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赵孟頫这样?

 



在书法圈,赵孟頫的咖位非常大。从王羲之、王献之,到褚遂良、颜真卿,再到苏轼、米芾等,感觉后面能和他们扛一扛的就只剩下赵孟頫了。
今天报个书法爱好班,一般老师也会说,少年,看你骨骼清奇,想从哪个体入门啊?一般来说,楷书有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你挑一个吧……

但是,暗地里地位却不是那么平等。比如,基本不会有人站出来说,我觉得王羲之写得不行。一般说这话,就好像是说姚明长得不高、刘翔跑得不快,容易让人怀疑说话人的精神状态。

当然也不是说就没人质疑,比如米芾就说过“一洗二王恶札”,王羲之、王献之都不行。大家刚瞪大眼睛,一看是米芾,马上就释然了:“米颠”嘛,著名嘴炮王,谁没骂过呀,确实精神状态不行……

赵孟頫不一样。一般来讲,哪怕在今天行走江湖,都不难遇到对他眯缝着眼挑眉毛的:赵字嘛,有点俗。

别说王羲之了,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一般人也不敢说。哪怕颜真卿的很多作品,像《自书告身帖》这种,一般人欣赏不来,也不敢造次,只能跟在后面喊“大师”。唯独赵孟頫,好像有点勇气品评一下。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局部
其实对赵孟頫微词几句,早就开始了。

明代的董其昌就说,“赵字因熟而俗,吾字因生而秀”,“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唯鲁公(颜真卿)、杨少师(杨凝式)得之,赵吴兴(赵孟頫)弗能解也。今人眼目,为吴兴所遮障”。

董其昌处处和赵孟頫较劲,就是觉得他俗,不够险绝,不够特色鲜明。董其昌有一本《画禅室随笔》,里面没几句赵孟頫的好话。而且认定了自己更好,他说赵孟頫藏有《洛神赋十三行》,好气哦,要是我天天把玩这个,一定比他写得好,“使我得之,正当不啻也”。



董其昌《法卫夫人楷书册》局部



赵孟頫楷书《杭州福神观记》卷

还有一位说赵孟頫不好的是明清之际的傅山。他对赵孟頫作为宋代宗室出仕元朝有点不满,“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痛恶其书浅俗如无骨”,话说得确实很重了,有点心疼赵孟頫。


那么赵孟頫的字真的俗吗?

某种程度上说,赵孟頫的书法,确实把很多险怪奇崛的部分处理掉了,显得平正舒缓,不是大开大合、旁逸斜出那种,不是那么有个性。

很多书法,是能看出个性的。比如王羲之的《丧乱帖》,看看标题,再看看看字的布局,就能看出他那天心情很差,运笔极快。



王羲之《丧乱帖》

比如张旭的《肚痛帖》,看这龙飞凤舞的样子,再联系帖的内容就是说自己肚子疼,都能想象一写完搁笔,作者就向厕所狂奔而去。



张旭《肚痛帖》

再比如颜真卿的《争座位帖》,这个帖的主要内容就是批评别人,看那些字,就仿佛一个人正说得淋漓痛快,顾不上细节了。



颜真卿《争座位帖》局部

但是,看赵孟頫的书法,哪怕是他的私人书信,也似乎看不出那天他的心情如何,看不出他的态度想法,就是那么人淡如菊。



赵孟頫《致中峰和尚札》


赵孟頫的书法就是这样,没有太多的小技巧与刻意地张扬,总是一副含蓄蕴藉的样子。他的朋友说他“神情简远,若神仙中人”。这句评价确实到位,就像他的书法风格,神仙中人,还能像平凡人一样一惊一乍?

赵孟頫的书法虽然少有那种让人窒息的操作,但每一个字,从结构到笔法,他都处理得近乎完美,无可挑剔。

像他写的《赤壁赋》,远远看上去,小字连篇、气脉通贯,哪怕不懂书法,也可以感觉到视觉神经被温柔以待,确实是享受。虽然苏轼的原帖也留下来了,但赵孟頫的字在书法圈的模仿者恐怕还多一些。



上图为苏轼《赤壁赋》局部,下图为赵孟頫《赤壁赋》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当一个人累了,想回归平淡,就很容易发现赵孟頫的好,比如董其昌和傅山。

董其昌老了之后,他说:“今老矣,始知吴兴(赵孟頫)书法之妙。每见寂寥短卷,终日爱玩。”

傅山说:“秉烛起长叹,其人想断肠。赵厮真足奇,管婢亦非常。”赵孟頫真不得了,他夫人管道升也非凡人,真想见见他们……
真是大型真香现场。

赵孟頫并不故意地特立独行,就是轻描淡写、不急不慢地站到了几乎顶端的位置。有些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超越不了,大概就是他了。
古代诗人,名字真的多

唐朝诗人,一写诗就要动手

砸缸的司马光,还有这样一面

火到BBC的杜甫,曾经火到超乎想象

“背诵默写天团”,究竟有多熟?



文字:易之

图片:网络

责编:张永群

编辑:常莹


    关注 光明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