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必要非给银行发券商牌照

 

直接让航母开进证券业。...



监管一直说要培养航母级券商,扶持中信、中金并购、做大,可能还嫌不够,现在直接让航母开进证券业。

中国的金融体系,不是银证保信基,而是工、建、中、农、证、保、信、基,四大行一个行的规模、利润,往往相当于其他一个行业的总和,还不止。

据财新报道(财新报道往往是靠谱的),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报道称,工行在2018年年底就上报过方案,拟整合境外牌照和境内业务设立工银证券,注册资本高达1000亿元,申请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等业务,实现全牌照经营。

选两家试点,应该是工行和建行吧?中行以香港子公司中银国际曲线设立了中银国际证券,但是做得一般般。考虑到工行、建行的体量,做业务的那种气质,他们两家要出手,券业确实要抖一抖。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没有必要给银行发券商牌照,这不是最优的改革路径。我们一一来分析证券公司可以做的业务。

1,证券经纪。说实话,这就是个通道业务,交易通道,整个证券行业靠着政策保护苟延残喘,以后肯定走向零佣金的趋势。大一点的券商都在谋求往财富管理转型,就是代销产品,给客户做资产配置。

银行可以代销基金,代销信托,代销保险,代销资管计划,去搞证券经纪这么个通道业务干什么?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建设有何意义?对银行的经营有何意义?

2,证券资管。资管新规都出了,监管标准逐步统一了,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起来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公募、私募都可以干,连公募可以投非标这样的政策都给了,可以说是全市场功能最全、最强的资管牌照。

这个时候再去发个证券资管牌照,有何意义?像建行,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都有了,还嫌不够多,不够乱吗?不是说业务乱,是说现在整合本身都已经很难了。

3,证券承销与保荐。就是所谓的投行牌照,从做大做强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这块确实要搞,我们担心海外大投行进来,我们自己的券商太弱,竞争不过,丧失资本市场的定价权,这是有道理的。

直接给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部发放承销牌照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弄个证券公司?另搞一个体系,唯一的一点理由是风险隔离,但是承销业务本身是纯“中介”业务,资本市场建设到今天,市场已经完全接受买卖股票风险自担,作为纯“中介”的投行不会像现在的资管机构那样承担刚兑义务。

投行业务,分股和债,就债而言,银行已经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最大的承销商,现在缺的无非是交易所市场的债券承销资格,以及最为重要的股票承销保荐资格。事实上,工建中农现在都有投资银行部,现在的持牌业务是在银行间市场发债,做短融、中票、PPN、ABN的承销。

要让大行拿到投行全牌照,非常简单,让他们向证监会申请,证监会发股票、公司债、ABS的承销资格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非要搞个证券公司,就为了又养一堆人,解决一堆人吃马喂吗?

4,自营业务。不设公司就不需要自营业务。如果银行拿几百、上千亿的资本金出来,注入到证券公司,然后让证券公司做自营,唯一的好处就是资本市场上多了两三千亿炒股票的资金。这对于活跃市场有那么一点点好处,但是对整个资本市场建设,没有制度、体系层面的价值。

5,融资融券业务。这个业务,银行早就变相涉及了,股票质押,背后的大金主曾经是银行理财资金。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对活跃市场是有好处的,但是这个市场并非说供给能力不足,需要让银行搞几家券商来干。

总结而言,监管想建设强大的资本市场,发展旗舰版券商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给四大行发证券公司牌照没有必要,唯一要强化的股票承销业务,直接向几大行的投资银行部发牌,是成本最低,又切实可行的路径。千万不要又随意生出一堆牌照来。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资管云」体系化视频学习客户端资管行业模块,证券资管部分的内容。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达微信端,也可以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资管云」下载APP。


    关注 资管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资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