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钱人的小孩到我家把我气哭了

 

和有钱人做朋友压力有多大?...



有钱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讨厌的呢?

可能是从5岁吧。

我一个闺蜜跟我说,她最近被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孩气哭了。

她本来是今年的天选之女——只是不抱希望地给女儿报名了北京最难进的某国际学校,一次都没有参加考试,完全靠裸摇,居然摇号摇中了!

竟然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于是全家喜出望外地火速张罗租房子搬到了顺义别墅区,适应生活准备秋季开学。

你别说,搬到别墅区,从此过上了前有庭院后有花园的大house生活,天也更蓝了草都更绿了,就连人都更和气了——小区门口的保安殷勤热情,看到老太太提着菜老远就迎上去帮着拎帮着开门;再也不用操心晚回家找不到停车位;有一次小孩新买的价值3000块的场地自行车忘在了小区公园,过了两天才想起来,不但自行车好端端地停在那里,还有好心人贴心地给挪到旁边凉亭檐下免得雨打日晒。“这是道不拾遗啊”!孩子爷爷感叹不已。

闺蜜本人为了清理旧物品,加入了小区妈妈二手群,才发现群里的画风是这样的:“威尔逊儿童网球拍,哥哥小时候用过几次,不嫌弃的邻居免费自取”、“三年生海棠花树、丁香花树各一棵,比较大,需要的邻居自己找人上门挖走,免费送。”“XX全套原版桥梁书,AR指数3到4,60本,放在家里太占地儿,免费自取。”……闺蜜发觉,她什么都别想卖掉了,而且只要脸皮够厚,专注挨个免费领,已经可以挣下一个亿……

一切看起来这样完美,直到她闺女在小区公园里交到了新朋友,跟着一起来闺蜜家玩。

那个小男孩只有5岁半,说起话却头头是道,到了她们家,一进门东看西看可能觉得没什么好玩的,就想直冲地下室。

他的保姆阿姨赶紧把他拦住,闺蜜问他:“你想去地下室干什么呀?玩具都在一楼啊。”小孩一脸天真,说:“Cathy妈妈,你们家玩具不好玩、都过时了,我想去地下室游泳池玩,我游泳可快了,每天都游。”

从150平搬到300平、一掷几十万送小孩上顶级私立、自觉已经完成阶级跃迁、正喜滋滋迎接新世界的闺蜜,猝不及防地收到来自一个5岁小孩的暴击!她猛然意识到,他们家租住的,是该小区的最小户型,换句话说,他们家生活在该小区的最底层。

“我们家没有游泳池啊,你要不要跟Cathy一起看小猪佩奇?”她试图转移话题,小孩不感兴趣,拒绝了。尴尬的保姆在一边解释,英文版小猪佩奇这种动画片两年前已经看过了,孩子现在喜欢读原版的《神奇校车》。

保姆很快带着小孩离开了,他们刚出门闺蜜就听见保姆批评小孩说话不礼貌,小孩一脸懵逼地反驳:“我没说不文明的话啊,Cathy家好小啊,家电都是我们早就淘汰的,我都没有说啊!”

闺蜜:……孩子,谢谢你的体贴啊。
被小孩的天真打破的迷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变得越来越清晰。是的,所有人都亲切友好,乐于助人,不仅如此,二手群里的阔太邻居们还会特别注意小心翼翼地不要伤害到她:恭维她租的小房子温馨可爱、另外建了一个没有她的群专门用来互相秀大牌、时常轮流宴请她和孩子但是从来不鼓动她做东……

但是这一切让闺蜜越来越疲惫,越来越焦虑,原来付得起房租和学费,根本不是达标,而仅仅只是个最最底限的起点。一年收20万学费的学校,其实跟那些昂贵的私立医院并无本质区别——大把钱花出去,确实,尊重小孩,教育条件极尽优越,对待家长十分人性化,处处令你愉悦,只要持续付得起学费,从小学到高中毕业,永远没作业、不排名、无烦恼。

但是,那学校里的个个学霸小孩,基本全要靠家长自己规划路线,校外哈佛、耶鲁名师从小补到大,个人运动、团队运动、艺术、社会活动精心培育,优中选优——总之,学校注重学生性格成长、人格健全、提供优越师资、从不强制学习,至于学业牛不牛逼,全靠你们家自己。

国际牛校提供的只是物有所值的有限服务,可能都覆盖不了全部教育事件的50%。

当今父母需要认清的现实是:当教育成为市场化的商品,诚然让每个家庭多了选择的可能,不必被困在单一体系里艰难求生。但与此同时,商品价格对应的,不只是服务本身的单纯价值,还有商品的市场定位。

你付出的80%溢价,购买到的可能只是10%的体验升级。

你看到了国际学校的孩子动辄申请到的,都是世界排名前50的名牌大学,没看到的是,这背后打包了上百万的留学中介服务费,高中阶段专科补习动不动1000、2000、3000一小时的补习费,去全世界各地比赛的时间、精力与金钱的付出,十多年如一日在艺术、运动、精英教育方面一阶更比一阶高的名师培训费……这些全部都得家长自己做。
作为收入尚可的小金领闺蜜,砸锅卖铁咬着牙追上了补习班平等,仍然倒在了无法伪装的生活细节上——她是拼尽全力上了牛校,指望牛校改变孩子的人生;但牛校的大部分人家,就是让孩子普通上个学,懒怠伺候老师脸色,功夫全在校外。

前不久网上那个热帖,有个男人发帖问,年入七万,老婆想让小孩去上一年五万的幼儿园,因为可以攒更高端的人脉,进入更好的圈子,他很纠结应不应该去?帖子下骂声一片,都在指责那个老婆异想天开,幼儿园有什么人脉?

其实我很理解闺蜜和那个妻子的焦虑,砸锅卖铁送小孩上最好的学校,这不是中国人的传统吗?伟大的父母不都是要为小孩做出牺牲的吗?杉菜爸妈不也是拼了命送杉菜去上名校才让她认识了道明寺最后变成了第一阔太太吗?

古有孟母三迁,现代父母斥巨资买完学区房,全家挤在老破小,一夜回到解放前;中年父母全身优衣库十分节俭,结果疫情起来培训机构频频传倒闭,炸出一大片隐形富豪:家长群里大家纷纷担心起自己存在各路机构的巨额课程包,2万起步,8万不多,还有妈妈前脚付完牛逼外教10万课程包,后脚人家就被困在国外来不了中国啦,网络信号又不好,磕磕巴巴上了几次网课,老外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人人都在撒钱、人人都在为孩子这么做,如果踮踮脚,就能给小孩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大人吃点苦,又算什么呢?

但有时候,这种全力以赴、把全家榨干的教育焦虑,不但不能让小孩成长得更好,反而会成为另一种被优秀表象掩盖的伤害。
纪录片《孪生陌生人》就讲述了曾经震惊美国的三胞胎男孩的人生经历——三胞胎还在婴儿时期,就分别被贫穷、中产、富人阶层的三个家庭收养。19年后,富人家庭的鲍比和中产家庭的艾迪考上了同一间大学,媒体纷纷报道后,他们又找到了第三个兄弟,被贫穷家庭收养的大卫,三兄弟多年后重新聚首,一起开了间名闻遐迩的餐厅。

但是当新闻的热度退去,来自不同阶层的三个人矛盾开始展现。来自富裕阶层、被各种优质资源堆起来的鲍比最先决定退出。来自贫穷家庭、外向乐观的大卫虽然难过,但也很快开始了新生活。唯有出身中产,从小被身为教师的父亲严厉管教的艾迪,情绪陷入崩溃,患上躁狂抑郁症,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饮弹自尽。

抛开这件事背后隐秘黑暗的伦理争议不谈(纪录片实际讲的是三胞胎的境遇是被人为设计的社会实验),这个纪录片在另一方面呈现的,的确是中产家庭教育常常会遭遇的困境和焦虑——

看上去跟富人处在同样的教育语境里,读私立学校,学习同样的课程,有时间有金钱培养兴趣爱好运动特长,似乎经过同样的学习,就可以与更高阶层的孩子将来处在同一个起跑线,让他们成为自家孩子的人脉,把贫穷家庭的孩子远远甩在身后。

但实际的情况是,对于拥有更高眼界的阶层来说,学校教育只是小孩成长占比有限的组成部分而已,对世界的认识、和圈层的来往、对规则的认知……所有这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却往往来自于家庭和社交中的言传身教,来自于各方面专家的私人课程,来自于真正的资源继承。

中产家庭想要样样追上,真要蜕一大层皮。大人蜕皮之痛,承压之重,势必反过来影响到孩子成长的心态,挤压成长必须的宽松环境,带来新一轮的焦虑。

反而是看上去被甩在后面、已经自暴自弃的中产以下家庭的孩子,因为诚然没办法接受这些售价昂贵的教育项目,他们也许在底层的摸爬滚打中渐渐获得了另一些能用于将来竞争的宝贵东西:野心、上进心、渴望过上好日子的强烈欲望、不择手段的生存能力、只要活着就好的低预期。

教育不是流水线,并不是同样的成本、同样的路径就能得到标化的产品。

也许中产父母们需要为自己保留的,是作为独立人的舒适区。努力帮助孩子上进没有错,但是需要为自己,也为孩子设立一条不能碰触的高压线——任何教育的投入,都不应伤害到我们正常的生活本身,不应阻碍我们有心力、有自豪、有余裕地创造更好的生活。

有节制地投入,你才会不被裹挟着狂奔,有机会时时冷静下来反思得失,看看自己和孩子接下来的路,该如何前行。

穷尽全家一切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可能,不如给全家人一个最放松的现在。
插图来自艺术家John Holcroft


为了持续看到推送

请您顺手点个在看

⬇️


    关注 反裤衩阵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