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后的生还者2》看那些差点搞垮游戏公司的“烂作”

 

大吃一鲸!...



最近《最后的生还者2》闹得沸沸扬扬,一代神作如今在续作中跌落神坛本来就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不过这次轮到了顽皮狗开发的《最后的生还者2》也是出人意料。

现在玩家对顽皮狗也是怨气满满。U1S1这波顽皮狗的操作确实拉低了不少玩家的好感。
不过在游戏史上,也有不少跟顽皮狗如今的处境差不多,甚至有些真就差点被自家游戏搞垮的。下面鸡扒就给大家说几个差点搞垮公司的游戏。
1.  雅达利——《E.T外星人》

《E.T 外星人》,这款改编自同名经典电影的游戏,堪称史上最垃圾游戏。
1982年同名电影《E.T.外星人》大获成功,雅达利的母公司时代华纳CEO史蒂夫·罗斯开始与史蒂芬·史匹柏与环球影业交涉开发同名游戏。



当年的7月底,时代华纳宣布已经获得就电影开发街机和家用机游戏的权利。雅达利花了2500万美元巨资购买了《外星人》的版权,然后又在各大媒体疯狂宣传。

结果因为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导致了这款游戏质量低下。炒作,技术缺陷,后来的游戏体验糟糕和项目管理不善,也是这款游戏没落的原因。



雅达利还非常乐观的准备了上千万套游戏卡带,最后这款游戏游戏的只卖出了150万份。

雅达利为了掩盖自己的糗事,事后用20辆卡车将卖不出的游戏卡带埋进了德州的垃圾填埋场。这次操作也被称作游戏史上的灾难!

30年后被挖掘出来的游戏卡带
2. 世嘉——《莎木》

《莎木》是最伟大的游戏之一,但也是叫好不叫座的游戏之一。



作为沙盒类游戏的鼻祖(给他爱都没它早),7000万美元的开发成本成为当时最烧钱的游戏,那时这部作品就已经拥有3D化的开放世界地图,并且包含快速反应事件(QTE)。



还有角色扮演、生活模拟,拥有独立日程安排的NPC,甚至还有日夜循环、多样化天气效果等元素。



相对在《莎木》同时代的游戏,这款游戏拥有的超前性已经基本奠定了它下场。对沙盘游戏的不认可、软硬件水平不足和追求真实性而缺少了游戏性,还有当时DC平台的大趋势。



也导致了后来这款游戏的暴死,世嘉也因为投资过多和其他因素,不得不转型到软件。

3. Team Bondi——《黑色洛城》

2011年5月,R星发行了一款全新的动作冒险游戏《黑色洛城》。



这是一款开放世界案件推理游戏,以1947年充斥着暴力、腐败与毒品的美国洛杉矶为故事背景。围绕二战复员老兵、也是现任警探科尔·菲尔普斯,讲述了一系列发生在他身边的错综复杂的案件。



不过R星只是这款3A游戏的发行方,来自澳大利亚的工作室Team Bondi承担了《黑色洛城》大部分的开发工作。为了制作这款游戏投入的开发资金就达到5000万美金,耗时7年。



游戏是好游戏,偏偏选择了在2011年,那个“神作”扎堆的年头,销量惨淡,这家公司也算老倒霉蛋了。
倒霉的也不止这一点,Team Bondi为了开发这款游戏是使劲力气“折腾”。在游戏发布后,多名员工向媒体曝料在公司遭遇大量不公平的待遇,公司混乱的管理、糟糕的办公环境、长时间的加班,甚至是来自上司的辱骂。



游戏卖不出,再加上员工的投诉,Team Bondi也是直接宣布破产解散。

4. 3D Realms——《永远的毁灭公爵》

《永远的毁灭公爵》是由开发商3D Realms在1996年1月《毁灭公爵3D》发布后,宣布将于1997年4月推出的《毁灭公爵3D》的“伟大”续作。



因为前作的成功,3D Realms信心满满,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公布了《永远的毁灭公爵》的计划。



结果因为技术水平不行,高估了自己,这款续作永远的毁灭公爵》开始走上了不断公布内容、引爆玩家热情、宣布跳票、继续公布,继续引爆、再跳票、再公布、玩家无感的神奇历程。
在跳票了15年多之后的2011年6月8日,《永远毁灭的公爵》登陆Xbox360,同年6月10日,PC版全球上市。前面也说到,2011年是神仙打架的一年,这款游戏也因为这样销量拉跨。



再加上老套的游戏剧情,垃圾的画质,无聊的游戏内容。直接的结果就是开发商3D Realms损失了数千万美元,基本宣告破产,后面也无力承担3A级作品的开发,只能靠转型为发行商苟延残喘。
上面的游戏,要不是生不逢时,要不就是开发商自己作死。抛开生不逢时的不说,做游戏还是少用脚游戏,多用点心。毕竟丢的是人,亏的是钱。

无情哈拉少


    关注 小鸡模拟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