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英第一人:用中国“眼睛”看世界的郭嵩焘

 



荆楚这片南方的灵秀山水曾经孕育出一代代伟人:从自投汨罗的屈原,到力能扛鼎的霸王,再到近现代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无不是出自荆楚。即使历史进入了近现代,楚人"不服周"的蛮勇之气,在近代历史上时不时地浮现出来,保守和开明在这里进行着一轮轮激烈的交锋。



郭嵩焘

不同于以戎马闻名于世的左宗棠、曾国藩,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个访英使者郭嵩焘的开明理念,是一条在当时并不被认可的道路,他思想的先见和短板,同步存在于他的著作《使西纪程》中,体现了历史阵痛期国人的迷惘。



出使英国前的人生履历

郭嵩焘于1818年出生于湖南湘阴县一个富裕的家族里,其家族致富门路主要是经商和放贷,不同于传统的土地地主,这一点可能是郭氏离经叛道思想的家族根源。年轻的郭嵩焘虽然长相斯文,但是骨子里就桀骜不驯,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观点。



曾国藩

当时曾国藩认为可以在不改动政治制度的大前提下,通过学习先进军事制度的方式与列强相抗衡,但是在郭嵩焘看来,真正的自强之道不应当限于购买军舰、筹集军饷等办法,而且他对保守士大夫"相与愤然言战守事宜"的态度深表不满,认为贸然对外开战、于国于民都是不负责任。



洋务运动

洋务派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认为西方的强盛在于军事技术,所以在 不变动现有制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改良达到强国的目的;但是郭嵩焘却非常有先见地认为,洋务派不懂得西洋强盛之本,也不知道洋务运动之本。海防大业,包括练兵、制器、造船、用人、理财、持久,都无法解决根本问题,问题源头在于朝廷"正百官",要从政治体制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时局存在的问题,然后学习他们用兵制器之方法,以求积渐之功,因此改良朝廷政治才是御敌之道,而具体的升级兵器、进购机械则是御敌之术。

郭嵩焘不厌其烦地强调:“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其末在商旅。”如果没有好的朝廷制度,那么再好的商旅都无法施展其长项;而政教正是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本。但是对于改制的方向在哪里,其实郭嵩焘自己也没有谱,直到郭嵩焘因为一次意外走出国门之后,他的想法才找到了具体的支撑点。



马嘉理案的文件记载

由于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在云南被杀,在英方的压力之下,朝廷不得不派人去通好谢罪,于是郭嵩焘被任命为前往英国的钦差大臣。郭嵩焘接受使命之后,为进一步"通查洋情"、探究西学,毅然踏上了前往英国的旅程,并留下了《使西纪程》这部著作。

 《使西纪程》的要旨和进步观点

《使西纪程》是1876年、郭嵩焘从上海到伦敦50天的旅行日记,他从中国出发,途径印度洋进入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然后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英伦三岛,途经5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是这次国际之旅,改变了郭嵩焘看世界的方式。



传统的华夷之辩

在这部奇书中,郭嵩焘最先打破的是传统的华夷之辩。因为在多数中国文化人将西方人视为蛮夷之国时,郭嵩焘抛弃了这一偏见,比如他认为:

”茫茫四海,含识之人民,此心此理,所以上契天心,岂有异哉?而猥曰东方一隅为中国,其余皆为夷狄之国,吾所不敢知也。"

这一言论,是对四夷围绕华夏的天下观念的巨大挑战,他客观地结合世界地理知识,指出中国只是地图上北半球一隅之地,并非是位于世界的中心,这种客观而科学的态度,就区别于绝大多数同时代的中国人。



因为没有中夏=先进、夷狄=落后的文化包袱,所以郭嵩焘愿意冒着"以夏变夷"的大帽子,积极对齐国际标准,而不是希望所有人都顺从清朝的传统:比如在苏伊士运河港口里,看到欧美列国使用的旗帜大都是方形旗帜,而且形制大体相通,但是中国的旗帜大都是三角形旗或者是燕尾形旗帜,不仅与国际惯例不相符,而且在与列国旗帜并列的时候,容易输掉气势,于是主张记录西方国家的旗帜形状,然后回国后作为改制的参考,这种石破天惊的建议也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英国议会

在破除了传统的夷夏之辨后,郭嵩焘通过学习走访,了解到西洋世界也有2000多年的文明史,而且认为西洋国家的兴盛并非在于"行金运火"的机械,而是在于朝廷政教严明,人民与国家同仇敌忾。比如在英格兰,巴里曼衙门(议会)的作用是维持国事方面的议论,而买爱尔(mayor,市长)则要顺应人民的请求,所以这才是真正的三代之治。比如他认为,当时英国的代议制推举首相,接近上古尧舜禹之间相互禅让的选官方式;代议制里的选区制度,也很类似于孟子描述的先秦国人的民治传统:"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但是相比之下,在秦制帝国统一九州后,和上古的爱民恤民传统背道而驰,而且每过一个朝代就是每况愈下,以至于到了19世纪,西方人认为古代王朝大都是"半开化",当时欧洲列强看待清朝,就像周朝强盛鄙视群雄那样看待四夷。

在对比了英国近代史和中国历史时,他大胆的提到:相比于过去的封建王朝,英国这种国家之所以享国长久,是因为"君主兼主国政故也",因为君主是依靠议会主持国政的,而不是像封建帝王那样乾纲独断、一手遮天,所以能够保证王朝的稳定和君主家族的安全,因此他认为清朝要强盛,必须先改进政体,其次才是器物,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19世纪的英国学校

其次,郭嵩焘认为,西洋列国的强盛根本还在于教育发达,文化昌盛:比如郭嵩焘在香港,便四处探查文化教育结构、参观学馆,看到在英国人的治理下,无论是殖民地还是英格兰本土,都是文教兴盛,有各种学堂或者学馆,以教化包括汉人、犯罪分子、小童等不同层次人的文教机构。

在香港,他看到学习中国四书五经的华人学童在教室里并排而坐,而且学习考核制度十分严格,课程安排合理;相比之下,中国的乡村私塾则显得师道不传,而且纪律松懈。在这样的机制下,很难训练出对于现实有作用、能够经世致用的人才。



郭嵩焘也曾到访过香港

在教育上,郭嵩焘经过自己观察和人交流,发现"实事求是,西洋之本也",在历史上有亚里士多德、培根开求知风气之先,以至于当时西洋人普遍"好推求事理";而清朝则是"群相奖视,不悟是非",事至而不暇深求其理,西方甚至有8旬老翁深入研究汉学,在熟读汉文经典之后,撰写专著。这种不分种族地域,勤奋求知的精诚,足以令当时盲目自大的清朝士大夫汗颜的。



19世纪的英国沙龙

因为整体对西方文化的正面态度,所以郭嵩焘笔下的西洋人物出现了很明显的正面色彩,在此之前,清代士大夫继承了古代对于西方蛮族比如犬戎、西戎的态度,在写到外国人物和国名的时候,会在旁边加上犬字旁作贬低;

到郭嵩涛这里,他完全放弃了类似的侮辱性写法,在他的笔下,西方人大都或文雅、或矫健、或知书达理、或体格强健,比如在和英国公使的交流中,郭嵩焘发现,西方人交战,即使战败头像,也会得到军官应有的待遇,不会受到虐待和侮辱,只要在战争结束、两国议和后,依旧可以回国官复原职;相反,如俘虏自己逃回故国,反而会因为不遵守条约、没有契约精神而受到责罚,并且永不起用。这一点让郭嵩焘感慨:"西洋之国敦信明义近于古也"。



在外交思路上,在亲眼目睹了英国殖民军队在各地的舰队和炮台之后,他理性的认识到了中国和对手在武力层面的差距。和以暴力解决问题的简单方式相比,郭嵩焘在出访英国前,就反对为了顺从国人的一时冲动,盲目地与外地开战,而是主张慎重的了解西洋列国的国情局势。而且郭嵩焘坚定地认为,只有从根本上强大中国、改变清朝的政治和教育体系,并了解西洋列国强盛的各种具体原因,才能与之较量。

这些言论也有不成熟的一面,但是相对于那些保守的士大夫和老夫子,这已经是石破天惊的奇谈谬论了。同时,也是因为这些言论有现实根据,对于他所冲击的那些顽固分子更难以反驳,所以这些人气急败坏的表示郭嵩焘是"事夷",而且还是"有二心于英国",但是在当时的局面下,郭嵩焘的真话不仅没有引起足够的正面重视,反而遭到了非议和骂名。



受制于时代的遗憾



汉代使节

当然,郭嵩焘的很多想法有流于肤浅之嫌:比如他在没有世界历史背景的知识下,他看到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分支希伯来文化的发源地以色列,位于汉书上的条支(安条克,位于叙利亚地区)附近,又认为汉代使者甘英曾经来到过条支附近,所以他认为西土文化可能是东土文化西传的结果,这还是骨子里对世界不了解的体现。



民本和真正的代议制有很大的区别

郭嵩焘坚定地认为,西洋诸国接近中国上古的三代之治,骨子里还是以中国历史为认知世界历史的出发点,通过表面上的相似性,来认知很陌生的概念;但是这一做法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相似并不等于等同。





整体来看,由于郭嵩焘言论过于刚直,讲各种刺耳真话,在1879年他被同僚诋毁举报。回国之后,就受到了同行出使的刘锡洪的举报,认为郭嵩焘的做法是崇洋媚外,而且盘点了郭嵩焘拜见巴西国王、在甲墩炮台身披洋人服饰的“通夷行为”,这些行为被当时的士大夫视为通夷,在当时的中国,几乎落得人人喊打的地步,他的作品这本书也一度遭遇毁版的命运。虽然如此,在湖南老家,在乡贤的鄙夷和士大夫的讥笑中,他还是坚定的认为:"流传百代千龄后,定有人间识此人"。
推荐阅读

《海录》:清朝中国水手眼里的西方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关注 最强冷吧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