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夜奶,痛苦的根源是这件事还是背后的情绪?

 

我们也要像孩子一样,假如情绪能被接纳,问题或许不再是问题...



宝宝频繁夜醒,夜奶次数多,这几乎是每个母乳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

网络上有很多文章教我们“如何断夜奶”,好像只要告别夜奶,就能远离痛苦。

今天,我们不谈方法,只是想和大家聊一聊 —— 关于夜奶,我们痛苦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图 源 | ssyer
01 
寻找情绪中的真相


我家大宝母乳喂养,到6个月左右,自己就不吃夜奶了。二宝也是母乳喂养,但直到2岁7个月才自然离乳,期间一直都有夜奶。

可见,同一个妈妈生的宝宝,采用同样的养育方式,规律也是不一样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二宝一晚上夜奶高达七八次(感觉他不是在吃奶,就是在翻来覆去地准备吃奶),但每次只吸几口,导致我疲惫不堪。

我向老公抱怨道:“我白天上班那么辛苦,周末还要上门指导,要接各种问诊,这样下去会崩溃的!”

老公认真地听我发泄完,等我平静下来后,才淡淡地说:“真正困扰我们的,不是某一件事,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所以,你觉得喂夜奶,影响到你哪些方面了呢?”

一瞬间,我醍醐灌顶。

“真正困扰我们的,不是某一件事,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虽然这句话上课的时候老师说了很多次,但真正落到自己身上,竟还是当局者迷——其实,夜奶对我的工作并没有直接影响,而是先影响了我的情绪,然后才影响到我的体验。

后来每次有妈妈咨询我关于宝宝频繁夜奶的问题时,我都会提示她们:

“宝宝晚上喝那么多次奶,最让你担心的点是什么?如果担心生长发育,那就看看生长曲线。要是没有问题的话,这个疑虑就解除了;如果担心自己睡眠不好影响工作,那就仔细分析一下,真正影响我们工作的,是精神不好想打瞌睡?还是工作节奏太快跟不上?或是人际关系让你倍感压力?”

说到这里,我想起网络上一个段子:熬夜之所以痛苦是因为第二天要上班,所以问题出在上班身上,而不是熬夜。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并不一定要给咨询者提供方法论——她们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也许比我更多,她们的实际情况,只有自己最清楚。

更多时候,我只需要帮助对方换个角度看问题,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目的,逐一解开那些心结。

一旦想清楚了这些,再回首,也许就能够放过彼此了。
图 源 | ssyer
02 
接受选择后的得与失


我的一个好朋友,在家做了几年全职妈妈后,重新回归职场。当时孩子已经3岁多,仍然在吃母乳,并且夜奶频繁。而她的工作是工程设计,“一丝一毫的马虎,就可能让整栋楼塌了”。

她一度觉得,是夜奶让她在工作上力不从心。

和我聊完后,她慢慢发现:在内心深处,她根本舍不得断奶——白天的工作已经十分繁忙,抽不出时间陪伴孩子。夜奶能让她感觉到自己和孩子之间还存有一根紧密联系的纽带,彼此需要。

而时隔多年回归职场,技术提升和人际关系的压力都很大。归咎于夜奶,可以给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合理的出口。

只有看到了自己选择坚持夜奶这一行为背后的“得”,才能更坦然接受行为表面的“失”。

这里借用一个用户对我曾经一个咨询的评价。
截图里的这位妈妈,其实就是换了个角度,看到了孩子眼中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得”与“失”,于是她放下了。

这样的放下,是心甘情愿,没有压力,非常释然的。

情绪无分好坏,没有对错。所谓的“坏情绪”,也有积极的作用。比如,恐惧是告诉我们可能遇到了危险;而焦虑可能在提醒我们,这件事很重要,需要尽力做好。

我们也要像孩子一样,假如情绪能被接纳,问题或许不再是问题。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学会和情绪做朋友。
医学校对:

心理科王馨医生


胡 慧

广西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从业14年,擅长辅食添加、生长发育指导、生理性涨奶、堵奶、哺乳疼痛、奶量不足、奶量过多、乳头混淆、自然离乳、母乳喂养等问题。
长按二维码,可咨询医生
阅读原文,可向更多医生咨询


    关注 怡禾科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