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养生,从吃“苦”开始,你做对了么?

 

“夏至三庚数头伏”...



“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过后,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在饮食方面适当吃些辛温类食物,最好适当吃点“苦”,因为食用带有苦味的食物,对治疗夏季烦热、口渴、中暑发热等病症有明显效果。

传统中医学认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热的作用,因此,夏至前后要经常吃些苦瓜、苦菜、油麦菜、竹笋、莴笋、芹菜等苦味菜。苦瓜素有“菜中君子”美称,夏天常食苦瓜汤或苦瓜菜肴,能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中暑、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起居有序晚睡早起[/b]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此时天气是昼长夜短,中午午休一会儿,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一定好处。
温水洗澡利健身[/b]
夏天炎热,很多人贪凉,而用冷水洗澡,这是不适当的做法。特别是运动后,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会引起寒湿痹证等疾病。
每日用温水洗澡,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冬病夏治”艾灸强[/b]
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理论,夏季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季节,故夏季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暑病的发生,是由于冬季寒邪藏伏于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此时针对暑病行艾灸疗法,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有效地扶阳避寒邪、祛除冬病根因,使体内阳气得到升发和振奋,外界的风湿暑邪便不易侵犯,从而阻断了发病途径,使得冬季的伏邪不能触发。
艾灸,是中医养生的灸法。通过点燃艾柱、艾条等,刺激人体体表穴位,以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盛夏人体的阳气循走于体表,更利于经络的疏通和气血循环,此时艾灸,事半功倍。

盛夏季节,阳气外越,外热里寒,且雨水充沛,湿重。人会感觉身重怠倦,胃口不佳,大便易溏,口腻苔白。艾灸以下穴位,可温补阳气、健脾化湿。

[中脘穴]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艾灸中脘具有和胃健脾、补中益气等功能。
(中脘穴)


[足三里]

“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
(足三里穴)


[关元穴]

“人生之关要,真元之所存也”,该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
(关元穴)
夏季养生小攻略[/b]
睡眠

夏至过后,白昼变长,夜晚变短,且夜间温度较高,影响睡眠,中医里这一现象称之为”阴阳失衡“。

攻略:起居作息要有规律,一般晚上10点-11点就寝,早上5点半-6点半起床,一旦养成了定时就寝的习惯,比较容易排除气候对睡眠的干扰。

湿热

夏至一过,多暑多湿。对于体质湿热的人来说,手心脚心常有发热感,容易胸闷、倦怠或便秘。

攻略:饮食尽量保持清淡,可以适当食用消热祛湿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冬瓜等。

养阳

夏季炎热易伤气,阳气不足而使得机体功能下降,各种健康问题往往会乘虚而入。

攻略: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艾灸可以平心静气、扶阳养生,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
点个“在看”,把“艾”分享给更多的人


    关注 艾艾贴订阅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