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中医不传之秘:剂量的智慧

 

诊余思辨——中医不传之秘:剂量的智慧
《一案一得手记》
编著:匡  武
01
药量为何是
“不传之秘”?
常听人说“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对于一直以来研究《伤寒论》的我来说,当然很好理解这句话,同样的药物,经过张仲景的一番增量或者减量,作用的部位就明显不一样了,因此后世诸多医家非常注重量效的研究。

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医家一方面想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又不愿意随随便便就示之于众人,可能与其多年来研究心血有关,或者担心轻易被别人学了去,扫了自家生意,于是乎在撰写医书、医案的时候,故意不写清楚剂量,这样渐渐地形成了一个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其实对于真正能理解他们的后学,是可以窥测到他们的剂量变化的,这也是他们不轻易写出剂量的原因,只等有缘人来采掘。

对于那种原方照搬之徒,无须多管,反正他们也学不会,就算给写了剂量了,他们依葫芦画瓢也不一定画得像,倒有可能邯郸学步,最后反而辱了自己的名声。

其实这种人现在也不乏其人,学人家“张石膏”“陆黄芪”“祝附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用量都很大,其药量之大之奇,远远超出常规,所以被人称“奇”,也因为这个“奇”,所以产生了诸多依葫芦画瓢之辈,但真正能画成瓢的人少之又少。

而他们对于那种量小或者常规量的研究反而忽略了,其实“张石膏”“祝附子”,也不是张张方子都是大剂量,只是遇到某种病证的时候,用量大而已。

02
用量到底该大该小?


对于用量大小的问题,有一段时间也曾困扰我,后来我深读《脾胃论》方才明白,原来治病得以脾胃为主,所有的汤药丸散啊,都需要喝进胃里(当然现代医学的静脉输液我暂时不讨论,另外外用药、肛塞等方法暂时也排除在外),通过脾胃的蒸腾运化,进而发挥作用的。

倘若你的这个病人胃气都已经很差了,你怎么还能用大量、足量的药物呢?

也许你会说,那就多加一点补充或者强健胃气的药物吧,但是你别忘了,那个汤药在未变成帮助胃气的精华之前,是需要消耗胃气的。

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即将熄灭的油灯,灯芯也不长了,油也不多了,这时候你说油少了,给多添点油多好啊。于是一下子你给添了很多,最后油灯还是灭了。

怎么回事?原来突然添进去的油把那点些微的火苗给淹没了,所以火灭了。

这时候你应该稍微添一点油,不要没过灯芯,本来微弱的火,又可以暂时旺起来了。

这个灯芯就好比人的胃气,胃气已经不足的时候,你不能使劲地补,补过了灯就灭了。

这样我们便可以轻易知道李东垣的用意了,你看《脾胃论》中所处之方,那个用量简直是少得惊人,经常是几分几分的用,你会想那是小孩的量吧。

呃,你还别说,就是应该用小孩的量不是,人家小孩气血未充,脾胃之气本就虚弱,所以用量要小,那这个成年人脾胃很弱的时候不也应该如此嘛。

03
与其说对症下药
不如说看“脾胃”下药
《黄帝内经》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食其正也。”也就是说治病得中病即止,张仲景在诸多方之后,有“止后服”三个字,就是说的这个。一方面你治病纠偏,越偏越毒的药,越是伤脾胃,治疗的时候越要中病即止。所以我们与其说是对症下药,不如说看“脾胃”下药。

那么怎么来判断“脾胃”功能强弱呢?

我觉得不能从老百姓认为饮食好不好来判断,这个饮食的好坏,受诸多因素影响,有时候是因为情绪的因素,那个更不能说明问题了。

我总结的一个好的办法就是看人的体魄与舌体大小,因为我们知道肝藏魂,肺藏魄,肺属金主管体魄,舌虽然为心之苗,但是舌体本来就是一块肌肉,我们知道肌肉为脾胃所主,所以舌体的大小厚薄是可以反应脾胃之气的。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肌肉来分析脾胃功能的盛衰,只是其他肌肉没有这么直观。

所以如果这个人体型中等,舌小,那么他的脾胃较弱,用量要小一些;如果这个人体大舌小,说明金旺土虚,这个就是脾胃本来就比较弱,加上金旺土虚,子盗母气,土气更虚,所以用量需要更小些;如果这个人体小舌大,说明这个人脾胃还可,但是土不生金,土主变化的功能还是弱一些,用量可以大,但是最好加入一些芳香助化的药物;如果是体适中,舌体大,说明脾胃还可,可以用选择大剂量的药物来治疗。
↓↓↓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经典名方知识。
推荐阅读:
为什么有时小方小剂能治大病?谈谈处方与剂量的关系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人卫中医。原文选自《一案一得手记——诊余思辨录》,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匡武。


    关注 中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