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市长黎子流最新动态丨经典口头禅:“得就得唔得就返顺德”

 

广东乡情,记录广东的人与事...





来源:羊城派,日期:2020-01-06

文/羊城派记者 梁怿韬 吕楠芳
图/羊城派记者 陈秋明

虽然他已经卸任广州市长一职超过二十年,但不少广州市民在公众场合见到他,仍会亲切地叫他“市长”。

也许你并没有在他的市长任期内于广州生活或工作过,但如今只要你身在广州,一定享受过他“开铲”的地铁;如果你正好对广州传统文化有兴趣,你也会听说过这位老人家是粤剧界最著名的“票友”。

在得知由羊城晚报和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再赋新词·广州好”活动在征集望江南体“广州好”诗词时,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家,撰词两首以示支持。其作品的内容,正是围绕广州地铁和粤剧这两个他关心的主题。



他是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在黎子流家中对他进行专访,了解他为何这么多年来“退而不休”、不遗余力地为广州唱好。

老市长这样点赞“广州好”

1996年,黎子流卸任广州市长一职。退休后的他,经常在各种场合“唱好广州”——他常以观众身份出现在广州各类粤剧演出场合,偶尔还自己登台演唱几段,赞美广州市民“识大体顾大局同心协力”的曲词,由他主唱的粤曲《广州地铁颂》中传出;但凡有媒体采访他,广州一定是他会谈及的一座城市,而且看法观点基本以正面为主;在羊城晚报“再赋新词·广州好”活动中,他即兴撰词两首,依然为广州点赞......

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黎子流说出了他即使退休后仍在不同场合“唱好广州”的首要理由,“我是一名广州市民,我觉得我有责任爱护广州。”黎子流表示,他已在广州居住了近30年,年月之久仅次于他同样热爱并生活工作过近36年的顺德。

“广州是一个人杰地灵之地,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黎子流说起一系列“广州好”的原因。从建城两千多年历史说起,他数出了广州曾诞生“第一位‘南下干部’”的南越王赵佗、甲午海战的风云人物邓世昌、《刑场上的婚礼》的原形人物周文雍和陈铁军等英雄人物,认为广州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历史。

谈及近代广州城市建设,黎子流亦点赞了解放后广州首任市长叶剑英,曾推动广州四大湖建设并为广州写下五十首《忆江南·广州好》系列词的朱光,并认为“每一届市领导都在为广州的建设添砖加瓦”。



谈到自己在任时的广州,黎子流念念不忘机场立交建设、广州地铁建设、东风路取消红绿灯等往事,并认为这些至今仍在服务广州的项目,离不开当年广州市民在建设上的配合;谈及他卸任市长后的广州,黎子流描述了当年为了筹集地铁建设资金而开发的珠江新城,如今已是新的广州市中心,广州当下的市情,符合他在任时设想的“利用20年时间建设成国际大都市”之目标,“如今的广州,经济高度发达,生活上人人都有小康水平,衣食住行有要求有指标,科技发展领先,海陆空地交通枢纽国际化。除此之外,还保持着云山珠水的市容环境,全国很少城市能够做到‘有山有水’。”

相比其他城市,广州最特别的地方,在黎子流看来,还在于它承载着传承弘扬岭南文化特色的职能。

“这座城市是广府人的精神家园。”黎子流以“慎终追远、开拓奋斗、包容共济、敢为人先”来形容广州的城市性格,“‘慎终追远’意味着如今的广州市民不忘祖辈奋斗的历史;‘开拓奋斗’意味着广州人勤劳的一面;‘包容共济’意味着除了国仇家恨外广州人可以和每个人都成为朋友;广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有很多做法都在全国领先,故有‘敢为人先’一说。”

地铁和粤剧最令他骄傲

黎子流为“再赋新词·广州好”活动所撰的两首词,主题分别为地铁和粤剧。羊城晚报记者采访黎子流当天,恰逢广州地铁8号线凤凰新村至文化公园段开通。在他任上开工建设的广州地铁,目前通车里程已经超过500公里。



黎子流回忆,早在1959年,时任广东省省长陈郁便有了在广州修建地铁的打算。只是从设想到最终开工,广州地铁在后来30多年历史中,曾经历“5次提出5次下马”的命运。

在没有到任广州前,黎子流从80年代起曾到访香港、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境外城市和国家,对当地采用地铁解决交通问题印象深刻,“香港用地铁,把香港岛和九龙半岛连起来;霍英东先生要是赶时间,出门不搭自己的私家车而是坐地铁;法国巴黎,除了战争年代,几乎年年修地铁。”

当到任广州时看到拥堵的交通,听说广州地铁“5上5下”的历史,曾感受过境外城市用地铁改善交通的黎子流,感觉“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不能没有地铁”,想尽一切办法让广州地铁在自己任上开工。“找国家借钱,向在广州住酒店的旅客征收交通建设费,开发珠江新城……广州想尽办法筹集资金建设地铁。识大体顾大局的广州市民,配合地铁建设而动迁,让地铁顺利动工兴建。”

“现在往回看,广州地铁对城市建设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黎子流表示,自己退休后,时常会坐广州地铁。每次搭乘,他都感到很欣慰。



对于粤剧成为他笔下另一个“广州好”的赞美对象,黎子流认为粤剧已远不是一个中国地方剧种那么简单。“粤剧代表着重要的文化,它不仅在两广地区有,在世界各地也有,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粤剧吸收了中西方文化,特别是戏剧上的特点,为我所用。传统的13人粤剧演奏团队,里面使用的乐器有1/3是西洋乐器。”

“粤剧不仅音乐和唱腔优美,还能言简意赅地概括历史事件。”黎子流以著名粤剧作品《再进沈园》举例,该作品记叙了南宋文学家、爱国诗人陆游赋诗忆咏沈园,回忆因不受家中长辈祝福而被拆散与前妻唐婉感情一事。

如果用现代文学去描述这一历史事件,可能需要较长的文字才能说清楚,但在粤剧剧作家笔下,只需一句“斜阳画角哀,诗肠愁满载”唱段便浓缩表达出来。黎子流认为,精美的粤剧作品,代表着剧作家精湛的传统文化水平。

“粤剧还是一个团结大家的平台。”黎子流说,早年民间夜间娱乐少,他清晰记得自己年轻时在顺德担任基层干部,想和群众亲密接触,必须要看粤剧,“因为只有唱大戏的时候,全村人才会聚到一起。”到江门工作后,他发现粤剧在江门同样是团结大家的平台。对于粤剧重要发源地之一的广州,粤剧也起到团结大家的平台作用。上述因素,让黎子流决定把粤剧作为另一个“广州好”元素写进词中。

退休后仍忙着为广州打call

1998年,黎子流辞去了所有官方身份,彻底成了“一介平民”。不过,精力旺盛的他,依然利用着自己的影响力“退而不休”,继续为广州人服务。

“我一直在关注着现代农业。”黎子流说,其中一件现在他还在牵线搭桥所做的事,是吸引有心投资现代农业的各路投资方,到广州从化、云浮、河源等地投资现代化环保养猪业。这些养猪业的投资方,便有来自香港的资本。目前,这一现代养猪项目已实现出栏生猪过百万头的产量,不少生猪直接向香港供应。

说到这里,黎子流特别谈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广州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不少重要投资,源自香港澳门;广州的发展,不能忘掉香港澳门。”

“除了关注广府文化,我还希望通过广府文化这个平台,打造一个能帮助青少年的公益平台。”在采访中,黎子流介绍了自己退休后曾长期参与并担任过会长的广府人联谊会。

除了团结全球各地的广府人,积极打造和传承各类广府文化外,黎子流还协调广府人联谊会参与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从2015年起由广府人联谊会基金全额资助困难家庭学生入读广州技师学院“广府班”,不仅解决了不少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也帮不少广州企业解决了技术人才的招聘问题。

“不仅是广府人联谊会,在其他的组织,我也是希望成立基金会,帮助有需要的人。”黎子流介绍,他倡议成立的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一直通过筹集资金支援各种有关粤剧发展的事业。

除了粤剧,黎子流日常还会通过打高尔夫球保持活力,通过牵线有能力捐助的球友举办慈善球赛,筹集资金用于培养有能力的青少年球手,鼓励他们像里约奥运会女子高尔夫球铜牌获得者广州人冯珊珊那样打出名堂。

“得就得唔得就返顺德”,他用经典口头禅勉励大家树立远大目标

黎子流为广州市民所津津乐道的,还有他不甚标准的“顺德普通话”。

“刚当广州市长时,我不了解广州,广州也不了解我。”黎子流表示,不习惯讲普通话的他,在人大宣誓就职时因把“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说成了“拒绝接受人大监督”,闹出笑话之余还被强势的人大代表批评“你好大的胆,敢拒绝接受人大监督”。



他有一句著名的口头禅广为人知,那便是“得就得,唔得返顺德。”谈起这句话的来历,他回忆当任市长时,面对城市交通的拥堵、电力的短缺、个别国企背负沉重债务等诸多问题,“当时广州的情况,就是‘马师曾唱戏,难!难!难!’”

多重难事压在初来乍到的黎子流身上,也让外界对黎子流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一年之内不解决民生用电问题,得就得,唔得就返顺德。”黎子流告诉记者,这句话其实是他早年为解决广州用电难问题立下的军令状,同时也对怀疑他的人给予回应。

在成功解决用电问题“唔使返顺德”后,黎子流和广州市当时主管经济的主要领导,还成功解决了困扰广州一家大型国企的涉外债务问题。而地铁开建,则是处理掉众多棘手问题后的后话了。

“1990年,广州的GDP还是很低的。从1990年到1996年,我们努力让广州的GDP,实现年均19%的增长。”黎子流说,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广州“20年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如今回看,广州一直按照这个目标设想发展。他勉励大家,人生要有目标,并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勇往直前。


    关注 广东乡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