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未来,这场全民围观的发布会“翻车”了吗?

 

自动驾驶的时代到来了吗?


6月27日,一场众人围观的央视直播中,滴滴的自动驾驶汽车在上海正式上路。直播镜头下的自动驾驶技术表现如何,又是否“翻车”了?

大雨天,在上海嘉定区,一辆挂着滴滴logo的白色车辆正以 50km/h 的速度在路上行驶,方向盘上看不到我们熟悉的那双手,只看见车顶有一个不停旋转雷达。


这是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的自动驾驶服务。2007年,乔布斯发布iPhone,这是过去十几年中,智能科技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最重要的重塑之一。今天,滴滴这家多元化移动出行服务供应商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可能成为未来30年,对人类生活改变最大的技术之一。2007年,iPhone 重新定义了“手机”,将仅供通讯用的手机提升为人类各项娱乐工作集中的工具。如果滴滴成功了,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运用则将重新定义“出行”,人们对出行空间的理解将提升到另一层次。

人们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梦想已经有几十年,得到认可的第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最早由Stanford Cart于1961年制造。进入新世纪后,美国军事研究机构 DARPA牵头,国外领投的科技企业、如 Google、Uber、特斯拉……也纷纷加入到这个领域中。


60年后的今天,我们能看到自动驾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大雨中面对左转、调头高难考题


当天,央视直播了滴滴自动驾驶的整个试乘体验。在直播中,我们看到滴滴使用的自动驾驶汽车是这样的,它上面有近20个传感器,其中包括1个64线激光雷达、2个16线激光雷达、7个摄像头以及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总体造价超过百万。

呼叫滴滴自动驾驶汽车的方式和普通网约车一样:滴滴为自动驾驶汽车专门设置了接驳点,地面上有专用的线路涂装,在APP上呼叫自动驾驶汽车后,滴滴会派遣自动驾驶汽车到达接驳点。



然后滴滴自动驾驶车缓缓驶出,雨天状况下行驶和刹车都非常平稳。滴滴还在车内设计了一个可以供后排乘客观测周围区域及各种信息的显示器。

滴滴自动驾驶载人测试范围仅限于上海开放测试道路,从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出发,经博园路到达安拓路后掉头返回,全程约20分钟。



在两次体验中,滴滴的自动驾驶车在公开道路上自行加减速、变道、转向,识别红绿灯并通过十字路口。



在央视记者的第二次体验中,下起了大雨,滴滴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在多次掉头与左转中表现良好,干脆利落地完成了操作。

这次直播中多次遇到自动驾驶行业经典“十字路口左转”难题。在左转、调头的复杂场景中,机器需要将其拆解,需要避让行人、避让汇入的车辆、知道转区在什么位置。此外,调头时定位和控制都比在道路上行驶难度略大,需要平顺控制速度和方向盘,如果道路狭窄,还得考虑车辆转弯半径。

(图:滴滴自动驾驶汽车正在左转)
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区别主要在各家技术路径和落地方式上。

值得关注的是,滴滴此次在上海投入的是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


按照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定义,自动驾驶分为从0级(完全手动)到5级(完全自动)6个等级。最高级别L5可以做到全场景全自动。其中 L3 到 L4是一个较大的跨越。

工信部也出台了中国版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4级自动驾驶汽车仍属于有限制条件的自动驾驶,在多数出行场景下,汽车的方向和加减速控制,路况观测和反应等都能够由自动驾驶系统完成。按照这一界定,自动驾驶网约车属于4级自动驾驶。





现在的 RoboTaxi 如何实现?

目前,自动驾驶载人落地场景主要是Robotaxi(自动驾驶网约车),这使得网约车运营网络成为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一个重要板块。对于出行平台来说,在运营网络上他们有天然优势,滴滴和Uber是这个行业的领头羊。




从商业角度来说,RoboTaxi 是一个规模化的生意。随着技术发展和硬件成本下降迅速,比如,随着固态激光雷达的发展,激光雷达在增加使用寿命的基础上,使用成本也会大幅下降。最终整车成本下降到原来的25%、甚至10%,这将是未来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基础。

滴滴一直面临着早晚高峰供给不足的问题,自动驾驶可以作为一种运力补充,很好满足这种潮汐现象,尤其在雨天、上班高峰这些时候。

《中国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

滴滴做自动驾驶有独到的优势:在全球的网约车网络,使得自动驾驶的应用场景具备更高的落地可行性,车载摄像头采集到的海量数据,以及在安全上的经验和重视。

比如滴滴AI算法智能派单,运营大数据和出行网络等。能做到这些,来自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和出行场景积累。在网约车领域,车内摄像头已经能够覆盖50%以上的订单。此外,还可用ADAS能力预防车距过近、车道偏离,以及司机疲劳驾驶和分心的检测等。而这些摄像头的车内车外数据,可以用于自动驾驶模拟仿真,为自动驾驶系统深度学习提供充足出行场景。

此外,公开资料显示,滴滴智能驾驶团队在安全领域下足了功夫,包括设计了一整套安全标准,设计了通过率只有 1%-2%的安全员考试。入职之后,安全员们还需要进行1到2个月的理论和实车培训、考试,如果无法通过考试,会被淘汰。另外,滴滴在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系统上做了冗余处理,以保证在特殊场景下感知和决策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长远来看,RoboTaxi 的关键任务仍是提升交通效率、安全,自动驾驶汽车更遵守规则,可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率。车路协同则可以系统的方式提升每辆车的决策能力和安全度。让道路不再拥堵,乘客能有更大空间做更多事情,路上通勤等将不再是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滴滴通过一次成功的雨中直播,向外界宣告自己4年来的研发成果和自动驾驶行业思考,也证实了自己的地位。



如何看待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对于普通乘客来说,出门在外,最关注的还是安全问题。

自动驾驶网约车上路的流程和人类从驾校学习通过考试再上路差不多,甚至,更严格。



在这次直播中,滴滴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在道路上遇见了一些自动驾驶行业的长尾状况:一次是一辆三轮车停在车道中挡住了去路,另一次则是停在路旁的车辆突然打开了驾驶位车门。


面对这辆装载着货物,且驾驶员正在修车的三轮车,自动驾驶车将感知到的现场情况发送给了安全护航中心,寻求远程协助,接到指令后,车辆变道,绕过三轮车。而在面对车辆突然打开侧车门的状况,因为车辆可能并线或驾驶员突然下车,最终,自动驾驶车决定减速、绕行,避开障碍。

改装的自动驾驶车都有一个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在滴滴这样的公司,所有自动驾驶汽车都会先将软件纳入虚拟平台上测试,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后再放到改装车上进行封闭测试。合格之后,才放到社会道路上测试。

而在汽车实际上路过程中,所有数据都接回比如测试中心或者当地的监管机构,随时监控。



央视记者体验过程中,出现了两三次人为接管,“雨量较大的时候,溅起的水花会对雷达和摄像头造成影响,驾驶员就会接管车辆。”车上安全引导员向记者说明了接管的技术缘由。

这是否说明滴滴的自动驾驶不够成熟,“翻车”了?


在夜间、恶劣天气、复杂路况上测试时,安全员接管的次数会随之增加。目前,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借助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看清路况。

对激光雷达来说,雨点、道路积水的遮挡、反射不仅会影响其感知距离,还会形成噪点,影响车辆感知系统对物体的识别;对摄像头来说,大颗的雨珠同样可能遮蔽镜头,影响视野。此外,雨天车胎易打滑,日常的运动控制算法可能失准;而打伞的行人,也可能会让自动驾驶汽车难以识别。大雨天对自动驾驶的影响,是整个行业都需要解决的难题,任何一家自动驾驶企业概莫难外。

整体而言,安全员接管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实际的交通情况。自动驾驶还没得到大规模应用,上海是第一个允许面向公众开展自动驾驶体验的城市。有些城市道路可能永远不适合自动驾驶。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安全员这种新职业,人们此前并不了解。而这次央视与滴滴联合直播很好地进行了科普。


车上坐着的安全员,是为了起到记录监管、安全兜底作用,相当于车里的安全气囊。汽车配备安全气囊并不等于汽车技术不达标。涉及到生命,再谨慎都不为过,直播过程中接管次数并不能作为衡量自动驾驶水平高低的唯一技术标准。

自动驾驶系统内置的交通规会完全遵守各项交通法规,比人类更冷静且不会情绪化。由此不难发现,配置了安全员的自动驾驶网约车,可以说比人类开车更加安全靠谱。


那么,可能网约老司机会担心,自动驾驶会不会抢了自己的饭碗?以目前的趋势来看,自动驾驶并不会快速替代司机,新系统也为司机提供了类似的岗位。

滴滴方面也表示,长期来看,很多道路和区域可能永远都不适合自动驾驶,在适合的地方他可能做得更好,更高效。但不适合的地方,永远需要人类司机去开车。而且这种人类有温度有温情的服务会越来越有价值,溢价会非常高。这部分人类司机的温情服务价值会越来越大。



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场坦诚的直播开始


自动驾驶网约车已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滴滴之前,文远知行、百度Apollo分别在广州市开发区、黄埔区以及长沙梅溪湖和洋湖区开放运营。

去年,滴滴将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该公司刚获得软银超过5亿美元融资,是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的最大单笔融资。

后来居上的滴滴,作为一家每天服务数千万次出行的多元化一站式出行公司,在大雨中直播自动驾驶体验,是一场面向大众的科普。在这场直播前,还有很多人对于自动驾驶如何运转,甚至是车里到底还有没有人,都是一头雾水。这种敢于展现不完美的坦诚态度是勇气和自信的体现,也证明了滴滴在这一领域坚定持续投入的决心,以及技术水平。




滴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刚刚4年,国内最早的企业也刚刚开始研发五六年。作为一项新技术,现阶段的不完美会随着技术迭代升级迅速得到完善和提高。iPhone 也曾饱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 iPhone 成为重塑整个手机行业格局的科技产品。

如果以十年甚至百年的维度来看待今天的自动驾驶网约车直播,这或许会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标志着 Robotaxi 开始规模化运营,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也让普通市民拥有了体验未来出行方式的门票。这场走向未来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未来,会因为这场科普直播,重塑人们的出行理念,带来一个新的交通出行时代吗?


答案即将揭晓。

你期待自动驾驶吗

点赞在看


    关注 科技每日推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