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你们骂丑的女人,这次又要爆火

 

对不起,下一位顶级影后实在太丑了...





伊丽莎白·莫斯,大概是这一代最出色的女演员了。

不少影迷说:

她极有可能拿下未来的某一届奥斯卡。

即使你不熟悉她的名字。

但你一定记得《广告狂人》里那个草根出身、职场逆袭的佩吉。

以及《使女的故事》里不断抗争、反对压迫的女主角琼。

这两部经典美剧,让她站上了艾美奖和金球奖的颁奖舞台。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电视黄金年代的女王」

可当她今年年初、带着备受瞩目的新版《隐形人》出现在大银幕上时。

人们最多的议论却是:

莫斯太丑了。
因为丑,不能理解她为何被帅气多金的男主角控制。

因为丑,她疯狂的演技、甚至是优越的资源都让人难以接受。

因为丑,她甚至成为了一部分反女权主义者首要的攻击目标。
显然,如此浅薄的评价,阻止不了她在「大女主」的戏路上越走越远。

在另一部惊悚题材的新片里。

她变得更「丑」,也更加疯狂。

凭实力拿下了烂番茄新鲜度88%、MTC均分76的媒体好评。
让任何想要否定她的干扰声都无力招架。
《雪莉》
Shirley
雪莉,不是又一个为莫斯量身定做的、女英雄式的虚构人物。

而是在美国文学史中确有其人。

雪莉·杰克逊,是活跃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哥特惊悚小说家
在其所处的年代,获得过欧亨利奖、爱伦坡奖。

影响了包括斯蒂芬·金、尼尔·盖曼(《美国众神》《好兆头》)在内的一众后辈。

作品被归入美国经典文学之列,至今被收录在美国中学课本之中。

世界文坛还有以她为名的奖项,专门表彰心理悬疑、恐怖和黑色幻想类小说。
只闻其名,也许还有些陌生。

但你一定听说过她的代表作《邪屋》

曾被兰登书屋「现代文库」读者票选20世纪百大英文长篇小说之一。

由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便是爆火全球的惊悚剧集《鬼入侵》

作为冷门恐怖题材作品,IMDb和豆瓣评分都高达8.7。

还被豆瓣评选为2018年度十佳剧集
雪莉的作品大多阴郁沮丧、虚幻朦胧。

而这部有些反传统的传记电影也被刻意拍得半真半假、亦幻亦真

没有选择平实地表现她短暂却灿烂的创作生涯。

而是虚构出一对年轻的夫妇,以第三人角度走向雪莉的生活与创作。
青春貌美的女学生萝丝,年纪轻轻就辍学婚嫁。

怀有身孕的她担心自己配不上颇有学识的助教丈夫。

便靠不断的阅读来保持「身价」。

在诸多作品之中,她最爱读的就是雪莉的文章。
一次偶然的良机,让萝丝得以走近这个光芒万丈的偶像。

雪莉的丈夫是位小有名气的评论家,也是个颇有威望的文学教授。

邀请了萝丝的丈夫做自己的短期助教。

并接济经济状况不佳的他们住在自己家中。
唯一的条件是:

萝丝必须负担起一切家务,并时时照看在家创作的雪莉。

虽有些不情愿,但她还是为了丈夫的前程一口应下。
封闭大宅里的朝夕相处,让萝丝看到了一个双面的雪莉。

在各式各样的社交场合上,她显得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任何人的评判都不被她放在眼里。

当人们吹捧她的作品时,通通都以冷漠而刻薄的字眼应答。
在外人眼中,雪莉和丈夫也像是一对神仙眷侣

有着共同的志趣和相近的品位。

尊重着对方,更在事业上激励、帮扶着对方。
但事实上,雪莉的创作陷入了困境,婚姻生活也一团糟。

丈夫时常毫不留情地对她的作品评头论足。

在外散布关于她的谣言,将她塑造成一个人见人厌的女巫形象。

每天被控制在书桌前埋头写作,无法外出获取灵感。

雪莉已经很久没有创作的欲望了。
虽然她默认了和丈夫的开放性关系,却只能单方面容忍他偷腥

看着他一面利用自己的名气混迹于文坛上流;

一面以博学多才、位高权重的形象玩弄一个个无知的女性。

发胖变丑、拒绝家务,是她对这段婚姻唯一的反抗。
在丈夫的语言暴力和公开背叛之下。

在外界的冷嘲热讽和误解偏见之中。

雪莉更「疯」了。

她会毫无征兆地冲进森林里,吃下毒性不具的野生蘑菇;

还会在光鲜优雅的宴会上,面带诡异的微笑,将红酒倒在沙发上。
如此疯癫的她,唯一的慰藉就是萝丝。

不过短短几个月,萝丝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天真懵懂的小姑娘。

家事缠身、养育孩子,让她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益成功的丈夫,也开始四处沾花惹草。
她们被不同的压抑现实围困,却经历着相同的痛苦。

两个女人惺惺相惜,在绝望之中关照着对方。
当雪莉决定以镇上那个堕胎后失踪的女学生为原型、创作新的故事时。

萝丝不仅成为她收集资料、四处采风的最佳帮手。

同样也成了她的灵感缪斯。

三个或真实或虚构的女人的痛苦,在此刻彼此相通、一并跃然纸上。
这不是一部科普大众的传记电影。

它混乱、压抑、琐碎、摇晃。

晕头转向、泥足深陷。

就像她们的处境,也像她们的心境。
但它又该是属于每一个女人的警告。

我们都需要听到其中关于家庭伦理、女性觉醒的讨论。

我们都曾或多或少地感受到那些无助和悲伤。

这几乎是令人绝望的。

无论是选择了家庭的平凡萝丝,还是选择了创作的非凡雪莉。

她们终其一生、摸爬滚打,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

证明自己值得被一个人爱,也值得被一群人尊重。

天赋亦或是勤劳,最终还是要靠男性来评判赏罚。

相比之下,男性的自尊和价值,仿佛与生俱来、不费吹灰之力。
一些观众不解,这个故事本该关于一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个体的痛苦和挣扎。

为什么又要上升到女性意识觉醒这个问题上。

如此「政治正确」的探讨会不会过于强行了。

香玉反倒认为:

片中所反映的艺术创作的困境和女性觉醒的矛盾,其实是一致的。
我们无法否认:

谈及艺术创作,最先被提及的往往是那些男性创作者的名号。

大多数女性创作者们则很难比自己的作品更有名了。

即使是在相当小众的惊悚奇幻文学领域。

我们对爱伦坡、史蒂芬·金耳熟能详,即使说不上几部他们的代表作品。

但少有人知。

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是由玛丽·雪莱写著的。

关于她,人们更习惯称其为诗人雪莱的妻子
可是离开了这些现实的压迫和忽视,没有了对自由和尊重的迫切需求。

女性创作者们也有可能会失去这些创作过程中痛苦的闪光。

雪莉难以通过失踪女孩倾述自己不为人知的悲惨遭遇。

玛丽也难以借助一个外形可怖的怪人来表达自己融入社会的渴望。

她们反抗着压抑,却又只能以压抑为生。
人们还说,这些无病呻吟式的怨恨、狗血十足的戏码并不现实。

只是为表现女权而服务的。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可悲呢。

女性的创作灵感和自我觉醒,从古至今都离不开痛苦的压迫。

她们的勇敢和环境的险恶,只能是一体两面。

离开了苦难和剥削,顺遂的女性没资格、也没机会讨论自由和自我。

这又成了一种新的思维定式和性别压抑。

使得女性不得不和相夫教子、美丽可爱彻底对立,才有办法发出自己的声音。
伊丽莎白·莫斯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她曾在采访中提到,雪莉是迄今为止最符合自己性格的角色。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刻意增肥,化妆也往邋遢的化。

更是反复研读雪莉的小说作品,好将自己彻底代入到角色之中。

但大多数观众都无视了她这样的付出。

只是嘲笑她更胖更丑了,消费着她戏外的感情和八卦。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莫斯不够甜美、不够温和的长相。

仅凭演技,她也无法接到这么多「女英雄式」演出的邀约。

正是因为她不够美,这一句控诉才足够掷地有声。

人们才会夸赞她惊艳独特,将她视作一个不同于绝大多数女性的独立个体。

达不到大众对外表的索取,大家才真正开始讨论她的演技。
雪莉的困境。

伊丽莎白·莫斯的困境。

甚至是这部作品评论严重两极分化的困境。

恰巧也是当下女权主义者们的困境。

女权主义者们必须显得咄咄逼人,才有办法证明自己不受控制和压抑。

必须要表现得癫狂、极端、强硬,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就像故事中那个失踪的女孩。

只有经历过如此极端的选择后,人们才会真的注意她这个平凡但痛苦的个体。
被视为女权主义形象代表的伊丽莎白·莫斯,年少时也有一个浪漫的公主梦。

但选择自我实现,就不得不抛弃这样的期许,换上战衣。

我想,这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平等环境。

真正的平等自由,是人人都可以不费力地表达自己、做自己。

香玉更想看到的是:

无论一个女人选择做公主、选择家庭,还是选择做战士、选择事业。

她都不会被任何人干涉、足够独立。

那一天,当我们再谈到女性觉醒。

也许人人都不需要这么用力。


    关注 影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