爸,你毁了我的人生!”

 

旅程中的蜕变,无疑需要漫长时光的淬炼。...

文/啊窥
自古以来,天才少年一直是坊间津津乐道的话题。

42年前,21名少年被选拔进入中科大,成为中国首个少年班大学生。

他们当年被称为“知识荒原上的少年突击队”,在全国掀起“神童崇拜”的狂潮。



如今,虽然“少年班”式微,但整个社会对神童趋之若鹜的风向依然没变。

时不时就有小学生参加高考,3岁懂编程、7岁能出书的案例出现。

他们当中有些人或许真的被上帝开了光,

但更多的,是被急功近利的家长绑架,稀里糊涂坐上了神坛。
  01  
 格格不入的神童


10岁,不谙世事的年纪。

河南女孩张易文,已经正式踏入大学校园。

在新生军训队伍里,她瘦小的身板承载着极高的辨识度。

绿色军帽罩住了大半颗脑袋,最小号的军装穿在身上仍然松松垮垮。



而校门外,正蹲守着从全国各地赶来、等待采访的媒体记者。

从未正式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张易文,在父亲的私塾粗略学完高中课程。

9岁,她第一次参加高考,只考了172分。

第二年,她在父亲张民弢的安排下参加商丘工学院(一所大专院校)的单招考试,以353分的总成绩考入该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争议和质疑随之而来。众声喧哗中,张易文成了名噪一时的小神童。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博士,大学自然没必要读那么好的学校。”

语出惊人的张民弢,早早替女儿规划好了光明的前途:

 

“13岁专升本、然后考研,之后再去美国最好的大学读博士,20岁博士毕业,从事科研工作。”

 

张易文本人倒没考虑那么远,她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是和同学一起骑自行车,晒太阳,泡图书馆……

可现实的骨感很快将她挫伤。



心智和生理的巨大差距,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她和同学之间。

因为害怕落单,起初她总是形影不离地跟着一个室友,无论对方去吃饭、打水、还是处理私事。

有次这个室友说想谈恋爱,她紧张兮兮地问那她怎么办。



因为她的存在,很多原本正常的话题成了禁忌。

 

室友们交流恋情像地下党接头一样,只能趁张易文不在寝室的空档进行。

学业上,迅速积累起来的基础知识太薄弱,仅仅《电力基础》、《高等数学》两门课程已经让她不堪重负。

课堂上很多同学玩手机,老师批评他们往往会说:“你们看看,10岁的小孩都在认真学习。”



这使得张易文倍感压力,听不懂也得硬着头皮听。

外界持续的围观猎奇,时常让她觉得自己像动物园的猴子。别人对父亲教育理念的批判,她会照单全收当作是对自己的批评。

 

内忧外患的环境里,焦虑和孤独感糅杂在一起,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她。



负面情绪决堤的张易文,曾经提出希望从大学退学,重新返回初中。

父母当即黑了脸,大声质问:“你怎么能退学呢?”

“没有人陪我说知心话,我想多点小朋友,能跟我正常说说话。”

她哭闹了很多次,甚至威胁要自杀,但父亲最终也没有妥协。



又过了半年,她参加一个课外拓展活动,参与者都是和她同龄的六年级学生。

没想到,还是没有共同话题。

同龄人都惦记着动画片和游乐场,可她生活里的主旋律却是大学考试和成人关系。

她终于发现,

自己既无法在成人世界怡然自处,也没能从同龄人的世界中获得归属感。

 

像一个尴尬的补丁,孤独是无法逃避的宿命。
  02  
 被绑架的人生
接受自己的大学生身份以后,张易文没再闹过回初中读书。

但在一次周末晚餐时,她毫无征兆地对父亲抛出一句:

“你毁了我的人生。”

父女之间的裂痕令张民弢不安。思虑良久后,他把一切归结为女儿叛逆期到了。

女儿的困境,也从来没有让他怀疑过当初的决定。



“现在的大学生爱好都很低俗,和他们交流只会学到低俗,代沟反而是好事。”

在他高度自洽的逻辑体系里,女儿绝对是自己独创教学体系的受益者。

既避免高中题海战术的摧残,又比别人更早进入专业领域,更早赚钱谋生,还帮父母省了八年的学费抚养费。可谓一石三鸟。

借着张易文这块活招牌,他希望批量培养成千上万的少年大学生。



在他的培训机构里,随处可见这样的招生标语:

“十五轻松上本科,不需学籍能高考,省钱省事更快乐。”



张易文刚上大学那阵,他以女儿的口吻对私塾里的孩子说,“文文姐姐希望你们明年能考上工学院和她做同学。”

孩子们一脸兴奋,跃跃欲试。

他们并不真正懂得“10岁大专生”意味着什么,只是觉得那远比小学生的身份更有吸引力。



三年一晃而过,张易文目前已经修完大专全部课程。

 

但她并没有像张民弢当初规划的那样专升本或者考研,而是正在他的私塾实习,当助教。

 

意外吗?

并不。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民弢给女儿设计的那条升级路线有多不靠谱。

张易文或许聪明,但远远没到天赋异禀的程度。倘若踏踏实实接受正规教育,将来念985、211的概率是相当大的。

可现在第一学历定格在大专,靠着囫囵吞枣积累的零散知识,压根应对不了更高阶的需求。

在公众号里,张民弢对改弦易辙的原因只字不提,试图对女儿的未来描绘出另一副蓝图。

“与其再花5年时间读硕读博,不如让她5年时间把小学各科教一遍,同时做生活老师和班主任,再用5年时间做教务主任,校长,去其他地方开辟建设新的校区。这样到了23岁,别人还在找工作,她已经事业有成,桃李满天下,对社会作出重大贡献。”

意思是剽窃了女儿的童年不够,还打算冠冕堂皇地篡改她的未来?

另一边,他又在儿子身上积极开展实验:

“我儿子张世康现在9岁,正在我家私塾读初三,我计划再用三年让他读完高中,12岁考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



可以说,这一双儿女,从来没有一天按照自己的独立意志活着。

急功近利的父亲将他们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 强行将自己的执念灌输给他们,好像儿女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成全自己的雄心壮志。

最可悲的是,他所谓的理想,说的好听点是向传统教育宣战,说得难听点就是没有任何科学论证的,彻头彻尾的闹剧。
  03  
那个没被拔苗助长的天才


伤仲永的故事,我们从来没少听。

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干政留学归来后,与世隔绝,精神失常;

10岁参加高考获得566分的苏刘溢因不适应大学生活退学,此后再无音讯;

“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宁铂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即便他们的起点比张易文、裸跑弟这样的“人造神童”高了很多,但似乎也不适应一味快进的人生。

就像没有经过炼丹炉的齐天大圣,拔得太高、绷得太紧,寄望过高,沉淀时间又太少,最终难逃泯然众人的结果。

 

能够打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魔咒的天才,背后都有善于等待,尊重天性的父母。

 

比如被誉为“数学界莫扎特”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



早在幼儿园阶段,他就显示出过人的数学天赋——教比自己大的孩子数数;用洗涤剂在玻璃上喷写算术。

慌乱又兴奋的陶家父母,一开始也是抱着“培养出史上最小大学生”的念头,把三岁半的儿子塞进小学。



然而,陶哲轩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教学与社交环境,在学校总是哭闹,除数学外的其他科目也难以完全跟上。

深思熟虑了一番后,父亲陶象国决定放慢儿子的成长脚步,让他按部就班地接受教育,并且在社交和情商方面加以引导。

幼儿园、小学、中学…… 每到一所学校,父母都会和校长商量,给陶哲轩全面的科目安排与正常的校园生活,但只要孩子愿意,他随时可以优先学习任何高阶的,与智力匹配的课程,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跳级。



自由宽松的氛围下,陶哲轩的数学天赋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7岁那年,他自学微积分并出版了一本关于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的书。

两三年后,陶哲轩数学和物理已经学到了大学水平,并在多项国际数学竞赛中表现优异。



当地著名的研究天才儿童的教授对他经过缜密的研究后提议,陶哲轩完全有能力在12岁之前读完大学,刷新澳洲记录。但陶父陶母没有采纳这一提议。

“早早拿到学位,打破纪录,成为别人眼中的大明星,没有任何意义。”

陶象国相信,正确的知识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式的,底部很宽阔,这样金字塔就能建得高。如果像个圆柱体一样迅速上升,那么到达顶部后就可能摇晃,然后倒塌。

到了14岁那年,陶哲轩才终于作为全日制学生迈入大学校园。他在两年内拿到理科荣誉学士,随后又用一年读完硕士。

17岁,被数学家埃尔德什推荐,陶哲轩赴普林斯顿读博。



在这里,他遭遇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学校里的大神实在太多了,同学们都在说着他没听过的陌生领域。漂浮在博大精深的数学海洋里,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险些挂掉了决定他是否可以继续学业的候选人考试。

还好,从小接受到的“全人教育”给了他触底反弹的勇气。在调整心态、自我蜕变的过程中,他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也更加成熟。

从一个解题者真正转变成了研究者与开拓者。



千禧年之初,陶哲轩关于“孪生质数”的猜想成果在数学界引发轰动。

一跃成为UCLA最年轻的教授后,他又斩获麦克阿瑟基金天才奖、菲尔兹奖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艾伦·沃特曼奖。



与人们想象中孤僻冷漠、不近人情、略带神经质的天才不同,他与世俗生活磨合得很融洽。

 

在外头是备受敬仰的学术大拿,回到家立马切换成给孩子换尿布、陪孩子玩耍学习的暖心奶爸。



知乎“在UCLA陶哲轩手下读博是什么感受”的回答中,与陶哲轩接触过的人无不称赞他,宽厚、谦逊、平易近人,是个柔软的理想主义者。

正如《纽约时报》记者总结的那样:

陶哲轩最令人羡慕之处,不在于惊人的天赋和出色的成就,而在于坐拥这些天才和成就的同时,也能成长为一个享有健康生活快乐的“普通人”。

 
  04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都不曾改变。

想脱颖而出没问题,但不要忘了,人中龙凤首先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

完整的人,意味着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有独立的认识世界的框架,能够妥善的安置欲望,管理情绪,能在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间找到平衡。



培养升学机器,从来不是教育的目的。

真正的教育,是一场关于生命、自我、世界的探索之旅。

旅程中的蜕变,无疑需要漫长时光的淬炼。

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快了,无论后浪还是前浪都在忙着追逐风口,抢占红利。

速成减肥、速成读书、速成职场升迁密集,速成把妹睡男神……标榜效率的字眼天天在各个平台狂轰滥炸。

可是这世上唯一没法速成的,就是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世间万物有其自然的成长规律。

用百米冲刺的方式去跑马拉松,结果多半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中段还没跑到,精力和热情已经消耗殆尽。

 

给文章点个“在看”,父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是允许孩子慢慢成长,慢慢懂得。

参考资料:

[1]. 孤独的“圣童”:河南10岁大专生的另类童年,极昼工作室

[2]. 11岁打学生这一年:继续就读还是退回初中?界面新闻

[3]. 对话10岁上大学女童父亲|"早日成才对个人家庭都有利,能省钱省心“, 新京报

今天,家庭君还准备了一个小惊喜,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就可以添加家庭君的微信,家庭君会分享自己的日常,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跟家庭君吐槽,家庭君绝对是你最理想的“垃圾桶”。(注意,我不是机器人)
作者:啊窥,华南区到点下班第一人。关注家庭杂志(ID:jiatingzazhi),专为爱家爱生活的你打造的阅读平台。
你可能还想看








    关注 家庭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