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谢谢你给我看这部动画片”:比听爸爸的100遍大道理都有用 精选

 

关注成长树...



文 | 小树妈妈
成长树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不知朋友们带娃时有没有这种体验,孩子总会问到很多连我们成年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

“我为什么要上学?”

“妈妈,什么是思考?”

“怎么样才叫长大?”

“什么是爱?”

这些问题很抽象,很多时候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即使回答了,孩子也未必能理解或者明白。

世界很大,要怎么展现给孩子看,才能面面俱到?

道理很多,要怎么讲给孩子听,才能跟他们的理解水平无缝隙链接?

想想还真是挺难的。

树妈最近在整理资料时,找到了俩孩子小时候常看的动画片《雨果带你看世界》。



我觉得用来回答孩子们的这些成长中的问题,还是挺合适的,很值得分享给大家。

它本来是BBC儿童频道推出的一部儿童哲学节目。

听起来“哲学”很大,孩子可能不理解。但其实,哲学完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深,它是人们理解世界,以及和世界相处的智慧。

孩子们关心的一切大问题和小感受,或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动画片每集都不长,只有5分钟,一共有52集,每天陪孩子看两集,帮孩子理解关于世界、关于自己的那些难懂的知识,对孩子的人生和成长,都有着很大意义。
情绪认知的课,要早点上给孩子
 
细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和孩子“难以名状”的情绪做斗争。

不过也不光是孩子,就是我们自己,可能也常常受坏情绪支使。



有时候是“莫名烦躁”,也弄不清它来自哪里。

生活中,很多孩子有时候都会表现出:

看到别人有漂亮的玩具他们心生嫉妒,

执拗地非要父母去买;

看到自己的朋友交了新朋友,莫名生气;

做手工总也弄不好,心生恼火;

……

每天,可能都会有奇奇怪怪的感觉找上门。

《雨果带你看世界》这部动画片里,把什么是生气、什么是妒忌、什么是难过、什么是恐惧等孩子经常会产生的情绪,用有趣的方式展现给孩子看,让孩子认识情绪。



当孩子不认识情绪前,难免会顺着“坏感觉”的裹挟,东冲西撞,生气、难过甚至愤怒。



心理学家也说,在孩子被负面情绪控制时,通常会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不分对象随意发泄,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障碍,二是孩子用生命力来压抑情绪,导致学习和成长受到干扰。

坏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加控制自己,上了坏情绪的车,任由它奴役着我们,做出一些难以控制、并伤害自己和周围人的事。



不做坏情绪的奴隶,就要像心理分析师常用的“觉知”的办法,先去认识身体的感觉,分辨这股情绪的来源。

前几天,合肥一名女子,把车停在路边,自己坐在车上崩溃大哭。

交警询问时,司机哭着说,是因为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导航也不会用,所以才停在路边哭。

乍一看,一个大人,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大哭,这样的理由,实在是牵强又可笑。

可女司机后面的话,却暴露了她崩溃大哭的真正原因:“我已经连续加班2周了,好不容易正常下班,想早点回家,偏偏遇到堵车……”



原来让女司机真正的委屈的,不是不认路,也不是不会用导航,而是工作生活的重压,让她太疲惫了。

你看,很多时候,连成人都难以捕捉自己内心真正的情绪,更何况孩子呢?

处理坏情绪,最好的办法,不是随意发泄,更不能压抑它,而应该顺着这种感觉,找到真正的情绪发源地。

看见它,安慰它或转移它,直到它慢慢消失。

世界著名演说家安东尼·罗宾斯曾说: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

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

如果你能做到这点,

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

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

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可能产生情绪,如果不能分辨和处理他们,情绪堆积起来,对身体和社交,都会有伤害。

分辨身体感觉、认识情绪的课,越早上给孩子,对孩子益处就越大。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辨证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孩子通透的关键
 
清华大学毕业,后又留美的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吴军在对比了中美教育差异后说:

中国教育在思维方式上太绝对,大家都带着一个寻求“标准答案”的思路在学习。

这种思维的坏处在于:

当孩子习惯了用“标准答案”去看世界,他们的世界观,就是“非黑即白”。

一件事情,他们只能看到一个道理或观点,很难全面认识事物,做起判断来,就不会那么客观。



朋友开了一家培训班,有次,她给孩子们讲《狐假虎威》的故事。

大多数孩子,看到的都是狐狸的狡黠;

一小部分孩子,还看到了老虎的愚蠢和轻信;

还有几个孩子,甚至看到了小动物们集体的缄默,

导致老虎和小动物都“愿者上钩”;

……

生活中,孩子们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够辨证,导致他们在一件事中,只能看出一种道理,认知死板,学不会灵活和变通,也很难做出正确客观的判断。

《雨果带你看世界》这部动画片,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它从多维、辨证的角度提出问题,能引导孩子从多方面去思考。



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对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孩子的思辨精神、同理心、同情心,都非常有帮助。

对于心智没那么成熟的孩子而言,我们无法“拔苗助长”,短时间提高孩子的心智。

但我们却可以教孩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宽他们的视野,改变他们看世界的角度。



一个有着辨证思考方式的孩子,面对挫折,他们能客观看待;面对竞争,他们懂得持续发力;面对单一标准的横向对比,孩子不会那么在乎。

这样的孩子,才通透。
长大,先要学会独立思考


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孩子,过于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或人云亦云,或被周围孩子的想法或行为裹挟。

其实,这都是孩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羽翼一样,能让孩子在纷杂的世界中,坚定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人所干扰,直达目标。

去年,一名外国小男孩回怼同学的视频被推上了热搜。

原来,是有同学嘲笑他没有穿名牌鞋子。

男孩不急不恼地说:



“我没穿名牌鞋,是因为我不是一个盲从物质的人;

我穿普通品牌的鞋子,是因为我喜欢它的颜色,

尽管,它的品牌已经不那么潮了。

重点不在于我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和鞋,

而在于我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

你迟早会穿不下那些鞋,

重要的是你脑中的想法、你的智慧、学识能否启发别人……”



不得不说,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太赞了。

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懂得什么适合自己,他们不会盲从,更不会人云亦云。

《雨果带你看世界》这部动画片,就传达给孩子们这样一种认知:

独立思考的能力很重要,有想法后,就在安全的范围内,亲自去尝试一下,看看这种做法是否适合自己。



哲学家叔本华说:

“别人传授给我们的真理,

只是粘附在我们身上的假肢、假牙、蜡制鼻子,

它顶多就是通过手术植皮安装的假鼻。

但经过自己思考而获得的真理,

却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属于我们。”



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孩子才算真的成长了。

 

就像《小马过河》里的小马一样,河水深不深,还要自己去试啊。

别人能建议你的,永远是他们的角度看到的。

亲自尝试,去做,才能在“做”中,建立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记得《习惯的力量》中说:“某些或某个习惯,一旦将其改变,就会引发连锁反应,进而重塑生活、学习方式。核心习惯将启动一个进程,久而久之将改变一切。”

教育孩子也一样,想要孩子的精神成长,最好的方式,就是帮他们塑造好的思考习惯。



因为,孩子所有的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他们看世界的角度。

 

当孩子们能清晰认识自己、分辨并控制情绪、养成辨证看待问题、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时,那些曾经让大人头疼的“成长问题”,早已不再是问题了。

父母们空闲时,可以陪孩子看一下这部动画片,另外大家有什么觉得好的动画片、纪录片,也可以在留言中分享。

最后,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树妈也为大家找来了资源,可以在成长树后台回复关键词【雨果】,获取观看链接哈。
亲爱的,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 [  在看  ]
按下方 ↓ 操作设置【  星标 ★  】
成长树
- 最温暖的育儿公众号 -
200万父母已关注


 -  最后要说 - 

大家好,我是小树妈妈,爱阅读、爱分享、更爱家里的两个娃。

创办成长树这个平台4年了,收获了200多万妈妈的关注,现在聚集了一群懂孩子、懂教育、懂心理的宝爸宝妈,每天为大家提供原创育儿好文、精选好物、有声绘本,累计发布了300多篇原创文章。

如果你家也有3-12岁的娃,那咱们就算相见恨晚,现在关注,小树妈妈还有见面礼送给你。


    关注 成长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